分享

小儿奶癣实用单方

 循天园 2019-11-17

【西医理论】

奶癣又称“胎癣”“浸淫疮”或“黄水疮”等,即西医所称的小儿湿疹,是婴儿时期常见的皮肤病。临床以皮肤红斑、粟粒状丘疹、丘疱疹或水疱、疱破后出现点状糜烂、渗液、结痂并伴剧烈瘙痒为特征。

【中医理论】

中医学认为体内湿热素盛,又外感风邪,湿热与风邪浸淫肌肤,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易生湿热,或脾胃虚弱,血虚生风,以致皮肤发生红斑、丘疹、糜烂、渗液、结痂。湿邪黏腻,缠绵不断,反复发作,久留肌肤,则耗血伤津,湿久化燥,皮肤失养,导致患部皮肤增厚、粗糙、脱屑、呈苔藓样变。

【临床特点】

1.本病皮损多发于颜面,先自两颊开始,继而延及额部、头皮,亦可泛发于全身。常有剧烈瘙痒,因瘙痒使患儿睡卧不安,神情烦躁,且迁延日久。

2.皮损有湿性、干性之分。湿性者以红斑、水疱、糜烂、渗液为主要表现,多见于1~3个月肥胖婴儿;干性者以皮肤潮红、干燥、脱屑为主,无渗液,多见于1岁以上消瘦小儿。

3.皮损时轻时重,时愈时发,常在发热、腹泻时证候突然消失,待热退、腹泻停止后皮损又现。

其病程长,但在2岁左右便可自愈。部分患儿和其家族中有哮喘等病史。

【辨证论治】

1.湿热蕴阻

小儿奶癣的辨证论治见图17-2。

(1)证候:形体肥胖,两颊柔软如棉,颜面见红斑、水疱、糜烂、渗液、延及头皮、颈部、躯干及四肢,瘙痒难忍,或伴发热、烦躁不安、纳呆,舌红、苔黄微腻,指纹紫浮。

图17-2 小儿奶癣的辨证论治

(2)治法:疏风清热利湿。

(3)方药:消风导赤汤加味。

2.风热留恋

(1)证候:形体消瘦,皮损潮红,干燥,或见红色丘疹,烦躁瘙痒,搔之起屑而无渗液,反复发作,舌红少苔,指纹紫浮。

(2)治法:疏风清热。

(3)方药:银翘散加味。

【单方单药】

1.清热利湿

★土茯苓大枣汤

[用量] 土茯苓15g,大枣10枚。

[制剂] 水煎。

[用法] 口服,每日2次。

[功效] 解毒祛湿。

[主治] 小儿急性湿疹。

[出处] 《小儿常见病单方验方》。

[说明]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的根茎。秋末冬初采挖,除去芦头及须根,洗净泥沙,晒干,或切片晒干。其味甘淡,性平。入肝、胃经。具有解毒,除湿,利关节的功效。主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疔疮,痈肿,瘰疬等症。《万氏家抄方》记载:“土茯苓(不犯铁器)八两。石臼内捣为细末,糯米一斗,蒸熟,白酒造成醇酒用,酒与糟俱食,可治风气痛及风毒疮癣。”

★生石灰香油膏

[用量] 生石灰(块状)15g,香油15g。

[制剂] 石灰浸于水中30分钟后,取上部清水液,加入香油制为糊状。

[用法] 先用浓茶汁清洗患部,后涂药糊,每日1次。

[功效] 解毒蚀腐,敛疮止血。

[主治] 小儿急性湿疹。

[出处] 《小儿常见病单方验方》。

[说明] 生石灰为石灰岩经加热煅烧而成的生石灰,及其水化产物熟石灰,即羟钙石,或两者的混合物。其味辛、苦、涩,性温,有毒。归肝、脾经具有解毒蚀腐,敛疮止血,杀虫止痒的功效。主治痈疽疔疮,丹毒,瘰疬痰核,下肢溃疡,创伤出血,汤火烫伤,久痢脱肛,赘疣,疥癣,湿疹,痱子等症。

★黑豆

[用量] 黑豆半碗。

[制剂] 将豆放在尺许长的白铁筒内,一头用黄泥封固,另一头用细铁丝绕成团塞住。另用铁丝吊起,架在炭火上干烧,塞铁丝的一头向下方,待干馏黑豆油滴出时,以碗接住,即黑豆油。

[用法] 用此油涂于患部。

[功效] 解毒利尿。

[主治] 小儿急性湿疹。

[出处] 《小儿常见病单方验方》。

[说明] 黑豆为豆科植物大豆的黑色种子。又名乌豆、黑豆。其味甘,性平。入脾经、肾经,为清凉性滋补强壮药,具有祛风除热、调中下气、解毒利尿、清热解毒、补肾养血之功能。黑豆油具有清热祛湿、祛风解毒,收敛疗疮的功效。黑豆油30ml,黄蜡15g,共熔化为膏,涂患处可治婴儿湿疹。

★黄连

[用量] 黄连15g。

[制剂] 打碎,水煎取汁。

[用法] 湿敷患处,每次30分钟,每日3次。皮损渗液少或无渗液者,可改用黄连粉香油调涂。

[功效] 清热燥湿。

[主治] 婴儿湿疹,症见患处红斑、丘疹、瘙痒、流水。

[出处] 《民间单方》。

[说明] 黄连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其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痈肿疔疮等症;外用可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等症。

★黄瓜皮

[用量] 鲜黄瓜皮适量。

[制剂] 水煎。

[用法] 口服,每日2次,每日10~20g。

[功效] 清热解毒,利水止痒。

[主治] 婴儿四肢湿疹。

[出处] 《新编单方验方大全》。

[说明] 黄瓜皮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果皮,夏、秋季采收,刨下果皮,晒干或鲜用。其味甘淡,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的功效。主治水肿尿少,热结膀胱,小便淋痛等症。现代研究表明黄瓜皮中含有绿原酸及咖啡酸,有抗菌消炎和刺激白细胞吞噬的作用。

★鲜马齿苋

[用量] 鲜马齿苋30g。

[制剂] 鲜马齿苋30g加水500ml煮沸15~20分钟,待温凉后用纱布蘸药水拧挤,使之干湿适当。

[用法] 将纱布放在湿疹处稍加压5分钟左右后取下,反复操作30~60分鈡。每日3~4次。

[功效] 清热解毒,利水止痒。

[主治] 小儿湿疹,对流水的湿疹疗效较好。

[出处] 《儿科金方》。

[说明] 马齿苋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全草。马齿苋性寒味酸,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疗疮、止痒收敛之功,为阳证疮疡要药,如《圣济总录》马齿散敷方治甲疽,《太平圣惠方》治恶疮、翻花疮、白秃等。近代医学研究马齿苋水浸剂不仅有杀菌作用,还有明显的抗组胺和收缩血管的作用,水煎后湿敷并温洗,可使药物有效成分直达病所,促进炎症消散,减少渗出,从而迅速发挥治疗作用。

★黄柏汤

[用量] 黄柏120g。

[制剂] 水煎取药汁100ml。

[用法] 湿敷患处,每次30分钟,每日4次。皮损渗液少或无渗液者,可改用黄柏粉香油调涂。

[功效] 清热燥湿。

[主治] 婴儿湿疹。

[出处] 《民间单方》。

[说明] 黄柏为常用中药,其性寒,味苦,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白带以及热痹、热淋等症。现代研究表明,黄柏含小檗碱、黄柏酮等主要成分,有抗菌、收敛、消炎的作用,对各种皮肤湿毒、疮疡等症状,功效良好。

★苍术饮

[用量] 苍术30g。

[制剂] 水煎。

[用法] 口服。

[功效] 燥湿健脾。

[主治] 小儿脐部湿疹。

[出处] 《验方新编》。

[说明] 苍术为菊科植物南苍术或北苍术等的根茎。其味辛苦,性温。入脾、胃经。具有健脾,燥湿,解郁,辟秽的功效。主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缺乏,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夜盲等症。

2.养血祛风渗湿

★赤小豆

[用量] 赤小豆适量。

[制剂] 研为粉末。

[用法] 撒敷患处或以蛋清调匀涂抹患处。

[功效] 清热祛湿,解毒排脓。

[主治] 婴儿湿疹。

[出处] 《新编单方验方大全》。

[说明] 赤小豆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果实。其味甘酸,性平。归心、小肠经。具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清热去湿的功效。主治湿疹痱子,皮肤瘙痒,脓疱疮,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等症。

★桑椹百合大枣汤

[用量] 桑椹15g,百合15g,大枣5枚。

[制剂] 煎汤。

[用法] 每日1剂。

[功效] 清热安神。

[主治] 婴儿湿疹。

[出处] 《小儿常见病单验方》。

[说明] 百合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花蕾,其性微寒平,味甘微苦。入肺经。具有润肺,清火,安神的功效。主治咳嗽,眩晕,夜寐不安,天疱湿疮等症。(魏睦新,刘佳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