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有一种女人叫薛宝钗,拼尽全力,只换来满目疮痍

 鹏天阁隐龙斋主 2019-11-17

红楼梦:有一种女人叫薛宝钗,拼尽全力,只换来满目疮痍

读《红楼梦》,屏山为林黛玉流泪,为晴雯流泪,为元春流泪,为凤姐流泪……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就想为薛宝钗痛痛快快地哭一场!

宝钗作为和黛玉同列十二钗之首的最重要的女主角之一,她的美丽、高贵、才华、能力,她立足现实的为人处世哲学,为她赢得了一批忠实的粉丝。可黛玉的粉丝不认账,骂她是个第三者,明明知道人家宝玉黛玉两个的感情,偏偏要去插一脚,骂她的心机,骂她的无情。深入人心的央视87版电视剧《红楼梦》,尽管宝钗的扮演者张莉颜值爆表,仍然挽不回宝钗深入人心心机婊的人设,唉!先为宝钗叹息一声!

本文要说:若论最悲,不过薛宝钗,喝一口凉水都塞牙,至死不懂错在哪里。

​曹雪芹的字里行间,他要向读者推销一个怎样的宝姐姐呢?读懂薛宝钗,要从四个维度来探悉:

一、薛宝钗和林黛玉形成红楼双壁,缺一不可

小说一开篇,作者叫交了底,这是一部为闺阁做传的作品,这个闺阁,最重要的有十二个人,是为金陵十二钗。在十二人中最重要的是两人:宝钗和黛玉。不分伯仲,难较高下。《红楼梦》宝黛判词和判曲给的很明确。

一样的美丽:薛宝钗和林黛玉是美丽的两种极致,林黛玉是飞燕泣残红,薛宝钗是杨妃戏彩蝶,正谓环肥燕瘦,平分秋色。

红楼梦:有一种女人叫薛宝钗,拼尽全力,只换来满目疮痍

一样的才华横溢:红楼姑娘个个会作诗,最高水平属于两个人,薛蘅芜摘得海棠诗的桂冠,林潇湘就夺得菊花魁。林姑娘的诗风流别致,宝姑娘的诗沉稳大气。元春要考核弟弟妹妹们的学业,得出一个结论: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姐妹可比。真不是元春的刻意奉承,而是的确二人实力远在众人之上。

一样的能干:薛宝钗的能干写在了明面上,探春要对大观园进行改革,真正照顾到各方利益的完美实施计划,是宝钗提出的。在管家这个问题上,着墨最多的是王熙凤,可探春明显比凤姐高明,而宝钗又超出探春,十二钗第一名岂非浪得虚名!林黛玉是暗写,只有一句:心较比干多一窍。比干是治世的能臣和典范,能与比干相较还多一窍,林妹妹是深藏不露。

一样的拥有各自的拥趸:宝钗的背后站着王夫人、袭人、湘云等铁杆支持者;黛玉的背后是贾母、王熙凤、宝玉、晴雯、紫鹃等。楚河汉界,你来我往,厮杀起来有时也刀光剑影,人马一个个倒下,这里面本质上不存在妥协的可能。

二、薛宝钗做到了封建社会对贵族女性要求的最高标准

可叹停机德,这说是流传千古的贤德标杆乐羊子的妻子。纵然是举案齐眉,这是另一个万古流芳的贤女的典范孟光。写一个都不够,用两个历史上的最有名气的大贤来比宝钗。也就是说,要说那个社会对一个上层社会女子的最高要求,宝钗就算最顶级的了,再也做不到比她更好。

金钏死了,她第一时间带给姨妈王夫人以安慰,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拿两套新衣解了王夫人的燃眉之急,说自己对这些没有什么忌讳。《红楼梦》里有一句话叫做“以事理为要,不在黄道黑道。”践行这一理念的,男叫贾雨村,女有薛宝钗。死了的人已经死了,活着的人还要好好地活着,从现实的意义讲,薛宝钗没错。

红楼梦:有一种女人叫薛宝钗,拼尽全力,只换来满目疮痍

薛宝钗她非常的清楚宝玉不爱读正经书,对仕途经济那一套很反感。要知道,宝钗是最会审时度势的,要不怎么定位为“时”宝钗呢?去规劝宝玉十有八九会碰钉子,可她还是去做了。结果可想而知,宝玉哼了一声,一跺脚走了,弄了宝钗一个大红脸,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尴尬不已。这事完了就完了,宝钗一切照旧,一点儿也没有记在心里的表现。这一下着实征服袭人,逢人便夸宝姑娘“心地宽大,真真有涵养!”

群芳之冠,这是曹雪芹给宝钗的定位,这个并不仅仅是美丽的意思,更有社会正统对一个女子规范的最高褒奖。比如同样接受了良好教育和贵族小姐教养的史湘云,在非常长的一段时间里,对宝姐姐充满着崇拜,宝钗之所以能征服湘云,重要的当然是外貌之外的人格在起作用。

三、宝钗深谙缓解阶级矛盾之道

批评宝钗时往往拿她的封建卫道士说事,这一点没错,宝钗一言一行都维护着她封建大地主阶级的利益。每个人都是自己阶层的代言人,都不会站在自己阶级的对立面。无论在哪个社会,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

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压榨被统治者,到了阶级矛盾尖锐和对立到一定的程度,历代政权被推翻无不是这种矛盾被激发、平衡被打破的结果。

扮演一个仁慈有人情味的好主子,是统治者最具智慧的统治手段。在这一点上,宝钗是最深谙此道之人。

红楼梦:有一种女人叫薛宝钗,拼尽全力,只换来满目疮痍

金钏之死,说到底王夫人不能摆脱干系,人命大事,奴才再不是人,也难免会对主人生成怨气。人死不能复生,补救措施跟得上才是正理,多赏银子可以平息奴才的情绪,更能怀柔其它的奴才。宝钗贡献了两身新衣给金钏做装裹,金钏穿着千金小姐的衣裳下葬,对于白家来说,何等有体面!这不是安抚,简直就是恩赐,是殊荣。读者别骂我,《红楼梦》里大家族的奴才,在主人眼里,和牛骡马并无本质区别。你看,就连那个聋到听不得宝玉一句话的老嬷嬷都说:什么了不了的,太太又赏银子又赏衣裳的。言外之意,白家该知足了,这就是从一个老奴才口中亲口说出来的。

探春改革弊政,在大观园搞承包,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宝钗给婆子们的那番长长的训话,传递给婆子们的核心只有一个:这是专为你们另想出来的补贴家用的营生,你们好自为之。婆子们欢声鼎沸,赞姑娘们如此的体恤下情,要是不给姑娘长脸,天理不容,姑娘们简直就是大菩萨。

婆子们不知道的是,大观园每年管理修缮,少说也得几百两银子,现在各自承包了地基,不但免了一年的修缮管理费用,还是额外增收四百多两银子,一里一外,这就是一千多两。婆子们的月钱是五百,现在有了这个营生,估计收入会大大的超出自己的月钱,婆子们不会从大处着眼,她们只会盯着自己的利益,宝钗这一招开源节流、普惠众仆、收买人心,婆子们有了事情干,也就少嚼舌头根子,少了喝酒赌钱,治安工作的压力还大大地减轻了。简直一石四鸟。

宝钗的自我约束意识,是绝大多数主子们做不到的。安富尊荣是曹雪芹给贾府大小主子们的定位,这个问题上,宝钗绝对是清醒第一人。

宝钗的衣裳从来半新不旧,身上无一富丽闲妆,屋内的装饰素净到令贾母无法忍受的地步。这里有曹雪芹批评宝钗的意思在,但不可否认,在另一个层面上,宝钗这么做相当高明:朴素的宝钗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入份随时,和群众能打成一片,你看,就连小丫头都愿意亲近宝钗找她玩。小红和坠儿滴翠亭里的秘密面临泄露的风险时,她们都会认为就算宝姑娘听去也没关系的,为啥呀?就是因为宝钗不给人一种距离感。贵族和奴才的关系,天渊之隔,宝钗处理的关系或许不是最好的,但就普遍效果来说,宝钗的做法当然数第一。

红楼梦:有一种女人叫薛宝钗,拼尽全力,只换来满目疮痍

打点针线每日做活到三更天,《红楼梦》里的小姐认真做针线的,只有史湘云和薛宝钗,史家是因为穷了,家里不请针线上的人,是没有办法。宝钗不同,她发自内心的认为女孩儿家,针线就是本职,是一个女子安身立命的重要技能之一。相比宝钗的勤劳,贾府的小姐们学针线差不多类似于修身养性,黛玉做个荷包为的是欣赏,探春凭心情做一双半双的鞋,迎春兴趣来了穿穿茉莉花……

宝钗做针线并不是作秀,比起作诗,她认为针线才是闺阁女孩的正经事,小姐都如此了,丫环媳妇婆子们自己掂量看。

四、宝钗的大局观和责任意识

薛家极力推销金玉良缘,宝钗明知宝玉无意仕途,仍然将自己的终身托付与他。感情不是宝钗的第一考量,准确的说,是薛家面临的危机,使得宝钗必须要担当家族兴衰大任的结果。

《红楼梦》一开篇,薛家的生意就出了大问题,因为薛公的离世,薛家遍布各省掌管生意的朝奉伙计都在打自己的算盘,也明白薛姨妈白丁女流之辈,薛蟠不成事体,薛家的商业帝国摇摇欲坠。加上薛蟠生事伤人性命,内外都出问题的薛家,不得不上京寻求依靠的大树。

红楼梦:有一种女人叫薛宝钗,拼尽全力,只换来满目疮痍

这是薛家推出金玉良缘的客观现实,其实在薛家,主心骨就是十几岁的宝钗,父死母弱,兄长又不成器,十几岁的宝钗显露了她超出自己年龄的成熟,她第一是要考虑薛家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一切都得从现实出发,她怎么可能有心情去风花雪月呢。面对贾母和王熙凤先后好几次的明撵暗逐,面对黛玉的讽刺和宝玉的任性,宝钗一一忍下,她永远不会选择任性,因为在她的身上,背负着整个家族的担子。

结果读者都知道,薛家如愿联姻贾家,但宝钗败的很彻底,宝玉弃她而去,继而家族败落,最终宝钗孑然一身惨死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划上她忍辱负重却落得一无所有的人生。

平心而论,我们每一个人,能不能做到宝钗这个份上?能不能如宝钗一样的自省?宝钗为了家族利益,为了阶层利益,是活得是最努力的人,可是宝钗没有收获理解和爱,仅仅有一个婚姻的名头,甚至连友谊最后都没有。用当时社会的眼光看,宝钗没有任何错,最后却极惨。

有一种女人叫宝钗,​拼尽全力,不过换来满目疮痍。

红楼梦:有一种女人叫薛宝钗,拼尽全力,只换来满目疮痍


参考原著:甲戌本、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20回通行本《红楼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