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胸甲骑兵的侍从:法国洛林37L坦克后勤牵引车小史(技术篇)

 HJN清风朗月 2019-11-17

法军在30年代装备的洛林37L坦克后勤牵引车(Tracteur de ravitaillement pour chars 1937 L)简称洛林37L,是法军在两次大战之间实行后勤摩托化的产物,也是二战前为数不多的几种全履带运输车/牵引车之一,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通用性。


法军很早就认识到了这样的事实:常见的后勤卡车没有防护,目标大,越野能力有限,无法将后勤物资从野战后勤基地直接送上前线,所以需要具备防护能力和一定越野能力的车辆来接替卡车,完成这最后一段距离的运输。早在洛林37L出现之前,小巧的雷诺UE就已经成为了法军步兵部队制式的牵引/前线补给车辆,它是一种轻装甲车辆,没有武器,机动能力有限,不能直接用于战斗,可以胜任向前线输送后勤物资,牵引轻型火炮和运载步兵重武器等任务。对于装甲部队而言,雷诺UE体积太小,无力运载坦克作战所需的大量燃料、弹药等。为此,雷诺在UE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专业的坦克后勤车辆,被称为雷诺36R。该车与UE共享发动机、行走装置等关键部件,其承载能力依然有限,而且完全没有装甲防护,法军认为,没有防护能力的后勤车辆是没办法伴随装甲部队作战的,所以仍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开发。

本公号以前曾经有专文介绍过雷诺UE,该车的设计和战术定位都非常有趣。

雷诺UE轻型装甲车(Renault UE Chenillette )Part I

雷诺UE轻型装甲车(Renault UE Chenillette )Part I I

乍看起来“威武雄壮”的雷诺36R,实际上并不比UE大到哪里去,法军一共只订购了300辆。

1936年4月17日,法军总参谋部要求军火商开发一种全履带装甲牵引车辆,用于向前运输燃料弹药,支持正在作战中的装甲部队。次年7-8月间,军方对洛林公司(Lorraine)开发的样车进行了测试。该车由1931年洛林公司用于竞标步兵牵引车的设计扩大修改而来,装备一台德拉哈耶(Delahaye)汽车公司的124F 2.37升4缸汽油机,该引擎出力不足,虽然该车在空载状态下可以达到30km/h的速度,但在加挂拖车后的最高速度只能达到22.8km/h。军方要求洛林公司对其进行改进,返厂之后,该车的引擎被换成了更为强劲的德拉哈耶135 3.5升直列6缸水冷汽油机,动力室、变速箱、离合器和排气系统也进行了相应修改——德拉哈耶是法国当时的一家和布加迪齐名的豪华汽车生产企业,而德拉哈耶135系列运动车更是赛道上的明星,它的发动机已经是当时的法国汽车工业最能拿出手的作品。在经过适应军用工况的调校和改装之后,这款引擎最大功率维持在70马力(运动车型号76马力起步)。9-10月间,军方对改进之后的样车进行了测试,该车速度可以达到35km/h,已经可以满足军方要求,悬挂系统也表现出了高度的可靠性,1937年11-12月,法国军方与洛林公司签订合同,要求进行量产,批量装备部队。

设计生产洛林37L的洛林公司一开始叫作“洛林-迪特里希公司(Lorraine-Dietrich),是一家法国汽车与航空引擎生产企业,成立于1896年,两座生产基地分别坐落于阿尔萨斯和洛林。1928年,迪特里希家族撤股,公司名称改为洛林公司。1935年开始,洛林公司停掉了民用汽车制造业务,成为了专业的军用车辆生产厂商。图中为洛林-迪特里希公司早年在赛车上使用的车标,主体图案为洛林十字和仙鹤。

德拉哈耶公司车标以及该公司135 MS敞篷运动车。德拉哈耶是一家综合性的汽车生产厂商,运动车是其拳头产品,而运动车中又以135系列最为著名。135系列出现于1935年,外形设计是空气动力学与装饰主义(Art Deco)的结合,其赛道竞速车型的最大功率可达160马力。法国解放之后,德拉哈耶又复产了135系列车型,一直生产到1954年。

总体设计

洛林37L是一种体积不大的全履带装甲车辆,长4.2m,宽1.57m,高1.29m,车顶没有凸起物,外形扁平。变速器位于车首,其后是驾驶室。动力室位于车身中部,有防火墙将驾驶室和动力室隔开,车尾则是敞开的货厢。洛林37L空车重5.24吨,其货厢可以载重810kg,一般都被用于运输弹药,燃油等其他补给品放在配套的拖车里进行运输。

出现在阅兵式上的洛林37L,这些车的货厢两侧似乎装有长条座椅,应当是为了搭载后勤人员准备的。

没有牵引拖车的洛林37L。

洛林37L的整体布局。

洛林37L全车为铆接结构,为了减轻重量,其装甲防护水平较低,前方和侧后厚9mm,车首的大型铸造结构(变速箱护罩与检修盖板)厚12mm,车顶和车底装甲为6mm,驾驶室和动力室部位装甲带有倾角,货厢位置装甲垂直。乘员可以通过车首的大型舱门进出,两扇舱门可以分别向前,向上开启,靠上的一扇舱门上面开有窥视口,公路行军时可以将其向上开启,进行开窗驾驶。假如车辆发生翻覆,位于车首的舱门也不会被堵住,不会影响乘员逃生。

洛林37L车首舱门打开之后的状态,其驾驶室空间相当局促,注意其车首仍然带有继承自洛林-迪特里希公司的洛林十字车标,而且变速箱检修盖板外形较为复杂。

该车的行走系统结构简单,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每侧共有4个托带轮,托带轮之间又布置了三组悬挂,每组悬挂连接两个负重轮,每侧共有6个负重轮,所有的负重轮和托带轮均有挂胶。每组悬挂只有一条用于承载车身重量和吸收冲击力的板簧,板簧的耳销连接在托带轮位置附近。相比于同期其他法国战斗车辆普遍设计复杂,结构脆弱的悬挂,洛林37L的悬挂结构简单,但是性能可靠,行驶也比较平稳。该车在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20km/h,法国军方将其公路最大速度限制在35km/h,这样的速度已经足够赶上除了骑兵坦克和索玛S35坦克之外的所有法军战斗车辆。洛林37L的履带宽度只有220mm,但其单位对地压强较低,而且底盘距地高有30cm,在雪地和泥地等松软地面上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通过性。洛林37L涉水深60cm,越壕宽1.3m,最大爬坡度50%,就其体积和功率而言,它的越野能力还是不错的。

洛林37L的悬挂、负重轮组以及履带。

洛林37L装备的德拉哈耶135发动机在转速为2800rpm时功率为70马力,其油箱容量较小,只有144升,最大行程受其制约,只有137km,不过好在同时代的法国坦克行程指标都比较差,这个缺陷还算不上特别突出。发动机产生的废气从动力室左侧的消音器排出,消音器带有护板,废气最终从护板下方的开口排出。动力室顶部,右侧开有散热格栅和检修舱口。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轴向前传输到变速器,变速器有5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驾驶员和副驾驶员分别坐在驾驶室的左右两侧,他们中间是档杆和变速箱,驾驶员通过两个手柄控制转向,仪表板位于两人中间。

该车档位和最高速度对应关系如下:

1档 = 1.5 km/h
2档 = 7 km/h
3档 = 15 km/h
4档 = 22 km/h
5档= 35 km/h

德拉哈耶135 直列6缸汽油机剖面图。

驾驶室局部。

每辆洛林37L都配有一台全履带拖车,该拖车与雷诺UE的拖车类似,每侧两个负重轮,连接在一组摆动式悬挂上面。该拖车宽度为1.55m,比牵引车略窄,高1.33m,长2.7m,在挂上拖车之后,洛林37L的总长度达到6.9m。该拖车满载重量为1890kg,上面一般都搭载着一个565升的油罐,除了油罐之外,拖车还携带着油泵,还有润滑油、润滑脂、冷却水,以及一些维修工具。在油泵的帮助下,后勤人员只需15分钟就可以将全部565升燃油泵入其他车辆的油箱中。

洛林37L的配套拖车,油泵布置在前方,油罐后面还有收纳其他补给品的空间。

牵引着拖车的洛林37L,在牵引拖车时,可以在货厢位置竖起一个方牌中带三角图案的长车标识。

洛林37L的外部设备还包括喇叭、大灯、示宽灯、后视镜和一些随车工具。

在法军服役的洛林37L基本都是法国陆军的绿色涂装,色调比较偏灰,有部分车辆在服役之后涂布了棕色或者深黄色的迷彩图案。

战前出现的变型车

短底盘型(Chenillette Légère)

该车底盘较短,减去了一组悬挂,每侧只有四个负重轮和三个托带轮。法军有计划以该车替代雷诺UE,但最后未能实现,曾经在1939年下过100辆的订单,维希法国时期亦有生产,具体数量不详。

洛林37L短底盘型的样车,装有和雷诺UE类似的小翻斗。

从现存车辆来看,洛林37L短底盘型在量产时还是使用了固定式货厢。

洛林38L装甲运兵车(Voiture blindée de chasseurs portés)

这是一种为侦察兵设计的人员运输车辆,列装之后被配发给所谓的“伴随步兵(Chasseurs Portés,类似于德国装甲掷弹兵的兵种)”。该车实际上就是简单的把货厢和拖车四周用装甲板进行了加高,同时预留后门,安装座位等搭载步兵所需的设备,其顶部依然敞开,可以用帆布罩子覆盖,载员舱前、后、左右都开有观察口。洛林38L战斗全重达到7.7吨,自身可以运载4人,拖车还可以运载6人,可以容纳一整个步兵班以及作战所需的武器弹药等。法军共计订购了240辆该型装甲运兵车,但未能足额交付,1939年9月交付9辆,截至1940年5月又再行交付约150辆。

洛林38L运兵车的整体布局。

未挂拖车和挂载拖车的洛林38L运兵车,两者细节上有一定差别。

洛林38L运兵车的拖车。

洛林38L的后部载员舱可以容纳4名步兵。

洛林38L还可以用来拖曳反坦克炮,运载炮班成员,该车这方面的表现并不理想,不及四轮驱动车辆和半履带车。

相较于洛林37L,洛林38L的行走系统并没有进行改动。

洛林39L装甲运兵车

这是一种比洛林38L设计更为完善的运兵车,其驾驶室和动力室前移,载员舱扩大,原先向前凸出的车鼻被取消,上层结构整体也被抬高,而不是只对货厢部分进行加高。39L的载员室可以乘坐8名步兵,不再需要拖曳拖车,提高了灵活性。法军计划以该车替代设计并不合理的洛林38L,并订购了200台,但在德国入侵之前只有一辆样车得以完成。

法军还有计划在洛林39L的基础上改装自行反坦克炮,在车尾安装一门朝向后方的SA 37 47mm反坦克炮,整体结构类似于英国的弓箭手自行反坦克炮。该计划同样因为德国入侵而夭折。

洛林39L运兵车样车。

洛林39L(前)与38L(后)的对比。

洛林SA 37自行反坦克炮

法军曾经将一门SA 37反坦克炮架设在洛林37L的货厢位置,这样的车辆之前曾经被认为是德军的“杰作”,但事实上却是法军所为,除此之外还试验性的改装过指挥车等变型车。该车虽然并非出自德军之手,但很有可能激发了德军的灵感,从而催生了德国二战期间的一大票自行火炮和自行反坦克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