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季羡林散文读记

 老杨头读书馆 2019-11-17


当我买到这本《季羡林散文》时,我迫不及待地翻到“目录”,一下就找到了“马缨”。这篇散文我在深圳打工时(大约是2012年上半年)就读过,给我极好极深的印象。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季羡林的作品,于是便想找他更多的作品来读,今天买到了他的散文集,遂愿了。

(一)

重读“马缨”,我理出了本文给我极好极深印象的三点:

1、东厂遗屋的恐怖

文章是这样开篇的:“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孤零零一个人住在一个很深的大院子里。从外面走进去,越走越静,自己的脚步声越听越清楚,仿佛从闹市走向深山。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寥寥数语把个空旷、幽深、静得怕人的院子摆到了读者眼前。那是明朝东厂的遗屋,说到东厂,影视剧里那些头缠黑布巾,身裹黑长袍,长鬓发、长眉毛,不男不女、怪模怪样、凶神恶煞的阉人,一下子出现在我眼前。这些家伙令人憎恶,亦令人恐惧。这院子本就让人胆怯,加以走廊上那些汉代的石棺石椁,和古时的刻着篆字和隶字的石碑及当年水牢的遗迹,便愈显阴森恐怖。夜晚再一停电,就更让人毛骨耸然了!当年读文至此,我就感叹:作者真是一个无神论者,一个人居然能在这种地方长住!作者用不小的篇幅写此一节,我想有两个作用:一是交代和渲染马缨花生长的环境;二是为后面写不同时代的不同心情埋下伏笔。

2、别样的马缨花瓣

且看作者笔下的马缨花:“细碎的叶子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天棚,天棚上面是一层粉红色的细丝般的花瓣,远处望去,就像是绿云层上浮上了一团团的红雾。”棚架上的马缨花我见过,“细丝般的花瓣”在万花丛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我认为作者以最简的笔墨写出了马缨花花瓣“别样”,及它那种蓬勃热烈的情态。紧接的那句比喻,不仅形象生动,更是恰到好处地描绘出了,红花与绿叶那种相互依存且相互衬托的紧密关系。

3、相同的事物,不同的感受

同样是看马缨花,而带给作者的感受却天壤之别。对旧时代东厂遗屋院子里的马缨花,作者的感受是“同它们联系在一起的,不是黄昏,就是夜雨,否则就是迷离凄苦的梦境。我好像是在那些可爱的马缨花上面从来没有见到哪怕是一点点阳光。”而对新时代所见之马缨花呢,作者写道:“最近几年来,北京的马缨花似乎多起来了,在公园里,在路旁边,在大旅馆的前面,在草坪里,都可以看到新栽种的马缨花。……这绿云红雾飘满了北京,衬上红墙、黄瓦,给人民的首都增添了绚丽与芬芳。”“即使是在黄昏时候,在深夜里,我看到它们,它们也仿佛是生气勃勃,同浴在阳光里一样。它们仿佛想同灯光竞赛,同明月争辉。”

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感受呢?作者在文章的转接处有这样一个句子:“北平终于解放了。一九四九年的十月一日给全中国带来了光明与希望,给全世界带来了光明与希望。”此一句正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它道出了作者观花感异的原因,道出了文章主题。

(二)

“上海菜市场”是一篇格外精美的短文,先看看文中的几段文字:

“你就看那蔬菜摊子吧。这里有各种不同的颜色:紫色的茄子、白色的萝卜、红色的西红柿、绿色的小白菜,纷然杂陈,交光互影。这里又有各种不同的线条:大冬瓜又圆又粗,豆荚又细又长,白菜的叶子又扁又宽。就这样,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线条,紧紧地摆在一起,于纷杂中见统一。”

“其他的摊子也莫不如此。卖鱼的摊子上,活鱼在水里游泳,十几斤重的大鲤鱼躺在案板上。卖鸡鸭的摊子上,鸡鸭在笼子里互相召唤。卖肉的推子上,整片的猪肉、牛肉和羊肉挂在那里,还为穆斯林设了卖牛羊肉的专柜。”

“许多老大娘的菜篮子里装满了蔬菜海味鸡鸭鱼肉。有的篮子里活鱼在摇摆着尾巴,肥鸡在咯咯地叫着。老大娘带着一脸笑意,满怀愉快,走回家去。”

我读本文,有一种看电影的感觉,一忽儿全景,一忽儿特写,彼此切换,相映生辉。菜市场那繁华,那热闹;赶场人们的那忙碌,那喜悦,那欣慰,历历如在眼前。

写的是上海菜市场,反映的是社会主义新中国市场繁荣,物资丰富;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发自内心的幸福满足。

(三)

我带着极大的好奇心读了“火车上观日出”这篇。观日出是人们很热衷、很感兴趣的一项活动。泰山观日出,黄山观日出,华山观日出……在名山大岳之上观日出及相关的好文章很多。而在火车上观日出,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正如作者所言:“这样的日出,从来没有听人说观赏过,连听人谈到过都没有。”而作者却观赏了,并把它写了出来。

作者先写自己登泰山和登黄山观日出的经历,以之作铺垫,而后泼墨细绘在火车上观日出的情景。让我们来读以下两段精彩的描绘:

“火车风驰电掣,顷刻数里,一刻也不停。而太阳也是一刻也不停,穷追不舍。她仿佛是率领着白云、朝霞、沧海、苍穹,仿佛率领着她那些如云的随从,追赶着火车,追赶着车上的我,过山,过水,过森林,过小村。有时候我甚至看到她鬓云凌乱,衣冠不整。……”

“太阳一方面穷追不舍,一方面自己在不停地变幻。最初我只看到在淡红色的云堆中慢慢地涌出了一点红色月芽似的东西。月芽逐渐扩大,扩大,扩大,最初的颜色像是朱砂,眼睛能夠直视。但是,随着体积的逐渐扩大,朱砂逐渐变为黄金,光芒越来越亮,到了最后,辉光焜耀,谁要是再想看她,她的光芒就要刺他的眼睛了。”

在大山大岳上观日出,观者是静止不动的,太阳冉冉升起,给人们带来的感觉是:她安详自在、威严端庄。她仿佛是威仪的再现,崇高的化身!观者的情绪为之激动,心灵为之震撼!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感由然而生。

在火车上观日出,观者是动的,太阳仿佛在紧紧地追赶。人们将感受“变化与速度的交互融合,交互影响”。体会那“变中有不变,不变中又有变”的深刻道理。

本文除了对“日出”景观的精彩呈现外,还向读者传达了一个观念,那就是——“在不同的观察点看事物,人们将产生不同的感受。”

(四)

“代沟”是人们时常议论的话题,本书“赞‘代沟’”一篇,作者议得有理有据,令人折服。

开篇提出论题后,首先写老年人如何看“代沟”。作者说:“老年人一谈起代沟来,往往流露出不十分满意的神气,有时候甚至有类似‘人心不古,世道浇漓’之类的概叹。”并坦言,这种神气和慨叹自己也曾有过。接着写人的新老更替。作者用了个很形象的比喻:就好比有一条沟,老年人站在沟的这一边,年轻人站在沟的那一边,随着岁月的流逝,分站两边的人会一茬一茬地更替,且这种更替让人难以察觉。作者言道:“若干年以前,我们也曾在沟的那一边站过,站在这一边的是我们的父母、老师、长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好像一夜之间,我们忽然站到这边来了。”而且“由于自然规律的不可抗御,原来站在这边的人,一个一个地让出了位置,走向涅槃,空出来的位置由我们来递补。”接着又以自己在日本所遇之情景为例,来论述己之所忧。作者说,最近几年,自己曾数次访问日本,他感觉年纪大一点的日本朋友对中国文化还能夠理解、能夠欣赏;能领悟中国文化带给日本的好处,并有感谢之意。而年轻的一代对中国文化就完全不懂,且不买账了。他们喝咖啡,吃西餐,一切惟西方马首是瞻。作者感到“好像一夜之间,忽然从地里涌出了一代‘新人类’,同过去几乎完全割断了联系。跟他们打交道,自己简直手足无措了。”随后又说中国事例。作者回忆自己年轻时,和老年人虽有隔阂,但并不严重。如今自己老了,再看“沟那边”的年轻人,顿时觉出“新人类”的味道,像一些年轻的恋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大庭广众之间拥抱接吻的情景,作者便感到惊讶和不可理解。说完这些事例后,作者又点明:古往今来,无论中国还是外国,代沟都不可避免。

最后,作者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明:代沟的出现和存在是历史的必然,不仅不可避免,而且十分必要。他提出假设:如果人类一代一代都原地踏步,那人类的进步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如果今天的东西古人全都能看懂,那社会的发展又体现在哪里呢?

篇末点题。申言:“我赞美代沟,用满腔热忱来赞美代沟。”

201911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