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少年时为何家道中落?仆人喊了一句话,把鲁迅爷爷送进了死牢

 冬不拉拉 2019-11-17

鲁迅在自传中说:“在我幼少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愁生计。但我到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从此,鲁迅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但具体什么“变故”, 鲁迅有生之年从不提起。这“大的变故”指的是,鲁迅祖父周福清科场舞弊进而败露。

鲁迅少年时为何家道中落?仆人喊了一句话,把鲁迅爷爷送进了死牢

鲁迅祖父名字叫周福清(1837—1904),29岁中举人,33岁中进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出任江西金溪知县。为人自称“予性介”,实际上是脾气大、好骂人,不好相处。当县令未满三年,就被同僚参劾,说他“办事颟顸”, 革了知县职务,以后一直在京候补,直到 1888年才得了个内阁中书的实职。1893年周福清已经56岁了,因母丧丁忧回乡。宦海浮沉多年,此时已不可能有所作为了,迫切地把希望寄托在长子身上。

鲁迅少年时为何家道中落?仆人喊了一句话,把鲁迅爷爷送进了死牢

鲁迅祖父周福清

周福清丁忧期间,1893年即光绪19年,因次年是慈禧太后的60大寿,朝廷开“恩科”,在通常三年一次的进士考试之外格外加恩开考一次。1894年秋天,浙江举行乡试。周福清的长子也就是鲁迅的父亲周伯宜,屡试不第,准备再考。周福清得知浙江主考官是与自己“同年”考中进士的殷如璋

这“同年”,在科举时代是一个很重要的人脉,比我们现在的“同学”、“同乡”有用多了。机会难得,于是周家亲友一道商定由周福清出面找殷如璋通关节,以求中举。有子孙参加应试的五家各出两千银元,共一万银元,周家出的是关系就不需出钱了。周福清给殷如璋写了一封亲笔信,内附银票一万两。考虑到殷如璋进入浙江后做事不密,思忖再三,决定带了仆人陶阿顺提前赶到苏州专候。

此时任苏州知府是王仁堪。王仁堪(1849—1893)是福州极负盛名的才子,才华横溢、聪颖过人。光绪二年(1876年),朝廷举行“恩科”会试,应试未中,众人为之扼腕叹息。王却谈笑如常。次年即光绪三年,再考,独占鳌头,成为科举史上福州最后一位状元。为官正直、清廉,立朝直谏敢言,出任地方官有惠政。1779年,也就是他高中状元第三年,就曾联名上疏,弹劾与沙俄签订了丧权辱国条约的崇厚。1888年,慈禧太后为庆寿辰,挪用海军款大兴土木,他上书反对,请罢颐和园工程,终于不容于朝廷,被外放出京。为官时慧眼识人,门下出过徐世昌、梁启超等出色人才。王于1893年调苏州时,“已积劳致疾,日坐谳局清积案,风采动一时”(谳yàn局,古代审案的地方)。终死任上,这是后话。

9月7日,殷如璋的船只抵达苏州,停泊在阊门码头。周福清随即派仆人陶阿顺雇了一艘小船,设法靠近殷如璋的官船,将信送上。这时候知府王仁堪照例登船谒见殷如璋,两人正在谈话。殷如璋接信后,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当然不能当着王仁堪的面拆阅,遂把信件搁到茶几上,仍与王仁堪叙谈。但是,但是,仆人陶阿顺颇不通世事,唯恐银票有闪失,高声叫喊起来:“信里有万两银票,怎么不给一张回条?”事情到了这一步,殷如璋为示清白,只好把密函递给王仁堪打开。由此,鲁迅祖父科场行贿由此败露。

清代对在科举中通关节的人处罚极重,行贿受贿双方通常都要处以死刑。比如咸丰八年(1858年)顺天(现北京)乡试通关节案,主考官、内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柏葰连同涉案的几个人全部处斩。

周福清案案发后,刑部下文赫然写着:“查,浙江绍兴籍在职官员周福清,其母去世,丁忧在家,周不哀哀节食,恪尽孝道,反而阴谋诡计,藐视国法,纠集绍兴籍马、顾、陆、孙、章五家生员,公然贿赂乡试官员,以求一逞。着浙江抚台司,速将案犯周福清缉拿审问,审得详情,递交刑部具结”

受审时,周福清并不以为然,因晚清行贿受贿已是科场“潜规则”。在公堂上,周福清供述时竟强词夺理:“交通关节者已不止一科,京闱乡会试舞弊幸中者,更指不胜屈”,而他只是循例而已。各级办案人员官官相护,也想以“一时糊涂,闻拿畏罪,自行赴县投首”等理由为之开脱。但光绪正要整顿吏治,认为“科场舞弊,例禁綦严”,周福清应判处“斩监候,秋后处决,以肃法纪,而儆效尤”。“斩监候”,也就是等待斩首,押入杭州死牢中,等待秋后处决。鲁迅之父周伯宜也因此案被革去秀才功名,取消乡试资格。

周家本是殷实富裕之家,为保住周福清一条老命,不得不出银两买通官府,以使刑期后延,故而秋后并未斩决。此后每年皆须花钱打点,一拖就是七年,后逢大赦。周福清出狱时,长子周伯宜已在6年前病故,周福清在一个日渐困顿的家中度过了凄凉的晚年,三年后,病逝。

抄家后的周家,正如鲁迅所说的那样“几乎什么也没有了”,幼年的他只能“寄住在一个亲戚家,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这位亲戚在农村,使得鲁迅开始有机会接近农民,了解中国农民痛苦的生活状况,从而扩大了他的观察视野。

家道中落,鲁迅作为长房长孙,感受最为深切,受尽屈辱。这使他很早便领略到仕途险恶和人间的虚伪、残酷、不平、黑暗。​​​​

鲁迅少年时为何家道中落?仆人喊了一句话,把鲁迅爷爷送进了死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