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在世,需要一些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

 昵称815848 2019-11-17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这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用庄重的心对待每一个细节。

正如《蒂凡尼的早餐》里,赫本身着小黑裙,优雅地吃着可颂;

正如《花样年华》的苏丽珍(张曼玉饰),出门买馄饨也要换一身华丽的旗袍;

正如《走出非洲》的女主,即使在蛮荒的非洲,也要带一套精致的餐具。

生活才是最好的修行,与其说这是点缀生活的仪式感,不如说这是融于血液的生活品相;这些看似小小的不易被发掘的乐趣,却能带给人大大的幸福。

1.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生活家

比如林语堂心中那个生活家是苏东坡:“他一生嬉游歌唱,自得其乐,悲哀和不幸降临,他总是微笑接受。”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写道:“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且无聊。”

对他来说,人生幸福,无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讲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但这些看似烟火味极浓的事情,却被他过得活色生香。

林语堂把吃看成一桩神圣的大事。

“豆腐煮的好,远胜燕窝,海菜若烧不好,不如竹笋。”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真正吃的讲究的人,餐桌上并不常是山珍海味。

林语堂最欣赏的还是郑板桥的境界,他能从一碗大米粥里发现快乐。在天寒地冻的时节,一碗热粥,佐以酱姜小碟,双手捧碗,缩颈啜之,霜晨雪早,得周身俱暖。

比如螃蟹、鸡爪这类费而不惠的的食物,享受的是“探索”的过程,吃的是 “味外之味”。

人生最大的快乐,并不在于拥有什么,而在于追求它的过程。

所以即使到了80岁,也爱和自己的外孙们一起玩耍,他将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剪下来,和两个外孙的照片拼在一起,名之“三个小孩”。

这种越老越年轻的炫酷生活态度,可比一生玩世的周伯通。

腰有十文钱,必振衣作响;每与人言,必谈及贵戚;比起这种要“面子”,不要“里子”的低层次生活体态,处于烟火人间的我们,需要一点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

能感受到生活中简单的幸福,发现生活中的美,这便拥有了一种精致的生活态度。

2.人可以活得将就,也可以活得讲究

能将就会讲究的人,才能和爱人家人一路顽强地,挺过年轻的奔波劳累,中年的平淡单调或是老年的疾病寂寥,以及那无常的坎坷。

譬如大上海最后的贵族郭婉莹。

郭婉莹的一生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前半生,她是上海永安百货的四小姐,锦衣玉食。可她的下半生,却是坎坷不断。

先是自己执意下嫁的丈夫出轨,后是生意败落,直到丈夫被划成右派,很快病逝,文革时家产全被没收,被下放到农村改造。

但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刻,她也从来没放弃过那份精致。

你一定想不到,有些人的诗意,是每天穿着旗袍刷马桶;用那双弹钢琴的白皙的手指,在腥臭的河塘里挖河泥。每天干最脏最累的活,她不再有机会穿着做工精良的旗袍,但她梳着一头卷得很整齐的银色短发,依然让自己一丝不苟。

“劳改有助于保持我的好身材”, 粗麻布衣,遮不住她的一身贵气。

得意时经得起浮华,失意时还能优雅面对人生的,不管生活给了她什么,直到最后一天,她仍旧精致优雅。

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该习得的生活品相。

3.明白的活着更懂得享受生活的纯粹

现在很多人穷,往往不是穷在物质,而穷在精神。因为穷,所以对付过日子,因为穷,所以任由生活露出最粗俗的一面。

诗和远方,从来不会只存在于有钱人的眼里,真正美好的东西,都是没有附加条件的。

阅读、听音乐、看风景、与有趣的人交谈,这些让心灵丰富和充盈的事物,不需要代价,需要的只是多一些对于生活的体会。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谓南山,就是自己心中向往的事物。

人活着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活着。

第二个层次:体面地活着。

第三个层次:明白地活着。

生活才是最好的修行方式,但我们常常谈论金钱、谈论焦虑、谈论八卦,却越来越少地谈论生活的本质。

生活的本质是什么?人该以怎样的品相活下去。

丰子恺说:人生可以看做三层楼。一层是物质生活,二层是精神生活,三层是灵魂生活。 

诗意生活并不是矫情的造作,而是在庸常生活里让自己带一点格调与品位做事,把生活过得浪漫有趣,不让自己活得粗糙。

陈道明曾撰文说,世界上很多美妙,都是无用之物带来的。

柴米油盐的生活里,需要一些追求带来诗和远方,鸡毛蒜皮的世界里,需要一些品相来抵挡时间。

人生在世,需要一点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