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9-2020学年度宁夏固原市实验中学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有答案)
2019-11-17 | 阅:  转:  |  分享 
  
绝密★启用前2019-2020学年度宁夏固原市实验中学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
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
题型注释)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巡警走远了,大家速穿马路直奔(bēn)小路钻进青沙帐。这里
密不透风,田埂(gěng)狭窄不平还要紧跟老张往前跑,没一会儿大家已大汗淋漓了。B.赫(hè)山区“非遗”馆的设计,陈英伟用丰富
的设计语言和高妙的表达手法,表现了设计意念上高屋建瓴的主题感和深思熟虑的逻辑(jí)性。C.《红楼梦》第六回中,贾蓉腆着脸来向王
熙凤借一架“玻璃炕屏(píng)”,这是书里的一场好戏,两人围绕着借与不借,你来我往,打情骂俏,煞(shà)是精彩。D.共享单车
低炭环保,外形亮丽,受到越来越多都市人的青睐(lài)。继风靡中国的北上广等城市之后,共享单车跨出国门,一路火到不列颠(diàn)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生八苦”之说俗矣!(甲)“八苦”之中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实是一理,大约描摹出为情
所苦的滋味;愈是处于分离之际,愈是爱恋难舍;愈是朝夕聚合,愈是易生怨憎;愈是不能尽为己有,愈是求心炽烈。“围城”或“鸟笼”被看作婚
姻之隐喻,钱锺书反复申说,今人也耳濡目染了。而在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里,曾名之曰“彼岸意识”,谓人身在一境,辄慕他方,总觉得“对
岸”的风景殊胜。换用俚语述之,则说“这山望着那山高”,显然不只是视觉的问题。(乙)在此岸,观彼岸,至彼岸,又窥此岸,总觉得另一个
结局比较好。人生不可逆,唯择为难。行迹在东,不能复西。(丙)王国维“人生过处唯存悔”之句,将“挂一漏万”的懊恼,将对“生活在别处”
的倾慕说得多么透彻——显得他自己对的下句“知识增时只益疑”反而境界逼仄,落于下乘。2.文段中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描摹B
.耳濡目染C.则D.挂一漏万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A.面对人工智能的新发展,复旦师生将不断寻求实现未来智能科技领域的重大原始突破,从而加快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城
市发展、改善民生。B.我国的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
磁力来实现的。C.相比于很多老城区,城阳区体育设施规划有“后发优势”,但仍面临土地资源紧张、专业指导缺乏,创新举措、因地制宜成为
我们的必然选择。D.记者们将用眼力捕捉中国故事,用脑力解读人民情怀,用笔力诠释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彩华章,为时代丰碑标注新的高度
,为社会进步供给信仰的力量。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材料一:闲暇教育亦
称余暇教育,指闲暇时间内进行的教育活动。也指教会人们具有利用闲暇时间充实本人生活,发展个人志趣的本领。它是随着现代化技术在生产中的
运用导致人们的劳动时间缩短,闲暇时间增加而产生的。由此我们知道,闲暇教育是指利用个人劳动、工作学习之外的余暇时间而进行的教育活动。
笔者大胆假设:从时间角度来说,闲暇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此外,闲暇教育也可用于指对人们合理利用闲暇时间的教育,侧重如何娱乐消遣、
如何安排个人余暇时间等。闲暇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们在学习与生活之余,能摆脱现实生活的内外压力,步入一种审美的人生本然状态,人们可以
自由地享受自然生活。培养能操持闲暇的个体,使每个人学会沉思和形成庆典式的心理与精神状态,养成闲暇习惯,树立闲暇精神,逐渐生成个人安
闲的生命境界,这就是闲暇教育的精髓。(代安娜、佟莹莹《闲暇教育与休闲教育》)材料二:初中生闲暇生活进行的活动调查(N=582)序号
活动项目活动人数1看电影电视剧80%2上网浏览75%3玩电脑游戏67.3%4进行体育运动60.9%5阅读课外书籍、报纸55.2%6
各种形式的学习45%7逛街购物37.6%8旅游参观24%9朋友聚会、走亲戚35.6%10无所事事17.8%尽管初中生对于闲暇生活的
意义有着肯定的态度,但不同学生对闲暇生活理解是有偏差的。在安排闲暇活动时,78%的学生是没有计划的,并且对各种闲暇活动的理解水平也
比较低,只是为了单纯地寻求刺激、娱乐、轻松。在区别学习与闲暇的意义上,认为在学习活动中所获取的能力和知识没有闲暇活动时获的知识和能
力多。69%的学生对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关注学习多于关注闲暇生活表示不满。86%的学生表示希望学校、教师和家长能够多关注自己的闲暇生
活并表示希望自己的闲暇生活质量能够提高。(摘自:杨晨《初中闲暇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材料三:闲暇教育的内容是多元化的,包括某人
在完成职业、家庭、社会职责之后,让自由意志得以发挥的各种事情,可以是休息,可以是娱乐;可以是非功利性的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也可以是
参与社团活动。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1)各种有关闲暇价值观的内容,如中西闲暇价值观的比较;(2)使人生活愉快的各种活动,如欣赏音乐
、观赏电影;(3)自由发展个人才能的各种活动,如体育锻炼;(4)陶冶性情的各种活动,如户外消遣、进行社会交往的各种活动,如旅游等。
闲暇教育的课程可有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种。闲暇学科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的闲暇价值观和一些闲暇生活的基本知识。闲暇活动课程则是组
织培训学生利用闲暇时间的技能、技巧的活动为主,大体上包括以下四类活动:一是陶冶情操、充实精神境界的活动,比如学习书法,欣赏戏剧、影
视等;二是有意义的体育活动;三是科技及其他创作发明活动;四是社会实践和交往活动。(冯文全:《论闲暇教育对人的发展的意义》)5.下列
对材料中“闲暇教育”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指利用个人劳动、工作学习之外的余暇时间而进行的学校教育活动。B.让人们能摆脱现
实生活的内外压力,步入一种审美的人生本然状态。C.从时间角度来说,闲暇教育将会成为终身教育的一部分。D.闲暇教育指对人们合理利
用闲暇时间的教育,指向如何娱乐消遣。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每个人学会沉思和形成庆典式的心理与精
神状态,养成闲暇习惯,树立闲暇精神,逐渐生成个人安闲的生命境界,这就是闲暇教育的精髓。B.闲暇教育的内容是多元化的,可以是休息,
可以是娱乐;可以是非功利性的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也可以是参与社团活动。C.闲暇学科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的闲暇价值观和一些闲暇
生活的基本知识,闲暇活动课程则以组织培训学生利用闲暇时间的技能、技巧的活动为主。D.从初中生闲暇生活进行的活动调查来看,参加户外
活动的人数明显少于户内活动的人数,说明学生已经领会了闲暇教育的精髓。7.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进行闲暇教育必要性的事实和理论依据。(
1)事实依据:__________。(2)理论依据: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那年书事刘涛(1)“跑书”
这个词不知是何时出现的,北岛在《时间的玫瑰》中提及这一类人,然而他所谓的跑书和我所说的跑书,又难免有意义上的分歧。(2)跑书,从一
个书市跑到另一个书市,从一个书摊跑向另一个书摊,这一个和另一个究竟有多远?也许是几米、几公里,也许是几百公里,几千公里。他们新到一
个城市,往往背包还扛在肩上,就会急切地问:“哎,你们这儿有没有旧书市场?”(3)旧书市场上有许多个图书室的书籍,大多是上世纪六七十
年代的书。这一次你抓起一本书,上面盖有×××单位的章子,这些公章很好看,淡红色的,但字迹还很清晰,盖章时是用了力的,就好像给一位心
仪的姑娘搽上了胭脂。想一想吧,这是三十年前盖的章子,曾经摆在书架上无人问津。有一个事实,二三十年前企业单位的图书并不是向所有人开放
。尤其是《鲁迅全集》这样的书,都是摆在单独一间小屋,只向为数不多的人开放。这些人在单位算是有头有脸的人,可以钻进昏暗寂静的藏书室里
一本一本地挑书,借书后往兜里一揣,背着手走了。而面向大众开放的只有两个小窗口,木框子,绿油油。借书的工人一来,图书管理员把一大摞书
往窗台上一撂,卷了边的,封皮上都有裂纹,画面全是花花绿绿的美女侠客。一双黑乎乎的手从窗口上伸进来,在日光灯下吧嗒吧嗒翻了一阵儿,管
理员从翻书的节奏都可以感觉到人的表情。(4)“怎么,你还想看《二十四史》不成,给你看得懂吗?”手把书往旁边一推,笑嘻嘻地说,“再拿
一些吧,上班时翻着玩。”这些管理员也不是一般人,不是哪个科长的七大姑八大姨,也会是厂领导的老婆、干女儿之类。你看她们一个个细皮嫩肉
,粉嘟嘟水灵灵的,哪耐得住黑手这番折腾:“哎你到底借不借?不借就算。”(5)想想这些二十年前天天发生的事,转头已经是过眼云烟了。如
今人去楼空,书卖光了,图书馆两层楼窗口的钢筋已经全被人夜里扒光卖破烂了。从黑洞洞的窗口往里看,蜘蛛网被风一吹擦得人脸上痒痒的。两个
借书的窗口还在,玻璃被孩子们打烂了,窗口上方贴着收款处之类字样的白纸,应该是后来又当作卖纱卖布的办公室。如今纱厂也倒了,布厂也被内
地老板收购了,于是最后一批人也撤走了,只剩下坚固的防盗门,生锈的防盗锁,拆,拆不掉;扒,扒不动。(6)在书摊上,你经常可以看到从这
些图书馆流出来的书。如果有大批书是从一些单位图书馆流出来,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个企业倒闭了。破产后的企业人都不知到哪里去活命,
谁还怜惜这些书呢?卖吧,该卖的都卖吧,有人疼惜,有人无奈,有人咬牙切齿。到了这时,书的命运等同于秦淮河上浪迹的歌女,任人凌辱,任人
玩弄。(7)书的命,人的命,一本书被撕光扯净,一把火烧掉算立刻玩完。如果偶或留几张残片,五十年后,地摊老板会扯着嗓子给你讲:看看吧
,五十年前的书,有收藏价值,现在哪有这样好的书啊!(8)书的命与国家的命、单位的命、人的命紧密相连。国亡书亡,单位亡书亡,人亡书亡
。公元前47年,恺撒一把大火不是烧光了亚历山大图书馆的七十万卷图书吗?其中有许多手稿,或许有柏拉图的手稿,亚里士多德的手稿——焚书
的时代就是黑暗时代。(9)有时候,书的命运是和读书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读书人在,会时不时拿起这书摸一摸,那书读一读;有时候想起来
一本书,就翻箱倒柜,书摆了一地,连插脚的地方都没有,连孩子进来都会说:哇,这么多书。(10)一旦读书人死了,他的儿子或孙子根本不读
书,再多的书也失去了意义。他儿子兴许会说:我爸咋买这么多书,看这些破书有什么用,一辈子连个官都当不上!也或者读书人老了,眼花了,守
着大堆的书看不成,儿子、孙子又不读书,不卖咋办?写到这里,我的脑子里突然闪现这样一句话——你写出来的东西,标志着你的恐惧。(11)
是啊,最害怕书毁人亡。(12)一本书,千万别往收书人手中送。我曾见过那种血腥的场面,一所巨大的图书室,瞬间就被收书人扫荡得一无所有
。两元一斤,挑出来的书三元一斤,可以吧?处理图书的人,原以为这近万册图书至少能卖上万把元钱,面对这惨无人道的收书人只得作罢。(13
)两千元吧,这么多书两千元不贵吧。(14)一千五百元,爱卖不卖,不卖我走了。(15)这些收书人真正懂得书的价值,书的命运,书的品位
。他们会分门别类把书挑选出来,哪些书什么人会喜欢,他们揣测得一清二楚。买书人买的是个侥幸,收书人卖的是个眼力。(16)世界上有三个
时代,让书流通的时代,让书拉动GDP的时代和让书毁灭的时代……这三个时代交替出现,不会有太多的规律性,更无所谓哪个是悲剧,哪个是喜
剧。(选自2018年5期《朔方》)8.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叙事线索。9.请赏析第(3)段画横线语句。10.文章第(8)段写公元
前47年恺撒烧书的事有何作用?11.请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深层意蕴。评卷人得分三、文言文阅读(题型注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
题。养狸述(唐)舒元舆野禽兽可驯养而有裨于人者,吾得之于狸。狸之性,憎鼠而喜爱①。其体趫②,其文班。予爱其能息鼠窃,近乎正且勇。尝
观虞人(掌管山泽的官吏)有生致者,因得请归,致新昌里客舍。舍之初未为某居时,曾为富商家廪,墉堵地面,甚足鼠窍,日有鼠络绎然。某既居
,果遭其暴耗。常白日为群,虽敲拍叱吓,略不畏忌。或暂黾侻跧③缩,须臾复来,日数十度。其穿巾孔箱之患,继晷而有。昼或出游,及归,其什
器服物,悉已破碎,若夜时长留釭④续晨,与役夫更吻驱呵,甚累神抱。有时或釭死而睫交,黑暗中又遭其缘榻过面,泊泊上下,则不可奈何。或知
之,借椟以收拾衣服,未顷,则椟又孔矣。予心深闷,当其意欲掘地诛剪,始二三十日间,未果。颇患之,若抱痒疾。自获此狸,尝阖关实窦,纵于
室中,潜伺之。见轩首引鼻,似有鼠气,则凝蹲不动。斯须,果有鼠数十辈接尾而出,狸忽跃起,张爪呀牙,划泄怒声,鼠党帖伏不敢窜,狸遂搏击
,瞬视间,群鼠肝脑涂地。迨夜始背釭潜窥室内洒然予以是益宝狸矣常自驯饲之到今仅半年矣狸不复杀鼠鼠不复出穴。向之韫椟服物,皆纵横抛掷
,无所损坏。噫!微狸,鼠不独耗吾物,亦将咬啮吾身矣。是以知吾得高枕坦卧,绝疮痛之忧,皆斯狸之功。异乎!鼠本统乎阴虫,其用合昼伏夕动
,常怯怕人者也。向之暴耗,非有大胆壮力,能凌侮于人,以其人无御之之术,故得恣横若此。今人之家苟无狸之用,则红墉皓壁,固为鼠室宅矣。
甘酿鲜肥,又资鼠口腹矣,虽乏,人智其奈之何?呜呼!覆焘(天地)之间,首圆足方,窃盗圣人之教,甚于鼠者有之矣。若时不容端人,则白日之
下,故得骋于阴私。故桀朝鼠多而关龙逢斩,纣朝鼠多而比干剖,鲁国鼠多而仲尼去,楚国鼠多而屈原沉。以此推之,明小人道长而不知用君子以正
之,犹向之鼠窃而不知用狸而止遏,纵其暴横,则五行七曜,亦必反常于天矣。岂直流患于人间耶!(节选自《全唐文》)(注)①爱:隐蔽。②
趫:行动轻捷。③黾:勉强。侻:狡猾。跧,quán:蜷缩。④釭:油灯。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舍之初
未为某居时某:我B.墉堵地面堵:填堵C.与役夫更吻驱呵吻:嘴D.又资鼠口腹矣资:供给13.下列各
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有时或釭死而睫交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B.其用合昼伏夕动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C.向之韫椟服物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D.以其人无御之之术晋侯、秦伯
围郑,以其无礼于晋14.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的居所,曾经是富商家的粮仓,鼠洞极多,天天都有老鼠出入,对人毫无
畏惧。B.作者为了杜绝鼠患,曾经二三十天想不出好办法,为此事很是烦忧,患上了瘙痒病。C.作者认为如果没有狸猫的存在,凭借人力,
就是再怎么劳累也没有抵御老鼠的方法。D.作者在末段用讽喻手法指出,若不任用君子来端正小人的行为,小人就会祸害人间。15.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迨夜始背釭潜窥室内洒然予以是益宝狸矣常自驯饲之到今仅
半年矣狸不复杀鼠鼠不复出穴1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野禽兽可驯养而有裨于人者,吾得之于狸。
(2)故桀朝鼠多而关龙逢斩,纣朝鼠多而比干剖。评卷人得分四、名句名篇默写(题型注释)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
题)(1)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2)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徒以吾两人在也。________,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3)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_________。夕阳
古道无人语,_________。(《长亭送别》)(4)“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__________,________
_。”(《论语?颜渊》)(5)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杜甫《蜀相》)评卷人得分
五、诗歌鉴赏(题型注释)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养蚕词明?高启东家西家罢来往,晴日深窗风雨响。三眠蚕起食叶多,陌头桑树空枝柯
。新妇守箔女执筐,头发不梳一月忙。三姑(注)祭后今年好,满簇如云茧成早。檐前缫车急作丝,又是夏税相催时。(注):三姑,蚕神。18.
概括本诗主题。19.赏析画线两句所用的艺术手法。评卷人得分六、语言表达(题型注释)20.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生活中的现象常常
隐含着某种假设,在各类文学作品或论述类文章中也常常含有某种隐含的假设。正是这些隐含的假设,才使得所说的观点成立。请写出下面两句话成
立所隐含的假设。例: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蓬草生长在麻地里,麻是笔直生长的,蓬草不须扶持就会长得挺直。(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穷山恶水出刁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当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或表面
时就会形成静电。①___:正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就形成了正静电,负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就形成了负静电。静电的累积不可避免,严重时
会对工业、医疗等产生较大危害。②___,但我们不能笼统地认为所有的静电都是有害的。做好预防措施避免静电伤害的同时,③___,如静
电除尘、静电复印等。评卷人得分七、名著阅读(题型注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
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②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孟子》)22.材料①表现出孔子__________的精神。材料②中“恒心”的含义是__________。23.孟子的观点与孔子
有何不同?评卷人得分八、作文(题型注释)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对
此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文章。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数答案1.B【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
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然后依据字形和字义辨析字音正误。本题中,A项,奔bèn,青纱帐。C项,觍着脸。D
项,低碳,颠diān。故选B项。2.B3.B【解析】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
,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耳濡目染的意思是: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文中“钱锺书反
复申说”,并未让今人“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用耳熟能详正确。【解析】3.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分号的
用法,在单重复句中,分句不包含逗号时可以用逗号或分号分隔,包含逗号时宜用分号分隔。本题中,文中吧“观彼岸,至彼岸”正确的应为“观彼
岸;至彼岸”。故选B项。4.D【解析】4.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
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A项“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城市发展、
改善民生”语序不当,应为“推动产业升级、改善民生、促进城市发展”。B项“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句式杂糅,应为“都是利用电磁力
来实现的”或“都靠的是电磁力来实现的”。C项“但仍面临土地资源紧张、专业指导缺乏”成分残缺,应为“但仍面临土地资源紧张、专业指导缺
乏的状况”。故选D项。5.C6.D7.①学生闲暇生活以自发为主;学生闲暇生活内容缺少引导。②闲暇教育能提升人的生命境界;闲暇教
育课程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解析】5.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
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中,
A项错,文中“闲暇教育是指利用个人劳动、工作学习之外的余暇时间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可知闲暇教育不限于学校教育。B项错,文中“闲暇教
育的目的,就是让人们在学习与生活之余,能摆脱现实生活的内外压力,步入一种审美的人生本然状态”,可知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强调在学习生
活之余。D项错,说法太绝对,文中“闲暇教育也可用于指对人们合理利用闲暇时间的教育,侧重如何娱乐消遣、如何安排个人余暇时间等”,可知
原文是“也可用”“侧重”。故选C项。【解析】6.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
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本题中,D项“说明学生已经领会了闲暇教育的精髓”错,强加因果,材料二中,原
文“在安排闲暇活动时,78%的学生是没有计划的,并且对各种闲暇活动的理解水平也比较低,只是为了单纯地寻求刺激、娱乐、轻松”,可知并
未理解闲暇教育的精髓。【解析】7.本题考查对文章定向信息的整合和对定向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
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由材料二的图表数据和文字“在安排闲暇活动时,78%的学生是没有计划的,
并且对各种闲暇活动的理解水平也比较低,只是为了单纯地寻求刺激、娱乐、轻松”“69%的学生对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关注学习多于关注闲暇生
活表示不满。86%的学生表示希望学校、教师和家长能够多关注自己的闲暇生活并表示希望自己的闲暇生活质量能够提高”知学生闲暇生活以自发
为主;学生闲暇生活内容缺少引导,由材料一闲暇教育的目的和材料三的闲暇教育的内容多元化及课程的种类知闲暇教育能提升人的生命境界;闲暇
教育课程有一定的研究基础。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
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
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8.①“书”的命运为明线;②“人”“国家”“时代”的命运为暗线。9.①细节描写。“小窗口,木框子”表现了摆放大众书籍屋子的简陋;
通过“一大摞”“卷了边”“有裂纹”“吧嗒吧嗒”表现了大众阅读书籍的破烂与热情:“一撂”表现了图书管理员对普通工人的冷漠。②运用叠词
。用“绿油油”“花花绿绿”“照乎乎”等颜色和“吧嗒吧嗒”声音的词语,使描写形象。③与下文伏笔,工人读者与下文工厂、人和国家的命运紧
密相连。10.①内容上,引用恺撒烧书的事,丰富了文章内容,书事人事一体,古今中外俱同;②结构上,作为一个事例印证了“书的命与国家的
命、单位的命、人的命紧密相连”的观点;③主题上,突出“书事”其实就是“人事”,焚书的时代是最黑暗的时代。11.①交代书和时代的关系
,“让书流通的时代”是文明时代,“让书拉动GDP的时代”是商业时代,“让书毁灭的时代”是黑暗时代;②点明“书事”就是“人事”“国事
”的主题;③“三个时代”交替出现,暗示了历史的轮回,增加了文章的厚度。【解析】8.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解答本
题应先审题,题干是: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叙事线索,是要求学生梳理文章叙事的线索。线索主要有物品、人物、时间、事件、地点的转换、
人物的感情变化等,找到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者同类词语(表示时间的虽不是相同的词语却是同一类词),仔细分析,如果它能将文章零散的材
料贯穿成一个统一而紧密的整体,那么它基本就是了。有时候文章里有双线索,即明暗两条线索。然后通读全文,文章以“那年书事”为题,文中多
次提到“书的命运”并贯穿文章始终,故明线为书”的命运。再从文中写到“书的命,人的命”“书的命与国家的命、单位的命、人的命紧密相连。
国亡书亡,单位亡书亡,人亡书亡”“世界上有三个时代,让书流通的时代,让书拉动GDP的时代和让书毁灭的时代”,可知“人”“国家”“时
代”的命运为暗线。【解析】9.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该类型题是对语言的表达技巧、修辞、写作手法及其效果的分析。解答
本题应先审题,题干要求赏析第(3)段画横线语句。然后在文中找到画线句子进行分析,“而面向大众开放的只有两个小窗口,木框子,绿油油。
借书的工人一来,图书管理员把一大摞书往窗台上一撂,卷了边的,封皮上都有裂纹,画面全是花花绿绿的美女侠客。一双黑乎乎的手从窗口上伸进
来,在日光灯下吧嗒吧嗒翻了一阵儿,管理员从翻书的节奏都可以感觉到人的表情。”,这句话的意思是面向大众开放的书工人借书场景描写。首先
运用了细节描写,从“小窗口,木框子”表现了摆放大众书籍屋子的简陋;通过“一大摞”“卷了边”“有裂纹”“吧嗒吧嗒”表现了大众阅读书籍
的破烂与热情;“一撂”表现了图书管理员对普通工人的冷漠。其次运用叠词,如“绿油油”“花花绿绿”“照乎乎”等颜色和“吧嗒吧嗒”声音的
词语。最后这画线句重点写工人借书,为下文伏笔,工人读者与下文工厂、人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
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文章第(8)段写公元前47年恺撒烧书的事有何作用”,然后到第(8)段找出相关内容
,看内容上写了什么,然后再从结构上看有无承接上文、引出下文的作用。另外,这类插入的段落,往往能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加文章的文学性和趣
味性。本题中,其作用可以从内容、结构与主题三方面考虑。内容上,引用恺撒烧书的事,使文章内容丰富,书事与人事是一体,古今中外是相同的
;结构上,作为一个事例印证了首句“书的命与国家的命、单位的命、人的命紧密相连”的观点;主题上,可从划线句子本身来分析,突出“书事”
其实就是“人事”,焚书的时代是最黑暗的时代。【解析】11.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题目要求分析最后一段的深层意蕴。意
蕴包括的思想意蕴和情感意蕴。思想意蕴重在理解文本的思想性、认识性。情感意蕴重在理解作者的倾向性,即作者的情感态度、喜怒褒贬。本题先
要到文中找到最后一段,即“世界上有三个时代,让书流通的时代,让书拉动GDP的时代和让书毁灭的时代……这三个时代交替出现,不会有太多
的规律性,更无所谓哪个是悲剧,哪个是喜剧。”,这个句子是文章的结尾段(句),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联系上文理解这一段的内容,分析句中
“这三个时代”指什么,这三个时代即“让书流通的时代,让书拉动GDP的时代和让书毁灭的时代”;然后结合主题分析,结合“书的命与国家的
命、单位的命、人的命紧密相连”等语句,突出主题“书事”就是“人事”“国事”;“这三个时代交替出现,不会有太多的规律性,更无所谓哪个
是悲剧,哪个是喜剧”是作者对历史现象的客观评价,传达出作者认知的客观性,同时增强了文章的厚重感。考生结合这些内容从表层义、引申义和
深层义三方面进行分析画线句子的丰富意蕴即可。解答句段作用这类题目首先要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这是首先
要考虑的。然后把握句段的基本内容,这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接着就要抓住句段与上下文的联系,这是答题的关键,最后还要把握常见的答题模式
。内容上,写了什么(强调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进一步写出了什么(题旨或作者意图)。结构上,要根据位置思考,开头段的作用,一是看
与标题的关系,即点题,照应标题,二是看与下文的关系,引起下文,如为下文写……做铺垫(张本,埋下伏笔),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
照应下文……。中间段的作用,一般从承上启下的角度分析,结尾段主要考查与上文和标题的关联。结尾的作用,呼应前文,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
志等。12.B13.D14.B15.迨夜始背釭潜窥/室内洒然/予以是益宝狸矣/常自驯
饲之/到今仅半年矣/狸不复杀鼠/鼠不复出穴16.(1)野生的鸟兽可以驯养而对人有益,我从猫
那里得到这个道理(认识)。(2)所以桀朝鼠辈(小人)多而使关龙逢被斩,纣朝鼠辈(小人)多而使比干被剖心。【解析】12.本题考查理解
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可以根据实词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本题中
,B项,堵,墙。故选B项。【解析】13.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
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这是考查虚词的用法,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本
题中,D项,连词,因为。A项,表并列/表修饰;B项,代词,它的/语气助词;C项,结构助词,的/取独。故选D项。【解析】14.本题考
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
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患上了瘙痒病”错,原文是“若抱痒疾”,不是既成事实。故选B项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
、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本题中,这句话的意思是:等到夜晚再遮掉灯
光查看,室内清清净净,我因为这更加珍视猫了。经常自己驯养它们,到现在只有半年,猫不再抓老鼠,老鼠不再出洞了。“矣”句尾标志词,故两
个“矣”后断;两个“鼠”一个做宾语,一个做主语,故中间断开;“室内洒然”与前后两句的主语不一致,故在“室”前与“然”后断;“常自驯
饲之”与“到今仅半年矣”主语不一致,故中间应断开。【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
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
译。关键处有,第(1)句,“于人”“于狸”是介词结构后置;“裨”,有益;“之”代道理。第(2)句,“鼠”,鼠辈;“斩”“剖”是被动
用法。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
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
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
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参考译文:野生的鸟兽可以驯养而对人有益,我从猫那里
得到这个道理,猫的性格,憎恶老鼠喜欢隐蔽。它的身体矫捷、纹路斑驳,我喜欢他能平息老鼠的盗窃,这种特性近似于正义和勇猛。曾经看见有掌
管山泽的官吏生擒的野猫,请求他给了我就带回家了,来到新昌里(地名)的客舍居住。那房屋当初没有成为我的居室时,曾经是个富庶人家的粮仓
,墙壁地面,很多鼠洞,天天都有老鼠频繁出入。我住进来后,果然遭到严重的消耗。(老鼠)常常白天成群,虽然敲打拍击呵斥吓唬,一点也不畏
惧。有的勉强狡猾地蜷缩起来,一会儿又回来了,一天几十次。弄破衣物咬穿箱子的祸患,时刻都有。(我)白天有时时出门,等到回来,杂物器皿
衣服,全都破碎,如果夜晚一直留着灯点到早晨,和仆役轮流用嘴驱赶呵斥,身心疲累。有时灯灭了眼睛闭合,黑暗中又会遭受(老鼠)在床沿和脸
上跑过,上上下下都是啵啵的声响,就是无可奈何。即使知道,借来柜子装起衣服,不久,柜子又被咬穿了。我心里非常烦闷,如此情况真想挖地将
它们杀灭剪除,最初二三十天,没有下定决心。很是为这事烦心,如同患上瘙痒的疾病。自从得到了这只猫,曾经关闭大门填埋空洞,放它在房里,
躲在一旁等着。见那猫昂着头伸着鼻子,似乎闻到了老鼠的味道,就凝神蹲着不动。一会儿,果然有几十只老鼠一个跟着一个地出来了,猫猛地跃起
,张开爪子露出牙齿,发出撕裂般的愤怒的吼声,老鼠们驯服地趴那不敢乱窜,猫便出击,一瞬间,所有的老鼠肝脑涂地。等到夜晚再遮掉灯光查看
,室内清清净净,我因为这更加珍视猫了。经常自己驯养它们,到现在只有半年,猫不再抓老鼠,老鼠不再出洞了。原来藏在柜子里的衣物,都随便
放置,没有被损坏的。啊!没有猫的话,老鼠不仅损坏我的物品,也咬噬我的身啊。这样我才知道能高枕无忧舒坦地睡觉,杜绝如同生疮破口的担心
,都是这只猫的功劳啊。奇怪啊!老鼠本来是属于阴暗的动物,它的行止应该是白天潜藏晚上行动,时时都是怕人的啊。原先那被严重骚扰时,不是
胆大强壮的老鼠,也会欺凌侮辱到人的头上来,那是因为人没有抵御它们的办法,所以能够放肆横行如此。现今的人家如果没有猫的存在,就算红墙
白壁,终究成为老鼠的家园啊。美酒佳肴,也供给了老鼠的口腹的,就是再劳累,凭人又怎么奈何得了呢?呜呼!天地之间,圆头方脚的人啊,泯灭
圣贤的教诲,比鼠类更甚的大有人在啊,如果时代不容行为端正之人,那么青天白日之下,阴谋和私欲就得以放任。所以桀朝鼠辈多而至使关龙逢被
斩,纣朝鼠辈多而至使比干被剖胸取心而死,鲁国鼠多而至使孔子离去,楚国鼠辈多而至使屈原自溺汨罗江。按这推理,为小人铺道指路而不用君子
来端正方向的,就如同前面老鼠盗窃时却不知道用猫遏止,放纵它们横行和暴戾,那么日月五行的运行,都必然会和本来的逆转,岂只是仅仅祸害人
间啊!17.(1)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2)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3)淡烟暮霭相遮蔽禾黍秋风听马嘶(4)不如乡
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5)三顾频烦天下计长使英雄泪满襟【解析】17.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
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
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重点字有:眉、巅、摧、俱、霭、黍、嘶、恶、频烦、襟。18.写蚕民的辛勤劳作;官府催税的急迫。19.“
睛日”句运用比喻,以“风雨响”摹写蚕食桑叶时的密集声音。以空枝柯衬托出三眠蚕食叶之多以及蚕事之忙碌。【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
诗歌主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
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本题中,“东家西家罢来往”描绘了江南
蚕农的民俗风情。古时吴地风俗,四月为蚕忌,期间,家家闭户养蚕,邻里亲朋皆不串门。养蚕期间妇女们忙得“头发不梳”,写出了蚕民的辛勤劳
作,但这种忙碌艰辛苦楚就因为是农忙季节吗?诗人回答是“又是夏税相催时”。回答非常巧妙,画龙点睛,作者赞赏、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不满繁杂的苛捐杂税不言而喻。【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掌握常用的表达技巧,首先明确诗中使
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手法的。最后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本题中,“晴日深窗风雨响”的意思是,晴天
里,蚕食桑叶的声音如同风雨敲打窗户,运用了比喻,摹写蚕食桑叶时的密集声音,也写出了养蚕人辛苦把蚕养得很好;“陌头桑树空枝柯”的意思
是养蚕人将陌头桑树的叶子都采摘没了只剩下空空的树枝,照应前一句“三眠蚕起食叶多”,也写衬托出了养蚕人的忙碌。20.(1)自己不想
要的,也是别人不想要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2)生存环境恶劣,人们就会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择手段,穷山恶水中就会出现刁民。【解析】
20.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写出下面两句话成立所隐含的假设”,这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首先审题,“生活中的现象常常隐含着某种假
设,在各类文学作品或论述类文章中也常常含有某种隐含的假设。正是这些隐含的假设,才使得所说的观点成立”,这是题干的说明,然后分析例句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设题者给出的分析是“蓬草生长在麻地里,麻是笔直生长的,蓬草不须扶持就会长得挺直”,这是在理解这句话意思的
基础上解说为什么蓬草生长在麻地里不需要扶持就会长得挺直。由此发现,考生需要先理解所给句子的意思,然后思考会这样的原因,最后再进行拟
写。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加给别人”,分析原因,因为你自己不想要的,可能也是别人不想要的,所以
不要强加给别人;如“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话意思是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的地方往往会出现狡猾的百姓,分析原因,因为穷山恶水的生存环境,生
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受到严重限制,而每个人求生的本能逼迫人用尽各种不同的手段活下去,其中当然包含一些恶毒的手段,这样长久的实践就会出现
刁民。21.①静电分为正静电和负静电②尽管静电存在上述危害③也可以利用静电造福人类【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后通读整段文本,抓关键词语,注意上下句的衔接,话题的统一等。本题中,第①处抓上句的“静电”和
下句的“形成了正静电”“形成了负静电”;第②处抓“危害”和后文的“但”,知道是对上文的总结;第③处抓后文的“静电除尘、静电复印”
,知是静电的造福人类。22.①安贫乐道②坚定的仁义之心23.①孔子认为能否坚守道义与贫富无关,坚守道义是一种主观精神。②孟子
肯定了士这一阶层在坚守道义上的杰出表现,但认为对于平民而言,如果没有物质财富作客观保障,是很难做到坚守道义的。【解析】22.本题考
查学生对材料的对比阅读、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解答此类题目,要疏通文本的大致含义,结合题干要求抓中心句
段,再结合作者的观点,做出概括归纳。材料一中由“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知孔子坚守道义与贫富无关,坚守道义是一种主观精神,更加注
重“我”的主观感受。材料二中由“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知,孟子肯定了士这一阶层在坚守道义上的杰出表现;由“若民,则无恒产,因
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知,孟子认为对于平民而言,如果没有物质财富作客观保障,是很难做到坚守道义的,故治理国家,为政
的道理,要有坚定的仁义之心。24.有趣的灵魂,永久的魅力有人说,初识一个人,第一印象完全取决于外貌。两个互不相识的人初次见面,漂亮
的外在,是吸引别人关注的第一要素。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个人是否能从陌生人发展成熟人,再变成朋友或者恋人,外在就不是先决条件了。而有
趣的灵魂,才是持续的吸引力。有趣的灵魂,最是难能可贵。与一个有趣的人聊天,总是充满乐趣,笑容满面。不用担心彼此没话可说,更不用担心
在一起时无聊至极。有趣的灵魂,总是自由而又让人向往。机械枯燥的生活,总是会让人失去初心,变得暗淡无光,变得失去自己。而有趣的灵魂,
总是如莲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保持真我,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在浑浑噩噩的现实世界中,拥有一个有趣的灵魂,可以称之为混沌浑浊中的一
股清流。面对不那么顺心如意的现实生活,有人因此失去了自己的棱角,丧失了最后一丁点脾气,没有了自己的爱好。于是,我们周边开始充斥着越
来越多没趣的人,当人现实到可怕的程度,生活也就只剩下了苟且。我们所说的诗和远方,大抵只有有趣的灵魂才会去追寻。因为人们一旦向现实生
活的残酷低头,就失去了憧憬美好和不放弃追求的初心。能够笑看人生,在没趣的世界中保持有趣的灵魂的人,总是寥寥无几,难能可贵。人和人最
大的区别,不是外表而是内在。长得好看的人总是漂亮得很相似,而有趣的灵魂,却总是独一无二、万里挑一。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永远都不是
外表,而是内在。一个心灵丑恶的人,长得再漂亮,嘴脸也是招人烦;而一个外表不怎么符合主流审美的人,如若心灵足够慈善,也会散发出由内而
外的真正的美感。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特别丑的人,只要稍微拾掇一下,长相上并无太大差异。所以,真正能让一个人脱颖而出、与众不同的,不
是千篇一律的外在,而是万里挑一的内在。一个人最好的修为,莫过于永葆一个有趣的灵魂。无论何时,即使被生活折磨,被他人欺骗,也不同流合
污,依然保持真我和对生活的希望。得过且过、凑合过的人,总是说生活不过是日复一日的重复;但是,有趣的灵魂,却总是努力成为自己想要成为
的人,过自己想要过的生活。你总是羡慕别人很有趣,欣赏有趣的灵魂,但就是不去改变现状。其实,归根结底,相比有趣的灵魂,常人最稀缺的就
是不向现实妥协的勇气。一辈子很长,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找个有趣的人过一辈子,一起过有趣的生活,是最有意思的日子。一辈子很长,要和有
趣的人在一起过才不会没意思;一辈子也很短,所以每一天都需要活得痛快和尽兴。如果酝酿了很久,想要做一件事情,但是惧怕身边人的多言,那
大可不必在意。其实,生活还是自己的,别人怎么说,终究也无法左右你。不要害怕和别人不一样,世界上有很多路可以走,大多数人走的路,不一
定就适合你。保持有趣的灵魂,就是从不违心地附和和遵从。所谓的惯例和多数人的选择,不过是他们自己的。有趣的灵魂,才不会盲目地遵从。如
果心里有不一样的说法,就勇敢地说出来。脑子里有有趣的想法,也大胆地提出来。其实,有趣的灵魂并不少,只是问题在于太多有趣的灵魂,都永
远被禁锢在心底。而少数敢于直抒胸臆,活出真我的人,才释放了内在有趣的灵魂。战战兢兢了一辈子,谨小慎微、谨言慎行,说到底都是自我囚禁
。如果世界多一份真诚,多一份勇敢表达的勇气,那有趣的灵魂,是不是就没那么少?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但是有趣的灵魂,却总是万里挑一。
真正成熟的人,总是能洞见到一个人最珍贵和独特之处所在,那就是有趣的灵魂。找一个有趣的人,过完有趣的一生,才是最有意思的生活。不要忙
忙碌碌了一辈子,却最终无聊空虚到一无所有。【解析】23.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任务很明确,“有人说: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要说出对这句话的看法,首先对这句话进行分析,抓住关键词语“好看的皮
囊”“有趣的灵魂”与“千篇一律”“万里挑一”形成对比,“好看的皮囊”是外表,“有趣的灵魂”是心灵,材料中的观点重在心灵美。写作时可
以写单方面的,歌颂外表美,歌颂心灵美,也可以辩证地写双方面的。文体适合写成议论文、散文。可用素材:名言警句1.外貌美只能取悦一时,
内心美方能经久不衰.——德歌德2.与其修饰面容,不如修正心灵3.山美不在高,而在景物;人美不在貌,而在思想4.生命短促,只有美
德能将留传到辽远的后世.——英莎士比亚5.玫瑰是美的,不过我们认为,使它更美的是它包含的香味.——英莎士比亚6.人的外表的
优美和纯洁,应是内心的优美和纯洁的表现.——前苏别林斯基7.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着和发式,而在于他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人没
有内心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前苏奥斯特洛夫斯基人物素材:西施、貂婵、王昭君、杨贵妃,以其美艳绝伦,被誉为中国古代的
四大美女而流传千古。中国古代也有许多丑女,虽然相貌丑陋,但品德高洁,同样值得人们敬仰。相对四大美女,有四大丑女:一是远古的嫫毋。相
传,嫫毋形同夜,丑陋无比,被看成四大丑女之首。而嫫毋的德行,则是当时女人们的楷模。诗人屈原曾给予嫫毋极高的评价:“妒佳冶之芬芳,
嫫毋姣而自好”。嫫毋的智慧也非比寻常,她这些优良的内在素质,我们的始祖---黄帝也很是赞赏,并娶了嫫毋作为自己的妻子。嫫毋果然不负黄帝厚望,除对其他女人实施德化,又协助黄帝击败了炎帝,杀死了蚩尤。二是战国时的钟离春。她是齐国无盐县人,丑到何种程度?书载她额头、双眼均下凹,上下比例失调,肚皮长大,鼻孔向上翻翘,脖子上长了一个比男人还要大的喉结,头颅硕大,又没有几根头发,皮肤黑得像漆。钟离春虽然长了一副让人吃惊的模样,但她志向远大。当时执政的齐宣王,政治腐败,国事昏暗,而且性情暴躁,喜欢听吹捧,谁要是说了他的坏话,就会有灾祸降到头上。但钟离春为拯救国民,冒着杀头的危险,赶到国都,齐宣王见到了钟离春,还认为是怪物来临。当钟离春一条一条的陈述了齐宣王的劣迹,并指出如再不悬崖勒马,将会城破国亡。齐宣王大为感动,把钟离春看成是自己的一面宝镜。这个身边美女如云的国王,竟把钟离春立为王后。三是东汉时的孟光。据史书记:孟光又黑又肥,模样粗俗。力气之大,能把将军、武士操练功夫的石锁轻易举起,被看成是无法管束的蛮婆。加上她又极丑,家里人作了嫁不出去的准备。可仍有媒人替孟光与一丑男搭桥,孟光开口道:“我只嫁给梁鸿,其他任何人都不嫁!”梁鸿是当时的大名士,文章过人,儒雅倜傥,堂堂的美男子,传说当时不少美女为他得了单思病。因此孟光对媒人说话,一时被国人传为笑料。但梁鸿看中孟光的品行,毅然娶了孟光为妻。后来,梁鸿落魄到吴地当佣工,孟光毫无怨言地随同前往。梁鸿每次劳作回家,孟光都是把食具举至眉平,再恭恭敬敬地递给梁鸿,二人相亲相爱,白头偕老。后世人说的“举案齐眉”就是由孟光而来的。四是阮女。传说许允与阮女结婚那晚,一见她模样吓得要跑。阮女一把拉住许允,许允一边挣扎一边说:“女人有四德,你占了几条?”阮女回答:“我只是没有漂亮的容貌,读书人应有的百行,你又占了几条?”许允说:“我百行都有。”阮女回答说:“据我所知,百行以德行第一,你只喜欢女人漂亮的面孔,不喜欢女人的德行,怎能说条条都占呢?”许允无言以对,感到阮女见识不浅,共同生活了一段时期,许允又深感阮女品行非一般女人所及,二人相亲相爱,美美满满的过了一生。可用结构:首段提出中心论点:有趣的灵魂,才是持续的吸引力。分论点:1、有趣的灵魂,最是难能可贵2、人和人最大的区别,不是外表而是内在3、一辈子很长,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结尾重申论点。…………○…………内…………○…………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外…………○…………装…………○…………订…………○…………线…………○…………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3页共4页◎第4页共4页答案第2页,总2页第1页共2页◎第2页共2页答案第1页,总1页
献花(0)
+1
(本文系温顺的灰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