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猕猴桃采收后,各项管理工作要有序进行

 栖霞资深果农 2019-11-17


猕猴桃果实采收后至落叶前还有很长一段时期,此时是常被人们忽视的一个重要时期,采果后的树体管理,直接影响着树体养分的贮藏、枝芽的成熟、树体的抗寒性、来年病虫害的发生程度以及根系生长发育等各个方面。因此,在果园的管理上应改变观念,以科学态度重视采果后的田间管理。

猕猴桃采摘期要防软腐病

软腐病又称熟腐,是猕猴桃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成熟期和贮藏期的果实,造成挂果期落果和贮藏期大规模腐烂,同时引起枝蔓与叶片枯死。

农业防治 彻底清园,清扫落叶落果,剪除病枝,消灭病菌载体;加强果园管理,重施基肥,增强树势;减少园地荫蔽,改善通风及光照条件;幼果套袋;采收、运输中避免果实碰伤;低温贮藏。

化学防治 春季萌芽前结合其他病害一起防治,喷施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谢花后2周至果实膨大期喷施8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敌菌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防治。

猕猴桃采收期落叶 防好病虫是关键

病虫害是造成猕猴桃早期落叶的主要原因之一,务必要做好果园的防病治虫工作。 

防病 主要是早期落叶病,早期落叶病是由黑斑病、褐斑病、轮纹叶斑病、灰斑病等病害引起。所以,采果后要及时进行防治,常用农药有:托布津、速克灵、代森锰锌、多菌灵、甲霜锰锌等杀菌剂。

防虫 主要预防介壳虫、蛾类螟虫等虫害,9月上旬,介壳虫处于旺盛孵化期,可用硬毛刷或细钢丝刷刷除寄主枝干上的虫体。防治方法: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500倍液,2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混合后喷雾2次,每隔7~10天喷雾1次。

猕猴桃采果后要注意树体伤口保护

秋季是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病菌侵入的潜伏期,作好树体保护与病害防治尤为重要。所以,要严把采果后、落叶后、修剪后3个伤口侵入关。

采果后喷药 采果后要重点防治细菌性溃疡病、褐斑病,防止叶片褪绿早衰,促进果柄伤口愈合,延长叶片同化养分功能时间。①树上叶面喷药。用碧护15000倍液+稀土微肥300倍液,或0.3%磷酸二氢钾溶液+20%噻菌酮600倍液对叶片、枝干等部位喷雾防治;②树体枝干涂药。用碧护5000倍液+稀土微肥100倍液+20%噻菌酮300倍液,或33%喹啉铜500倍液对果树主干及较粗的枝蔓进行涂药防治,特别是枝干交叉处与枝干背部等部位要仔细涂抹药剂,防止细菌性溃疡病从树体裂缝及伤口侵入。

落叶后喷药 选用46.1%可杀得叁仟1000倍液等铜制剂,或65%施纳宁200倍液,或20%叶枯唑600倍液等细菌性杀菌剂对枝干喷雾,封闭叶痕伤口。

修剪后喷药 结合清园,用石硫合剂或33%喹啉铜300倍液,或47%加瑞农300倍液,或46.1%可杀得叁仟1000倍液,或65%施纳宁200倍液等药剂对枝干淋洗式喷雾,还可结合清园加杀蚧剂、杀虫剂消灭越冬虫害。休眠期喷药最好加上有机硅渗透剂,提高杀菌效果,每次喷药时最好只选用一种杀菌剂,药剂可交替使用,避免抗药性产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