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值猕猴桃果实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长期阴雨天气不利于猕猴桃生长,易引起早期落叶、果实品质下降,同时也是灰霉病菌侵染的高峰期。应对恶劣天气对猕猴桃的影响,抓紧加强果园管理及时排涝,抓紧防治灰霉病。 发生原因:灰霉病受气象条件和果园环境的影响较大,高温潮湿是发病的主要条件,每年从7月初,病菌开始活动侵染。到7月中旬,降雨多加之高温,更易蔓延。进入8月份秋季降雨增加,发病更加严重。病害症状:叶片受害后,叶背面产生的灰色霉层上有白色小点,随时间延长,形成轮纹状病斑,病斑扩大,严重时叶片脱落。霉层上孢子也随之落到果实上引起果实浸染。果实受害后,表面形成灰褐色菌丝和孢子,后形成黑色菌核,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 防治方法:1、及时排水。猕猴桃耐涝性较差,一般果园积水3—4天会造成40%左右植株死亡。连阴雨时低洼果园特别要做好排水工作,可采用开排水沟或人工抽水的办法及时排水。 2、通风透光。避免密植,树冠密度以阳光投射到地面空隙为筛孔状为佳,透光率要求达到20-30%。 3、防止枝梢徒长。对过旺的枝蔓及时夏剪,适当的疏去病虫枝、过密枝、并生枝。 4、药剂防治。1)采前防治。花前开始喷杀菌剂,如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均可。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夏剪后,喷保护性杀菌剂或生物制剂。 2)采后防治。采前一周喷1次杀菌剂。采果时应避免和减少果实受伤,避免阴雨天和露水未干时采果。去除病果,防止二次侵染。入库后,适当延长预冷时间。努力降低果实湿度,再进行包装贮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