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证方在临床上的运用 易巨荪 来源:《广州近代老中医医案医话选编》 一、大柴胡汤证: (一)内兄梁某,有一姨甥女,患伤寒,往来寒热,心 下急,呕不止,大便不通,得病五六日,转而潮热。惟发热 之前,微有恶寒状,谵语。延余诊视,与大柴胡二剂而愈。 (二)李某之母,戊子四月患伤寒,午后微恶寒,旋发 热,热甚则澹语,口苦渴,心下急,作呕,大便不通。某医 拟承气汤,未敢服,商于余。余曰:此病在少阳之枢,与阳 明潮热谵语,不恶寒,反恶热,胃家实不同,承气汤非所 宜。以大柴胡汤下之,一服即愈。 二、小柴胡汤证: 粱某,于辛卯三月,患寒热往来,头痛,口苦渴,微有 咳,服小柴胡汤诸症已退,惟六七日不大便,复见头痛,日 晡时有潮热。延余诊,拟小柴胡加芒硝一服,其痛若失。 三、柴胡转承气证: 南海洲村李母,癸巳七月,患伤寒少阳病,往来寒热, 心胸满,喜呕,不能转侧,口苦渴。延余诊,以小柴胡一 剂,大柴胡一剂,病已减去七八。适余有事出省,余再往诊, 病已由少阳转阳明,潮热,腹满痛,汗出,微有谵语,初服 小承气汤一剂不愈,再服大承气汤一剂而愈。 散人注:方剂可在百度查阅。 |
|
来自: 金坛区 > 《三阳三阴病上病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