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见”与“看到”的差别

 杏坛归客 2019-11-18
摘要:文章认为,“看见”和“看到”都是给无终结点的动词“看”一个终结点,但“看到”强调的是动作的终结本身,而“看见”更多牵涉动作终结带来的结果,它们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文章结合共时和历时考察,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差异,并进一步从认知角度分析了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看见;看到;认知阐释
0 引言
0.1 问题的提出
“看”是现代汉语中高频使用的视觉动词,由它构成的词或结构很多,“看见”和“看到”是其中为最常用的两个。它们之间拥有相同的语素“看”,传统上认为“见”和“到”都是表示结果的补充成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看见”的解释就是“看到”。这样的解释会使人觉得“看见”与“看到”是等义的,它们的用法完全相同,但事实并非如此。“看见”“看到”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互换,例如:
(1)a.幽幽昏黄的路灯下,可以看到小区里一个人工雕塑喷泉。
b.幽幽昏黄的路灯下,可以看见小区里一个人工雕塑喷泉。
(2)a.我走出他的办公室,看见他竟从老板椅上站起来目送我离去。
b.我走出他的办公室,看到他竟从老板椅上站起来目送我离去。
这些句子替换后,句义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可见,《现代汉语词典》用“看到”来解释“看见”是有依据的。但是,并非任何情况下两者都可互换,例如:
(3)a.人推开临湖的窗,正看见一片清凉的水。
b.?人推开临湖的窗,正看到一片清凉的水。
(4)a.我站在窗前,竟然看到你住的地方。
b.*我站在窗前,竟然看见你住的地方。
(5)a.当她确实看到我还是医院里长得最大、最胖的小孩时,才认为生我还值得。(当代\读者(合订本))
b.*当她确实看见我还是医院里长得最大、最胖的小孩时,才认为生我还值得。
(6)a.这时地位卑弱的周天子看到分晋已是既成事实,也就顺水推舟……
b.*这时地位卑弱的周天子看见分晋已是既成事实,也就顺水推舟……
这些不能互换的例子说明,“看见”与“看到”并不完全相同。
0.2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此前对“看见”“看到”的研究多是单一个案研究,且多集中于“见”和“到”语法化方面,如张秀松(2006)、玄玥(2010)、仝国斌(2006)、曾海清(2009)等。现有研究对二者差别的挖掘还不够深入,对它们在句中的表现考察不足,也没有对它们在使用中存在的诸多差异作出应有的解释。

* 本文是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D058)、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1253b005)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3M53106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感谢《语文研究》匿名审稿专家给本文提出的修改建议。

1 自主性与预期性
“看见”与“看到”能够互换的情况只发生在“看”取“视觉”义的情况下,如前文的例(1)和例(2),此时的“看见”和“看到”都属于“行域”范畴,它们的区别就在于“看到”词义中更多蕴含说话人的“预期性”,而“看见”则往往不体现预期之义。我们这里谈到的“主观性”是指说话人态度的一个方面——预期,而不是动词的“自主性”。“看见”与“看到”都是非自主动词,都不能独立出现在祈使句中,但“自主”“不自主”都是针对动词而言的,指向句中的主语,指的是动作发出者是否有意识控制动作行为。“看见”与“看到”的差别不在于动作发出者,即主语是否有意识,而在于说话人对“影像的获得”这种情况是否有预期。“看到”能够体现说话人的预期,而“看见”则不表现目的性,对于说话人而言不具有预期性。
“看见”和“看到”在句子中的许多差异都与这种“预期性”有关。
1.1 与意愿动词、预期副词的共现
由于“看到”带有预期性,所以它更易于与表示意愿或预期的动词、副词共现,如“如愿”“期待”“最终”等,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没有这些词与“看见”共现的用例。
1.2 与时间成分的共现
在视觉方面,“看见”和“看到”都表示一个动作的完成,但侧重不同。“看见”是客观外界刺激进入我们视觉感知系统之后所产生的知觉,它强调的仍然是一种知觉。“看到”多表预期目的的实现,因而动作终结意味更强,更加强调动作的“终止”因此,“看见”可以同表现在时的时间副词“正”共现,而“看到”不能;“看见”可以同表频率的副词“总”共现,而“看到”不能。
1.3语义差别
由于“看到”体现了预期的实现,因此具有强烈的结果义,而“看见”往往不体现说话人的预期,更注重客观感知的获得更加强调结果的语境中,人们往往会使用“看到”,比如在寻物启事中往往会使用“看到”而不使用“看见”。
2 行域与知域
以上考察都是在“看”的“视觉”义下进行的,这种情况下的“看见”和“看到”都表示一种视觉行为,属于“行域”范畴。与“看见”不同,“看到”中的“看”还能取“认证”义,此时的“看到”表现的是一种主观认知,属于“知域”范畴。也就是说,“看到”跨两个认知域,这成为“看见”和“看到”之间存在差别的一个重要原因语体、认知主体、对象、与程度类修饰语共现、与认识、评议类修饰语共现、与情态动词的共现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3 结论及余论
综上可见,“看见”和“看到”的相同之处主要存在于“行域”之中,当“看”取视觉义时,二者才有用法上的重叠。但它们并不是完全相同,差异主要存在于说话人的预期性方面。非预期性的“看见”多用于客观叙述,尽管一些用例含有主观性;含有预期性的“看到”则体现出显著的主观性。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主观性”并不是施事的自主性,而是说话人的态度、认识,即对达到预期结果的认同。
除了我们前文分析的原因,“看见”与“看到”的差别可能还与语法化过程中的语义残留有关。“看到”中“到”的原始语义是“到达”,“到达”的目的地就是终点。虽然“到”后来发生了虚化,直至以补语形式存在,但这一语义残留一直存在,所以“看到”更强调动作的结束。“见”的原始语义是“影像的获得”,虽然在“看见”中它含有结果义,但也保存了这一语义,更强调视觉的感知
此外,二者的一个重要差别还在于“看见”只能用于“行域”,而“看到”还能用于“知域”在句法上的具体表现就是所带宾语语义类型的不同,以及修饰性成分的不同。
虽然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看到”和“看见”的差别,但我们可以把“V到”和“V见”视为两个构式,其区别就在于“V到”更强调动作的终结,在这一点上“V见”显得语义不足,它偏重于表现感知到的状况。能够出现在“V见”构式中的V主要是一些感官动词,如“看、听、闻”等,而能够出现在“V到”构式中的动词则丰富得多。我们认为,“见”的“结果”义并不强,而感官动词的动性也不强,因此它们能够一起使用,形成无标记匹配。而“到”本身含有的“预期性”使其更加强调动作的结束,“结果”义很强,所以不仅能与感官动词共现,还能与动作动词等共现。由于“V见”的数量少,更容易凝固,所以“V见”多为词。能够进入“V到”构式的动词比较多,动态性更强,所以“V到”多为临时性的短语
参考文献:
[1]陈一.形容词做状语问题再探讨[J].北方论丛,1987(5).
[2]刘丹青.“唯补词”初探[J].汉语学习,1994(3).
[3]刘玉红.近义结构“V见”和“V到”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版)[Z].商务印书馆,1999.
[5]仝国斌. “到”的语法化过程[J].殷都学刊,2006(2).
[6]彭利贞、刘翼斌.论“应该”的两种情态与体的同现限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6).
[7]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
[8]沈家煊.复句三域“行、知、言” [J].中国语文,2003(3).
[9]萧红.动词补语“见”、“到”的现实差异及其历史发展[J].泰山学院学报,2011(1).
[10]玄玥. “见”不是虚化结果补语——谈词义演变与语法化的区别[J].世界汉语教学,2010(1).
[11]曾海清也论“到”的语法化——兼与北京大学刘子瑜先生商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12]张园.留学生习得动结式“V见”、“V到”的分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一)[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5).
[1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Z].商务印书馆,2012.
作者简介:
陈颖:1978年生,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博士,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学和对外汉语教学;曾在《中国语文》、《世界汉语教学》等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陈一:1960年生,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博士,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学与语用;曾在《中国语文》《世界汉语教学》《中国语言学报》等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编辑校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