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道升画画没让丈夫服气,她用头发绣一幅作品:这次他丈夫服气了

 历史解密坊 2019-11-18

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市玄武区,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博物馆,馆内藏品达42万件,也是我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在南京博物院内,珍藏着一件至宝,它便是一副观音绣像,其作者正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妻子管仲姬。该作品诞生的背后还有一件趣事,如果您想知道事情背后的真相,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谈到“书画双绝”,人们立马会想到一个人,此人正是赵孟頫。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也是南宋末年至元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画家、以及诗人。
赵孟頫曾受元世祖、元武宗、元仁宗、元英宗的礼遇,历任集贤直学士、儒学提举、翰林侍读学士等职。赵孟頫能诗善文,对于书法与金石学也颇有研究,其中尤以书画最为著名。赵孟頫画作开创了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与此同时,他也以其精湛的书法跻身于四大书法家之列,与“欧阳询”、“王羲之”、“柳公权”并称。

赵孟頫如此,其妻子也不简单,赵孟頫妻子名叫管道升,字仲姬,是元代著名的女画家、书法家、诗词家。
管仲姬自幼学习书法绘画,并对佛法有着精深的研究,曾手书《金刚经》十卷,将其赠送给名山寺,以供后人珍藏赏阅。
管仲姬倾慕丈夫的笔法,常常于家中对其作品进行模仿,时间一长,管仲姬的笔法大有进步,甚至后人都无法分清她与丈夫的笔迹!故此,后世对其称赞曰“仲姬行楷,与孟殆不可辨同异,卫夫人之后无俦”,意思是说,管仲姬的行楷与丈夫无异,在卫夫人(前朝女书法家)之后再无这样的人出现。

夫妻既然有着同样的爱好,相互之间也多有指正,管仲姬常常调侃赵孟頫,故意寻找其作品中的瑕疵,目的是让丈夫更加看重自己的作品。管仲姬号称当代才女,她对于丈夫的才学满是敬仰,可是心中也暗暗较劲,怎么能超过丈夫,让丈夫不敢小瞧自己呢。
管仲姬决定努力,她呕心沥血用了半个月的时间绘制出了一幅山水画,满心欢喜的拿到丈夫面前,想得到一些赞赏。谁知丈夫拿过画作,便指点了多处不佳的地方,气的管仲姬连晚饭都没吃。

经过一夜的思考,管仲姬认为作画难以超越丈夫,为何不绣一幅画呢?随后她决定要用“发绣”绝技来“教训”一下自己的丈夫。
发绣是什么呢?发绣是以头发为原料,与丝线共同绣在一起组成的画作,起源于唐代时期,是为了表示对佛家的虔诚,该绣法至元代时开始兴盛,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题材。
通过精心的制作,仅仅用了一个多月,一幅发绣观音像便制成了。该像纵104.9cm,横49.8cm,画作以绫为地,用套针与滚针等技法,于其上绣出一子持佛珠、跣足而立的观音像,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观音满头披肩而飘的黑发,都是由管仲姬用自己的发丝绣成。

管仲姬将作品展示给赵孟頫,赵大画家惊呆了,他一个劲儿地称赞妻子果真是女中魁首,发绣之作,当真是精妙绝伦,并直言自己的画作,都达不到这种传神入微的程度,这幅观音像可以称作是绝世佳作。管仲姬总算扬眉吐气了一次,因而对“发绣观音像”倍加珍惜,直至流传后世。

“发绣观音像”如今被南京博物院列为镇馆之宝,后世专家对其研究颇深,直叹其价值连城。“发绣观音像”能够流传后世,不仅是管赵两夫妻较量技艺的证据,更是证明了“发绣”这项绝技的神奇。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