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丽江古城的八百年传奇

 轻风无意 2019-11-18

丽江因依傍于金沙江湾而得名,金沙江古称丽水。丽江作为弱小民族云南纳西族的重要聚居地,北面和东面有剽悍好战的吐蕃,南端有富裕强大的大理。然而,强权夹击下的丽江古城几乎从未遭受战火侵袭。几百年来,古城丽江融合多元文化的生存之道,颇值得一说。

丽江古城的八百年传奇

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丽江古城,坐落在丽江坝中部,海拔2416米,面积3.8平方公里,现有居民2.5万人,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最具民族特色的古代城镇。

丽江因依傍于金沙江湾而得名,金沙江古称丽水,云南纳西族最有代表性的东巴经书《创世纪》记载了纳西族祖先从什罗山迁徙到英古地(即今天的丽江)的路线。当时,这块神秘的英古地全是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有几条河流经过,沿河两岸分布着一些村寨,人们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露天集市渐渐出现。

南宋末年,这里的城镇初具规模,木氏土司的先祖将其统治中心移到这里的狮子山脚下,那时的丽江谈不上城,只能说是比较成规模的集市。作为丽江在宋代的最后一任首领,阿琮阿良带领族人安然躲过了丽江历史上的首次强敌入侵。

1253年,忽必烈南征大理,兵临丽江城下。阿琮阿良经过冷静分析,认为元军并不想攻占地盘,而是要借道进攻大理,最终灭亡宋朝,遂毅然开城投降。蒙古军进驻丽江古城大石桥一带,阿琮阿良还把忽必烈迎进丽江城内居住数日,这期间,阿琮阿良与忽必烈交往甚密,今天的纳西古乐中有《北时细里》乐谱,相传就是忽必烈留赠给阿琮阿良的元代遗音。

忽必烈大军在丽江坝休整了近半个月,阿琮阿良即随元军向大理进军,同年12月一举攻下大理城。大军班师回朝时途经丽江,忽必烈赐名“丽江郡”,任命阿琮阿良为茶罕章宣慰司,由此,丽江纳西族的土司制度开始实施,阿琮阿良成为丽江第一任土司老爷。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招降云南梁王、大理段氏未果。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出30万大军征讨云南,远在滇西北的丽江纳西族土司阿甲阿得审时度势,又一次上演“率从归顺”,滇西大理段氏地方政权被明军一举击破。

古代纳西族人没有姓氏,而是使用父子连名制,即以父亲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或两个字作为子女名字的第一个字或两个字。朱元璋为了犒赏阿甲阿得,钦赐其“木”姓,朱元璋说:“木字是从朱字分出来的,表明你是朱家的骨干,木字加上人字就是朱字,说明你是朱家的人。”从此,纳西传统的父子连名制改从汉姓,据说丽江古城从不修围墙就是因为这个“木”字,因为“木”加了框就被“困”住了。

木氏土司父子相传,代代世袭,一直沿袭到明、清时期,有的甚至延续到解放以后,一共因袭相传二十二代共计470年。土司老爷有了汉姓,也希望惠及百姓,便开始推广“官姓木,民姓和”的制度。

木氏土司思想比较开明,在西南诸土司中以“知诗书好礼守义”而著称。历代丽江木氏土司中,有的武功盖世,有的善诗词歌赋,他们大都勤政爱民,深受世人爱戴。

为了制衡云南各股势力,朱元璋采取扶植纳西土司以震慑大理和吐蕃的政策。仰仗朝廷的扶植,丽江土司势力最大时,辖地曾包括丽江地区、怒江、迪庆州范围,约占云南全省的六分之一。

丽江古城的八百年传奇

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率清军入滇,一举统一云南。丽江土司又一次率众投降,归清朝,土司首领地位得以世袭,丽江古城更名大研里。

吴三桂割据云南一方,对清廷政权虎视眈眈,几次想拉拢丽江土司木懿,但木懿一心归顺清廷,吴三桂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均不奏效,收服不成,他即诬告其密谋私通吐蕃,将其囚禁7年。后来,吴三桂被康熙皇帝一举歼灭,他本人率部逃窜到丽江一带,木懿调集人马亲自围剿,一雪前耻。

三藩平定后,清廷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开始向丽江直接派遣官员。起初,外来的官员很难介入丽江的当地事务,土司依然独霸一方,但多年来,土司在文教经济等方面的专权早已引发民众不满,一部分居民甚至迁居昆明等地。

1723年,清廷抓住机会,利用社会舆论整治木氏土司家族,将木氏土知府降级为土通判,协助朝廷派遣的流官知府管理地方事务,即所谓的“改土归流”政策。改土归流政策实施后,木氏土司的风光已不能与往昔同日而语。

清廷派遣到此地的官员多出身科举,他们在丽江大兴汉学,改建文庙,广办义学。汉文化开始在丽江民众中普及,清代科举制度又为这些纳西族学子广开了一扇“学而优则仕”的大门。雍正三年(1725年),首任流官知府杨馝创建了著名的雪山书院。据说这位知府大人,每天深夜都在街巷中暗访,看看谁家的学子还在秉烛夜读,铭记在心,第二天就会给这家人送去柴米等生活物品。

雍正年间,丽江就考取了四名举人。据统计,从改土归流到清末废除科举,丽江一共出了进士7名,举人60多名。行走在现代的丽江,你还可以看到“科贡坊”、“太史巷”等地名。

清朝改土归流政策以后,丽江成为一个纳西文化和汉族文化的综合体,比起金沙江西岸的纳西人和泸沽湖地区的摩梭人,丽江坝区的纳西社区更多地受到了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和同化。

丽江古城的八百年传奇

1913年,中华民国政府废除清朝的丽江府,设立丽江县,1930年将古城的名称从大研里改为大研镇。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为支援中国抗日救亡物资,开辟了驼峰航线,境外的物资补给源源不断地通过空中航线进入中国,丽江古城是驼峰航线的重要物资中转站。

当时的丽江修建了简易机场,古城内商号多达1200多家,中央银行等八家银行在城中设有金融机构,大批沦陷区的高校教授学者都来到这里开堂授课,丽江古城在战争时期迎来了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一个高潮。

1949年,丽江和平解放,汉文化又一次全面深入地影响到这里。1986年2月,丽江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2月3日,丽江发生7级地震,古城房屋毁坏严重,20%房屋倒塌。丽江当地政府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援助下,经过三年努力,使这座古城涅槃重生。

1997年12月,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成功,填补了我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无历史文化名城的空白。如今的古城依然保持了它最原始的风貌,独立于都市,如同镶嵌在丽江市中的一颗宝石。

很多都市白领来到丽江,爱上这里后就干脆定居下来,开个客栈,每天接待像他们一样的背包客,形成了这里独特的客栈文化。在丽江,一年中的任何季节,都可以看到来自全世界的游客,各种肤色,各种语言交织在一起,每到晚上,酒吧街上的喧闹可以持续到午夜。只有在天蒙蒙亮的时候,独自游走在石头铺就的小巷中,看着门户紧闭的老旧木门,你才可以静下心来,静静体会这座古老村寨最纯朴的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