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灯谜、判词、曲子看贾元春之死

 LOVE天使的外婆 2019-11-18

(2019-3-11)

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文本写道:

忽然人报,娘娘差人送出一个灯谜儿,命你们大家去猜,猜着了每人也作一个进去。(宝玉、黛玉、宝钗、湘云)四人听说忙出去,至贾母上房。只见一个小太监,拿了一盏四角平头白纱灯,专为灯谜而制,上面已有一个,众人都争看乱猜。小太监又下谕道:“众小姐猜着了,不要说出来,每人只暗暗的写在纸上,一齐封进宫去,娘娘自验是否。”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上元佳节,元春送来一副灯谜,让众小姐猜。这个灯谜大家很熟悉: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大家都知道,谜底是“炮竹”。

对元、迎、探、惜四姊妹的灯谜,贾政心内沉思道:“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迎春所作算盘,是打动乱如麻。探春所作风筝,乃飘飘浮荡之物。惜春所作海灯,一发清净孤独。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

元春的灯谜有庚辰双行夹批云:“此元春之谜。才得侥幸,奈寿不长,可悲哉!”迎春的灯谜有庚辰双行夹批云:“此迎春一生遭际,惜不得其夫何!”探春的灯谜有庚辰双行夹批云:“此探春远适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致流散也,悲哉伤哉!”惜春的灯谜有庚辰双行夹批云:“此惜春为尼之谶也。公府千金至缁衣乞食,宁不悲夫!”

回目名曰“制灯迷贾政悲谶语”,贾政还有“心内沉思”,加上四条庚辰批语,明白人一看即知,炮竹、算盘、风筝、海灯是四姊妹的自我隐喻,隐喻她们日后的结局。元春是“一响而散”的炮竹,才得侥幸,奈寿不长(隐喻结局悲险之至);迎春是算盘,一生被人拨弄、被人算计(隐喻被中山狼肆意拨弄);探春是风筝,飘荡远去(隐喻结局是远嫁);惜春是海灯(隐喻日后做尼姑)。所以说,元、迎、探、惜四姊妹所制灯谜,都是隐喻自身结局的谶语。

灯谜所预示的四姊妹结局,从第五回判词看,元春、迎春是死亡无疑——元春“虎兕相逢大梦归”,迎春“一载赴黄粱”;探春远嫁水国异邦,惜春出家为尼。

有独树一帜者说,元春死得很惨烈:粉身碎骨、回首相看已化灰。该论者还说,元春作为后宫的妃子,不仅能使“妖魔胆尽摧”,而且“气如雷”,有“一声震得人方恐”之能量。独树一帜者的意思很明白,元春是被凌迟处死的。对此,松樵不敢苟同。自古以来,被凌迟处死的女子极为罕见,后宫妃子遭此酷刑者几乎没有。

独树一帜者犯了一个修辞学上的常识性错误,他把做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的事物同年而语,具体到元春灯谜,就是把“炮竹”与元春的一生等同起来了。修辞学常识告诉我们,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明喻(直喻)”、“暗喻(隐喻)”、“类喻”、“借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很明显,元春灯谜属“暗喻(隐喻)”,所以才有“炮竹”灯谜是元春结局谶语之说。

“炮竹”自有“一声震得人方恐”之能量,“炮竹”被点燃,自然是“气如雷”,“炮竹”的轰炸声,当然能使“妖魔胆尽摧”,“炮竹”放完了,就剩下一地纸屑,即灯谜所谓“回首相看已化灰”。

 “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贾政的心内沉思很到位:“炮竹”乃“不祥之物”—— “一响而散”。“炮竹”作为元春结局之谶语,节点在“响”和“散”, 元春是“响”了的,第十六回说“贾元春才选凤藻宫”:“夏太监出来道喜,说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贾元春的这一“响”之能量大大的有,给贾家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第十三回)。但“一响而散”,“响”后瞬息即“散”—— “才得侥幸,奈寿不长,可悲哉!”“散”绝不是说元春死时粉身碎骨—— 是被凌迟处死的。

上面说到的那位独树一帜者何以断定元春死时粉身碎骨,是被凌迟处死的呢?因为他索隐到,元春所影射的历史人物是被凌迟处死的。松樵在这里无意评价他的索隐之正误得失,只是觉得他把“风月宝鉴”这面镜子乱照了。谈论贾元春之死,就是照“风月宝鉴”正面,独树一帜者探佚元春所影射的历史人物,那是照“风月宝鉴”反面。元春所影射的历史人物被凌迟处死了,元春之死不一定是凌迟。否则,那就不叫影射了。

有一个逻辑要搞清楚,贾府这个功名奕世的百年望族,是靠军功起家的。元春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给贾家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元春的富贵荣华转瞬即逝,这是事实,但不能因此而认为“贾家的命运一哄而散”。元春之死和贾家之败有个先后顺序,一定是元春先死,然后贾府被抄家,而不是相反。

元春像“炮竹”一样,“一哄而散”,先短暂地“哄”了一回,然后“散”了。庚辰批语说元春“才得侥幸,奈寿不长,可悲哉!”“侥幸”二字意味深长。“侥幸”者,由于偶然的原因而获得利益或免去不幸之谓也。“才得侥幸”应是指元春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是由于偶然的原因。批语意为,由于偶然的原因,才刚晋封,无奈寿命不长,悲哀啊、可怜啊!

那么,贾元春到底是如何死亡的呢?请看判词及配画吐露的讯息:

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通行本是虎“兔”相逢)

配画画面很简单,弓上挂着香橼。“弓” 与“宫”同音,又“弓”就是弓箭。“橼”又名枸橼,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香橼”则是芸香科柑橘属植物的成熟果实。“橼(yuán)”与“元”同音。配画明显语带双关,一为隐寓元妃寝宫,二为隐寓元妃以弓弦自缢。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这一句不应有过大的争议,其意是说元春入宫二十年来,一直小心翼翼,明辨是与非,循规蹈矩,在夹缝里面求生存,因此被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此时皇帝对元妃万千宠爱在一身,她的寝宫就像被竞放的榴花映照着,红得发紫——“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请注意了,“榴花”不代表石榴,榴花是花,石榴是果,开花了不代表会有果,尤其是榴花,重瓣的不结果,单瓣的才会结成石榴果。“榴花开处照宫闱”,突出的是榴花的红艳美丽,而不是让人想到“多子多福”。因为开得越美丽红艳的榴花,越有可能是重瓣的,不会结成石榴果。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三春争及初春景”处有甲戌夹批云:“显极。”“显极”既是“榴花开处照宫闱”的点睛之笔,又是曲子“喜荣华正好”的直白解读。“乐极悲生”、“盛筵必散”、“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这些都是第十三回秦可卿托梦凤姐时反复强调过的话。

解读“三春争及初春景”的关键是“三春”。在《红楼梦》里,“三春”字眼多次出现,是全书非常重要的“文眼”之一。这里的“三春”,就是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

“虎兕相逢大梦归”也是语带双关,其一,元妃死亡的时间;其二,元妃死亡的原因。

先讲元妃死亡的时间。从本义上说,“虎兕”是指虎和兕两种猛兽,兕是指犀牛、野牛。在天干地支里,牛和虎是第二、第三地支丑与寅;在十二时辰记时法里,丑时为凌晨1 时正至 3 时正。寅时为凌晨3时正至5时正。也就是说,元妃的死亡时间是“虎兕相逢”的凌晨3时正。

那么,元妃死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元春的曲子《恨无常》: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在曲子的末了有甲戌夹批云:“悲险之至!”——悲伤到了极点!凶险到了极点!元妃死时悲伤到了极点这不难理解,《恨无常》全曲均系元妃的悲伤泣诉。元妃之死凶险到了极点就不好理解了。元妃之死到底隐藏着什么凶险呢?

前面论及元春灯谜之时,说到过批语中有“才得侥幸”四字,意为元春获晋封,是侥幸,是偶然的。这一点可以在第十六回找到佐证。元春晋封之日,正是贾政的生辰,宁荣二处人丁都齐集庆贺,热闹非常。忽有门吏忙忙进来,至席前报说:“有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降旨。”唬得贾赦贾政等一干人不知是何消息,忙止了戏文,撤去酒席,摆了香案,启中门跪接。早见六宫都太监夏守忠乘马而至,前后左右又有许多内监跟从。那夏守忠也不曾负诏捧敕,至檐前下马,满面笑容,走至厅上,面南而立,口内说:“特旨:立刻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说毕,也不及吃茶,便乘马去了。贾政等不知是何兆头。只得急忙更衣入朝。贾母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不住的使人飞马来往探信。

元春晋封本是泼天喜事,贾家竟不毫不知情——“唬得贾赦贾政等一干人不知是何消息”,“贾政等不知是何兆头”,“贾母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这正说明元春获晋封是侥幸,是偶然的。

贾政入朝获知实情后,其行踪有点怪,不是即刻回府,而是“往东宫去了”。——东宫本为太子住处,也指太子。《诗·卫风·硕人》:“东宫之妹,邢侯之姨。”毛亨传:“东宫,齐太子也。”孔颖达疏:“太子居东宫,因以东宫表太子。”贾政往东宫去干什么?显然是去拜见太子。这说明什么?说明元春获晋封,太子或太子势力(我们权且称之为虎派)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是“侥幸”。

回到“虎兕相逢大梦归”第二层含义即元妃死亡的原因上来,如今太子失势了,朝中的另一派势力(我们权且称之为兕派)崛起了,他们以武力逼宫,要求废黜元妃封号,处死元妃。皇帝无可奈何,遂于丑时末寅时初赐元妃一张弓,以弓弦自缢。

此说有证据吗?有。元妃省亲时点了一出戏《乞巧》,庚辰双行夹批说:“《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我们知道,《长生殿》说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唐玄宗在西逃路上,“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唐玄宗无可奈何,处死了杨贵妃。

从《恨无常》曲子我们可知,元春自缢时是给父母托过梦的。为什么是托梦,而不是在王夫人进宫时趁机告诉母亲呢?因为元春是被突然处死的,兕派势力没有给她任何机会给娘家通风报信。

为什么说元春是以弓弦自缢?因为其一,判词配画说过:“弓上挂着香橼”—— 与“玉带林中挂”异曲同工;其二,《恨无常》曲子有云:“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自缢而死者都是“眼睁睁”;只有自缢而死者,才谈得上魂魄消耗“荡悠悠”。

元春的曲子《恨无常》里说“望家乡,路远山高”。这话让人很迷惑。元春在宫里,她的娘家贾府就在京城,元春省亲,当晚就回宫了,怎么可能还“路远山高”呢?这是因为,作者写《红楼梦》是借助了神话的,元春本也为上界的风流冤家,因为神瑛侍者要下凡“造历幻缘”,绛珠仙子要下凡“还泪”,元春是陪他们下凡了结此案的。而今元春的使命已经完成,该去警幻仙子案前销号。太虚幻境在哪里?在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的放春山遣香洞。元春站在太虚幻境“望家乡”,岂不是“路远山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