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击人工降雨现场:火箭升空 省城合肥迎来久违降水

 洁洁赢 2019-11-18
工作人员正在将增雨火箭弹从存储柜里取出

2019-11-17 。 “5、4、3、2、1,发射”随着一声口令,两枚火箭弹从肥东县八斗镇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点的发射架上腾空而起,射向云层。16日起,北方的冷空气开始影响我省,合肥市气象部门抓住有利时机,在10个作业点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向老天要水”。

   刚建好的人工增雨作业点就派上用场了

工作人员将发射架推出库房

  17日下午2时,本网记者抵达了肥东县八斗镇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点,这里原先是八斗镇的小普小学,随着周边村庄的消失,在今年9月份已经废弃,肥东县气象部门将这里改造成了标准作业点,用于发射增雨火箭弹。

  在前往人工增雨作业点的路上,空中飘起了点点雨滴,空气中也显得不是那么干燥。“很多人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说成‘人工降雨’,其实这是不准确的,准确地说应该是‘人工增雨’,因为这需要很好的天气条件做配合,如果空中万里无云,或者云层稀薄,这样作业就完全没有效果或者效果很差,只有云层达到一定厚度后,才是人工作业的有利时机。”肥东县气象局局长程云生告诉记者,这次冷空气过境,具备了初步作业条件,为了缓解近期的严重旱情,肥东县气象局不失时机地开展了增雨作业。据了解,在本月13日,肥东县气象局已经在八斗镇进行了一次人工增雨作业。

  “发射点的选择是有严格要求的”,程云生介绍,发射火箭弹之前需要向有关机场飞行管制部门申请,确定不会对空中过往飞机构成威胁。八斗镇远离航线,同时正处在江淮分水岭位置,平时水资源比较紧缺,在这里设置人工增雨作业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肥东北部地区水资源紧张的难题。“这个标准化作业点是今年刚建好,正好遇上了罕见的干旱。” 能否如期作业天气条件很重要

火箭弹已经被装入发射架
手机上的雷达图显示绿色的回波正在从六安向合肥移动

  在作业点的一间库房内,摆放着火箭弹储藏柜,厚厚的铁门上有两个锁孔,需要两人同时用两把钥匙才能打开,这样设计也是为了安全考虑,在库房另一角就是绿色的火箭弹发射架。

  肥东县气象局两名工作人员合力打开柜门,搬出两枚火箭弹,每枚约一米五长,8千克重。“弹头是经过改装过的非金属外壳,里面装的是碘化银药剂。火箭弹在到达云层中一定高度后,碘化银药剂开始点燃,随着火箭的飞行,沿途拉烟播撒,促使云层降水或者增加降水量。”程云生向记者解释了增雨火箭弹的工作原理。下午3时左右,工作人员将发射架拖入发射场地,开始进行设备调试,发射的方向,发射架的仰角,设备通电是否正常,这些都是有着严格要求。

  随着时间推移,天色逐步暗了下来,风力也渐渐增大。工作人员拿出手机打开了雷达云图,绿色的雷达回波正在逐步向肥东县城方向移动,“绿色代表了空中云层厚度,颜色越深表示云层越厚,等到最厚的云层移到作业点上空就是进行作业的最佳时机。”程云生说。“今天云层按照我们的预测进行了移动,上次在八斗镇作业,我们从12日夜里足足等了一夜,到13日早上才等到了最佳时机开展作业。”普降甘霖省城迎来久违降水

工作人员手持电子发射装置,等待管理部门指令下达
工作人员正在调试设备

  下午4时10分许,绿色回波终于移到了作业点上空,空中也飘起了毛毛细雨,正是发射增雨火箭弹的最佳时机,程云生拿起电话开始向机场飞行管理部门申请作业,另外两名工作人员则手持电子点火装置,在一旁做好了准备。“合肥市各地都在抓紧这次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空中调度非常复杂,能留给我们作业的时间非常短暂,因此我们提前做好所有准备工作,电话那边同意发射,这里就立刻点火。”

  “同意发射”,一刻钟后,管理部门通过了发射申请,“5、4、3、2、1,发射”,程云生发出指令,边上的工作人员立刻摁下了点火开关,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声响,一枚火箭弹拖着尾焰窜进云霄,随后第二枚也同样发射出炮架。

  十分钟后,原本的牛毛细雨开始逐步增大成豆粒大的雨滴,落在铁皮遮雨棚上发出了“噼啪”的响声,地面也开始变得湿润,“这次作业的效果还是不错的”,程云生告诉记者,车辆行驶在从肥东到合肥的路上,车前的挡风玻璃很快就落满了雨点。

  记者从合肥市气象部门了解到,17日全市共有10个作业点申请作业,截止当晚7:10分,地面火箭作业发射火箭弹8枚(长丰、肥东、庐江、巢湖各2枚);地面烟炉作业使用焰条12根(肥西、庐江、巢湖各4根);増雨防雹燃气炮作业30分钟;飞机作业1架次。目前,仍有作业点在坚守,伺机开展作业。截至当天晚上8时,合肥全市普降小雨,平均降水量达到2毫米。我省气温骤降本周多地最低气温跌至0℃

火箭弹发射瞬间

  17日白天,随着冷空气的“到货”,大风降温套餐全面覆盖我省。江北地区14时温度较昨天下降10℃左右。

  但这只是冷空气的前锋,冷空气的主力部队已在17日晚到达并控制我省。根据安徽省气象台预报,18——19日,全省平均风力4~5级,阵风8级左右。冷空气过后,平均气温将下降7~9℃,19日沿淮淮北地区最低气温0℃左右;淮河以南最低气温2~4℃。

  同时17日中午时分,随着大风降温天气,合肥市空气质量指数AQI明显上升,下午14时AQI高达230,为重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PM2.5。记者从安徽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此波污染主要来源于北方污染团过境,为短时污染。根据空气质量预报,18日空气质量好转,全省空气质量以良为主,可能会出现短时中度污染。但21日起我省大气扩散条件较差,淮河以北和江淮之间空气质量以轻度污染为主,可能会有短时重度污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