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标准草书学社副社长专刊 | 张其凤

 百科艺术 2019-11-18

中国标准草书学社副社长 | 张其凤

张其凤 | 刘墉研究专家,南艺美术学博士,山东省九届人大代表,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标准草书学社副社长,教育部书画协会高等书法分会理事,江苏省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书法教授、硕导,北师大艺术传媒学院书法系兼职书法教授。

书作曾参展第二、四届兰亭奖,并入展中国书协主办大展如六、九届国展,八届中青展等10余次。出版《中国书法全集·刘墉卷》、《宋徽宗与文人画》等学术著作15部,出版画册20余本,发表论文170余篇。在书坛上提出并实践“两面神”创作主张的同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直坚持“师造化”的创作模式,现有“高音系列”、“云烟气象”与“万物美态”三个系列的作品。《清代诸城刘氏家族文化研究》(中华书局出版)一书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重大成果并一等奖。

转识成智张其凤

文/王子庸

一个人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

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曾经指出,教育要区分两种人:一种是“拥有许多知识的人”(a person of much information),另一种是“睿智的人”(an informed person)。知识若不转化为智慧,思维就易被知识概念约束,阻滞生命的灵性和身心的发展。

小楷 《毕沅诗》

当今书坛,有知识的人不多,有智慧的更属凤毛麟角。

其凤先生是有智慧者。

首先是生命智慧

与其凤先生交往多年,从未听其论他人是非。这是难得的处世智 慧。已经是高级职称,还要读博。这是事业智慧。 对自己的未来有清醒的目标和计划,这是人生智慧。

行草 《寻隐者不遇》

其次是学术智慧

由点及面。由一点切入,深挖,将冷门变热门。其凤先生最初在学术界广为人知是因其刘墉研究。他已成学术界公认的刘墉研究专家。正如马世晓先生所说:“其凤《刘墉研究丛稿》是国内迄今为止第一部全面、系统、深入研究清代名人刘墉的力作。该书的出版,填补了国内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刘正成先生说:“今世书学,问刘墉事,问其凤君可也。”从《刘墉研究丛稿》,到《中国书法全集·刘墉卷》,到《刘墉》,从年表、生平、政事到书法、诗歌,可谓洞 微穷幽。

《清代诸城刘氏家族文化研究》张其凤 著

史论结合。其凤先生治书史,不是一味斤斤于细枝末节的考据,而是梳理清楚其社会文化语境和艺术史脉络的基础上,穷微洞本,举一反三,予人以人生和艺术的启迪。刘墉研究如是,宋徽宗研究亦如 是。

融会贯通。其凤先生中文系毕业,初研文论,后究书论,及读博后,又探画论。一般而言,中国古代艺术理论,文论一,书论二,画论三。不过,究其实,三者相通,通在理,通在精神——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三者兼通,使其凤先生具备了宏阔的精神视野,使他的学术 研究变得更加通透。

再者,艺术智慧

因有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研究的根柢,其凤先生的艺术创作自然少了一般人的盲目,多了清醒。

以其凤先生创作实践观照,其书法,一开始更注重的是空间造型,这在其前几年楷书和行书中表现十分明显。近年,他逐渐将探索的触角伸向时间维度,这在其隶书和草书创作中有明确显现。近年的隶书,他明显注重线条抒写的过程,而不是像此前那样更注重笔画首尾。草 书创作也可看出其“两面神”式探索的成功,畅神达意。

70cm-70cm 2019年

当然,“两面神”只是其凤先生的行进方式,他的注目之处是远 方。

佛家云:转识成智。

祝福其凤先生。

发表于《书法》2010年第1期

王子庸

山东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

山东财经学院教师

张其凤书法作品欣赏

97cm-180cm 2017年

138cm-69cm2017年

180cm-97cm 2018年

180cm-97cm 2018年

280cm-70cm-2 2018年

180cm-97cm 2018年

180cm-49cm 2019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