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圆明│圆明园之秋末

 晚霞心语书屋 2019-11-18

圆明园是神圣的存在,是沉重的痛,是丰富的联想,是野蛮对文明的践踏。圆明园更是一个迷,吸引着国人进入她的怀抱。

游览圆明园的最佳时节应该是秋季,因为她的春季属于康熙和雍正,他们两代帝王开启了这座万园之园的幕布。她的夏季交给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那时她风华正茂,千娇百媚。经过一百五十多年的建设,她囊括了华夏文明的精髓。然而,几千年的文明最终无法抵御坚船利炮的野蛮,她的秋季来临了。强盗们如萧杀秋风,从圆明园掠过,带走了文明的繁盛,留下了一片火海和满目的疮痍。

进入圆明园是要心存敬畏的,面对着满眼的秋色,看“秋花惨淡秋草黄”,水边的芦苇缓缓地摇动,是在和逝去的文明决别,还是在驱散那些强盗留下的印记,还是在向一旁的你招手,希望告诉你些什么,需要你一点点的体会。枝头的寒鸦是非常干脆的,它一声声的喊着,“可惜呀!可惜呀!”它们在可惜什么呢?是可惜大清帝国的闭关锁国失去了和世界接轨的时机,还是可惜中华文明被列强的炮火撕裂、隔断,亦或是可惜皇帝的后花园被毁于一旦,失去了他们的享乐之地。也许只有它们自己知道吧。

沿着水系一路行来,随处可见的是当时建筑的说明。从这些说明中我们能勾勒出当时的盛景吗?我是不能的,因为我不具有那么深厚的文化背景,我不能想象出廊厦,也不能在脑海中浮现斗拱飞檐。但我能想象到圆明园是如何由一个小小的后花园,成长为万园之园的。一代代的帝王,为了能够时时刻刻到他们曾经游览的胜地游玩,也为了分享心中的美景,便将那些园林景观在这里进行复制,再加上自己的想象,通过匠人们的再加工,就成为了一处独特的景致。这一处处园林小品恰当的分布各处,也就成为了帝王们的胜地。他们携妃带嫔、率武领文来此或游玩,或避暑,或接受朝贺。帝王们的时时光顾,也同时丰富了这座园林的内涵,古典文集、名人字画、古玩珍宝等等充斥其间。这里也就成为了中华文明的汇集之地,成为了万民敬仰之所,成为了列强的垂涎之物。

△圆明园复原图

圆明园的建设过程是漫长的,但是她的毁灭却是瞬间的。西方列强用长枪利炮轰开了大清闭锁的国门,长驱直入,把大清帝王轰了出去。当他们踏入圆明园时,就如同萧杀得秋风刮过四野一样,将景色彻底的改变。强盗的双目成为了贪婪的血红色,他们被无尽的宝藏震惊了。撮取的利爪任意的在文明的酮体上蹂躏,狂傲得嘶嚎无忌的在肃穆的氛围中冲撞。拿吧、装吧、抢吧,强盗们的私欲膨胀到了极点,他们尽情的享受着霸占的快感,他们尽情的放纵强盗的无耻。他们“收获”的同时,也感到了自卑,他们在文明之前看到了野蛮的渺小,他们在文明之前感到了恐惧。他们要彻底的摧毁文明,他们将对文明的恐惧变成了憎恨,于是他们用创造了世界文明的火种来摧毁文明。正如华人发明了火药,却被列强用火药屠辱一样。火也成了强盗们的武器,圆明园在熊熊的烈焰下无力的萎缩,最终变成强盗“凯歌”中的一个音符。

如今已经看不到这座园林的辉煌,也看不到列强野蛮行径的疮痍。但是我们并不能从心中抹去对这座园林的朝拜,也不能把那声美景不在的叹息咽下,更不能把那些强盗的野蛮行径遗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