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五牛图到牧童骑牛图,看那些憨憨的家伙!

 昵称15029031 2019-11-18

牛,是过去农家重要参与劳作的生畜,从春天开始,牛就开始忙碌了,犁田、拢地、拉车,无所不在,直到冬天才能休息一季。一直以来,牛的形象是憨厚的,任劳任怨的,勤劳温顺的,鲁讯先生说过,“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鲁讯先生把自己比喻成牛,可见对牛的敬重。

“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耕牛》宋·梅尧臣。

现在现代化取代了很多生畜劳作,农业大部分都由机械化完成,就在农村,也很少有人家养牛这种大型生畜,但它们的功绩永远在人们心中!

唐 韩滉 《五牛图全卷》

故宫博物院收藏。

从唐初起画家有以绘牛、马等为题材的画作,《五牛图》相传为韩滉在出游时目睹田间耕牛图景所画。第一匹为棕色老牛,描绘成一边咬着东西一边在杂木旁蹭痒痒的情状,意态悠闲;

第二匹为黑白杂花牛,身躯壮大,翘首摇尾,步履稳健;

第三匹为深赭色老牛,筋骨嶙峋,纵峙而鸣,白嘴皓眉,老态龙钟;

第四匹为黄牛,躯体高大,峻角耸立,回首而顾;

第五匹牛,络首而立,体态丰厚,凝神若有所思,双眼流琢出倔强的个性。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牛的牛角短小,弯曲,与南方的水牛牛角粗壮、直溜有区别的,颈脖下南方的也没有这样皮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国庆期间,故宫在“万紫千红”展览上,就展出了这件真迹国宝,观之令人震撼!

南宋 毛益(传) 《牧牛图卷》

故宫博物馆藏。

墨笔绘一壮牛驮着牧童,悠哉的走在道上,后面跟着一头半大的小牛,小牛小跑着紧跟其后;远处茫茫山脉,浓浓绿色点缀其上。技法上,以浓淡墨晕染的牛很是神气,粗线条勾勒出牧童的淘气。毛益,南宋画家,工画翎毛、花竹,尤能渲染。

南宋 李唐 《牧牛图页》

故宫博物院藏。

童踩牛角,牛不止步,似乎扭打起来了,南宋李唐是画牛高手,所绘《百牛图》(藏于弗利尔艺术馆),就有了百头牛的不同姿态。

南宋 李椿 《牧牛图页》

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牧童戏鸟雀场景。野外山坡上一古树粗壮,树下一牧童手擎一只雀儿玩耍,不远处二只壮牛悠闲踱步吃草。款识:乙丑岁,李椿画。

南宋 夏圭 《柳荫牧牛图》

弗利尔美术馆收藏。

南宋 佚名 《斗牛图》

这是一幅有趣的斗牛图,可以看到两位牧童因害怕暴怒中的互斗之牛伤害到自己,瑟瑟发抖的躲在树洞里,等待着两头牛平息争斗,老树干上还有一只啄木鸟在啄树食虫。画上宋印不真,画可到元代。

南宋 李迪 《牧牛图》

宋 晁补之 《老子骑牛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绘老子骑于牛背上,徐徐前行。他垂眉眯目,蓄着浓密的胡须,身穿粗布衣,侧头回顾,面带微笑,神态安详。青牛趴蹄回首,睁眼顾盼,形神生动。左上绘枯杈一枝,藤蔓缠绕;晁补之,字无咎,工诗、画,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元  敦敏 《斗牛图》

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

元 佚名 《牧牛图》

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收藏。画面绘山涧中草地上,数头牛或立或卧,或吃草饮水,或嬉戏,一旁的牧童坐在柳树下正聚精会神看书。

明 佚名 《仿李唐百牛图》

弗利尔美术馆收藏。

野外小河边草木茂盛,成百头牛在牧牛人指挥下,洗澡、打闹、嬉戏、伏卧,小牛儿在牛群中欢呼鹊跃,场面极其热闹。款:晞古李唐。

明 张路 《老子骑牛》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老子坐于牛背上,手执《道德经》卷,抬眼向上紧盯一只飞蝠。老子鹤发飘飘,宽衣大袍,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所骑之牛,体形壮硕,扭头一瞥气势强盛,栩栩如生。张路,字天驰,号平山,明代画家,其用笔喜豪放纵逸,水墨酣畅淋漓。

明 陈洪绶 《老子骑牛》

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收藏。

刘向《列仙传》记老子出关:“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过西关。关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强使著书,作《道德经》上下二卷。”所以后人就多次绘《老子骑牛》图。

明 张君度 《画牛图卷》

清 杨晋 《石谷骑牛图》

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根据明代画家沈周诗意,绘石谷骑牛情景。画面上一牛一人,王翚(即石谷)坐于牛背上,神态安详;座下牛身健壮,四蹄有力,载着主人缓缓而行。杨晋,字子和,清代画家,王翚入室弟子。

清 张穆 《牧牛图卷》

虽然我们现在很少看见牛了,但牛的勤劳淳朴,坚韧不屈的精神永远影响着我们,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