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理风水探秘!为什么祖先遗骨能庇佑子孙后代?

 悟道谈风水 2019-11-18

祖先葬得风水宝地,便会庇佑子孙后代,大富大贵。这是真的吗?又有何合情合理的依据?

1.葬者,乘生气也。

生气既一元运行之气。在天则周流六虚,在地则发生万物。如果天地之间没有了这种生气,便无法蓄积能量,无法滋养万物生灵的繁衍生息。东晋堪舆家陶侃在《捉脉赋》中说:先天地而长存,后天地而固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生气藏于地中,人不可见,只能根据地面形状来判断生气归于何处了。葬者能知其所在,便可使得尸骨和亡灵得以依附,如此则达到风水应有的作用。

2.五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

五气既五行之气,生气别名。一气分而为阴阳,析而为五行,虽运行于天,实出自于地。行则万物发生,聚则山川融结。融结者,阴阳二气和五行之气,二者精华妙合而凝结也。

3.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

父母骸骨为子孙之本,子孙形体乃父母之枝。一气相荫,由本而连枝。程子曰:卜其宅兆,实卜其地之美恶也。地美则神灵安,子孙兴旺。恶则反之。蔡季通曰:生死殊途,情气相感,自然默与之通。我们可以实验证明。山野寻一暴露之骨,以活人刺血滴之,如能渗入其骨则为亲骨肉。不渗则非。阴阳之气之间的作用既然都这样,那足可相信尸骨得到生气的庇荫,生人受福,其理显然也!有人会问:抱养者,并非亲生骨肉。僧道领养者,亦非亲生,又何谈荫庇后人之说?却不知人之心通乎气,心为气之主,情通则气通,义绝则荫亦绝!故后母能荫前母子,前母亦发后母儿。此为情义所通也。

4.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父母子女本同一气,同一血脉传统,相互感召!故天下名墓,真龙发迹,迢迢百里,或数十里结一穴。乃至穴前,峰峦叠拥,众水环绕,叠嶂层层,玄武奇特,龙环虎抱,砂水翕聚。穴形天生,则山川灵秀,精英造化,真气凝结融会其中。如果能识其精英灵秀之所在,以父母遗骨葬于精气融会之地,把子孙心愿寄托于此,因心之所寄,能与之感通,所以能够发富于将来。因人心通乎气,而气通乎天,以人心之灵,合山川之灵,因此感应之气,便使后代生生不息之源。由此可知,非葬骨也,实葬人之心也。非山川之灵,实为人心自灵也!故而有福人葬福地,葬地如葬心之说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