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导养子53年,力促道光承继大统,浅析孝和皇后的多重思虑

 史海甄客百晓生 2019-11-18

戌刻。上(嘉庆)崩于避暑山庄行殿寝宫。

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61岁的嘉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崩逝。由于事发突然,在此之前并未来得及按照雍正帝当年所定的“密立皇储”制度对外公开皇储的身份。并且,当时那种突发状况之下也来不及回京从正大光明匾额后取下密匣,嘉庆随身也未发现另外一份传位谕旨。

微信截图_20191118192035.png嘉庆帝画像

嘉庆猝然崩逝,皇后力推非己出皇子继位

在这种尴尬局面之下,皇后站了出来,力主嘉庆的次子绵宁(皇二子,因长子早夭,故当时实为长子且为嫡长子)先即皇帝位以安定大局。在后人的眼中,看似皇后让嫡子继位合乎情理。但实际上,这位皇后与绵宁并非是亲生母子关系,绵宁的嫡出并未来自于她的脉系。

原来,嫡子绵宁是嘉庆帝的发妻孝淑皇后喜塔腊氏的儿子,早在嘉庆帝尚为皇子之时,喜塔腊氏便由乾隆做主,被赐婚于嘉庆,为潜邸嫡福晋,婚后二人感情非常好,喜塔腊氏也于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诞下嘉庆的第二子绵宁。1796年(嘉庆元年)正月初一,清朝史上唯一一次禅位授受大典之上,当86岁的乾隆向37岁的十五子永琰传授“皇帝之宝”时,便同时确立了喜塔腊氏的正宫皇后之位。

微信截图_20191118192202.png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朝服像

后之位空悬已逾百日,皇帝中宫不可旧旷、朕(乾隆)心亦颇不愉

只可惜,本可母仪天下享万人朝贺的喜塔腊氏在成为皇后的第二年(1797,嘉庆二年)的二月初七便因病去世了,年仅38岁,而此时的绵宁还是个不足15岁的孩子。发妻去世后,太上皇乾隆以嘉庆的名义,以“皇帝中宫不可久旷”为由,在1797年五月封贵妃钮祜禄氏为皇贵妃。为何仅仅是皇贵妃而非皇后,实际上是因为清朝的丧礼所决定。按照规定,皇后去世后,任何妃嫔的晋升和继后的确认都需要等到27个月丧期届满之后,所以于嘉庆继位当天被封贵妃的钮祜禄氏虽然已内定为继后人选,仍旧不能逾制。但仅仅在皇后去世三个月就被封为皇贵妃,也算是乾隆对钮祜禄氏的格外看重了。

教导道光五十余载,视其如己出

按照计划,钮祜禄氏应当在1799年(嘉庆四年)五月便正式行皇后册封礼,没曾想,乾隆帝在1799年(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去世,导致这位早已内定后位之人又得多等两年,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在1801年(嘉庆六年)的四月十五,钮祜禄氏才迎来正式的册后礼。

微信截图_20191118191857.png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朝服像

早在1797年(嘉庆二年)孝淑皇后喜塔腊氏去世后,时任贵妃的钮祜禄氏便主动承担起抚养绵宁的重任。虽然先后于1795年(乾隆六十年)和1805年(嘉庆十年)诞育了皇三子绵恺(六月二十二)和皇四子绵忻(二月初九),但这丝毫并未影响钮祜禄氏对绵宁的态度,她始终如同亲子一般照料着绵宁,而绵宁对于这位实为养母胜过生母之人也非常尊敬。

二十五年八月,仁宗幸热河崩,后传旨令宣宗嗣位。宣宗尊为皇太后,居寿康宫。

而1820年嘉庆帝的猝然崩逝,钮祜禄氏力倡绵宁继位,表面不合常理的背后实际上是有她多重思虑存在于其中的。

首先,从诸皇子的受重视程度来看,绵宁具有绝对性优势。之所以如此说,因为他深得祖父与父亲的重视,尤其是乾隆帝。作为皇祖,亲自为皇孙举办声势浩大的婚礼(1796年十一月二十二,绵宁与布彦达赉之女钮祜禄氏成亲),这也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次由两位皇帝共同参与的皇子大婚(乾隆虽然已为太上皇,但仍以“朕”自居),足以看出他对这位嫡孙的格外看重,如此明显的征兆钮祜禄氏又岂会看不出;

微信截图_20191118191944.png

道光帝画像

其次,绵宁本人的出身亦占绝对优势。一方面,他是嘉庆帝与发妻仅有的嫡子,在乾隆和嘉庆的心中,个中情愫旁人无法超越;另一方面,钮祜禄氏自己作为皇后(实际上为继后),所生之子虽然按理说也属嫡子,但与绵宁一比定然暗淡不少。

所以,在详加思虑之后,钮祜禄氏做出力倡绵宁先继位的决定。待回京后赛冲阿、托津、戴均元等人开启密匣验证,果然如众所料,皇储确系绵宁无疑,而且这个决定早在1799年(嘉庆四年)四月初十之时,便已成定论。由此可以充分看出钮祜禄氏的贤明豁达以及思虑周全,而继位为帝的旻宁(道光继位后改“绵宁”为“旻宁”),对这位养母更是感激莫名,不仅在嘉庆帝去世后第三天就晋尊其为皇太后,而且自己也敬称其为“皇母”,每日不论多忙必然会抽空去寿康宫问候。

微信截图_20191118192510.png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剧照

两位亲子的生平概览,体现宣宗对养母之情

虽然比道光帝仅仅大6岁,但钮祜禄氏却教导陪伴了道光帝长达53年(1797—1850),对道光一生影响深远,远比其生母孝淑皇后喜塔腊氏的15年要长的多。从1822年(道光二年)到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道光帝前后共分五次为养母敬上徽号,最终徽号为:康豫安成庄惠寿禧崇祺皇太后。道光不仅对养母敬爱有加,而且爱屋及乌,对养母的两位亲生子也是格外优待。虽然在两人当中,道光帝一视同仁,但很显然二人的一生依旧差别明显。

嘉庆帝一生共有五子,继位前有三子(长子穆郡王【1780年生,追封】、次子道光帝【1782年生】、三子绵恺【1795年生】),继位后有两子(四子绵忻【1805年生】、五子绵愉【1814年生】),整体来说子嗣单薄且年龄相差较为悬殊,而钮祜禄氏的两位儿子正好处于嘉庆帝因接连的国丧繁忙而无暇分身后宫的阶段。

Image 3 (48).png道光帝剧照

 惇恪亲王绵恺,仁宗第三子。嘉庆十八年,林清变起,绵恺随宣宗捕贼苍震门,得旨褒嘉。二十四年,封惇郡王。宣宗即位,进亲王。

三子绵恺,出生之后没多久即迎来父亲被皇祖公开皇储身份的吉兆,嘉庆帝一度也对这个孩子有所重视。不过,绵恺真正得到父亲褒奖并且名留史册的一次是发生在1813年(嘉庆十八年)的林清之变,他与二哥(道光)一起英勇护驾,“捕贼于苍震门”,因此得到嘉庆的褒奖,6年后(嘉庆二十四年),正逢嘉庆帝60大寿,诸皇子皆有封赏,绵恺也因此受封惇郡王,时年25岁。1820年七月嘉庆帝驾崩后,继位的道光晋封绵恺为惇亲王,足以看出二人还是有兄弟情存于其中的。

只可惜,绵恺并未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恩宠。1823年(道光三年),嫡福晋钮祜禄氏因违反定制乘轿直接进神武门,绵恺被罚俸五年;1827年(道光七年),因与太监张明德私相往来,且藏匿宦者苑长青,绵恺被直接降为郡王,最终还是道光念及十四年前与之一同苍震门护驾,故于次年十月复其王爵;本该对此多加注意的绵恺,1833年(道光十三年)五月又因议及孝慎皇后佟佳氏的丧仪用语不当(如丧考妣),又被罚扣十年王俸;五年后,又收到绵恺私自囚禁民夫穆其贤的状告,经查属实再度被降回郡王衔,一生波折的绵恺最终于同年十二月去世,享寿44岁。

瑞怀亲王绵忻,仁宗第四子。嘉庆二十四年,封瑞亲王。道光三年,命在内廷行走。八年七月,薨,谥曰怀。

而四子绵忻,因是嘉庆帝继位后长达十年未有子嗣前提下的第一个孩子,亦得到嘉庆的格外看好,同样同其兄绵恺一般,在父亲60大寿时(1819年)被晋封了爵位,但绵忻的爵位却直达亲王(瑞亲王),当时的他只有15岁,既无兄长护驾苍震门之功也无青史留名之绩,只能说充分体现嘉庆对这个孩子的格外重视。以至于到现在还流传着嘉庆欲更易皇储之说,但因史学界尚未有明确定论,故我们不做深究。

微信截图_20191118192120.png绵忻剧照

绵忻与他的兄长不同,标准的乖宝宝形象,所以在道光继位后,对这个弟弟也是非常爱护的,甚至破例在1823年(道光三年),绵忻没有任何成绩的前提下命其“内廷行走”,呵护之意溢于言表,只可惜,这位乖孩子在五年后(1828)的七月去世,年仅24岁。

史海君说:

以上便是关于道光帝对孝和皇后钮祜禄氏及其两位亲子态度看法的细致总结。钮祜禄氏陪伴道光长达53年,虽然在年龄上仅仅比宣宗虚长6岁,但因为她的悉心教导和大力扶持,道光才能顺利地成长和如愿承继大统,所以,在道光心中,这位养母甚至比生母还要重要。

正因如此,出于对养母的感恩,道光对于养母的儿子们也是非常看重。绵恺虽然错误重重,但道光依旧屡次给予宽恕,而最终的郁郁而终,只能说是绵恺本身不能勤加约束而致,道光每次对其处罚,虽然有些重,但也不难看出其“恨铁不成钢”之意。而绵忻,一生无甚功绩,却可得到父亲兄长(道光)两代皇帝的关爱,实乃万幸。所以,综合来看,道光帝对孝和皇后一家,真正做到了“孝母爱弟”。

参考资料:

《清皇室四谱》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

《高宗纯皇帝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

赵尔巽《清史稿.仁宗本纪》、《清史稿.宣宗本纪》、《清史稿.卷二百一十四.列传一》、《清史稿.卷二百二十一.列传八》

版权注明:本文系作者“史海甄客百晓生”原创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违者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