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正非直言“面子是给狗吃的”:成熟的人,大都不要脸

 繁星1 2019-11-18

最近,任正非“面子是给狗吃的”语录,刷爆了网络。
这句话,其实是源于其父任摩逊的口头禅。
在特殊的那个年代,因为政治原因受难的知识分子家庭,吃饱肚子和要面子,通常只能选一个。

正是这段苦难,成就了无限渴望成功的任正非,并造就了“以过冬的心态,永远活在春天里”的华为。
任正非常在演讲中说:
“我要的是成功,面子是虚的,不能当饭吃,面子是给狗吃的。
比起大多数企业家在人们印象中的光鲜亮丽,任正非或许是最不要脸的大佬了。
端着盘子吃员工食堂、挤在人群中等出租车、鼓励员工在内部论坛批评公司并亲自回复……

这是一位年过7旬的普通老人,也是6000亿华为帝国的掌舵者。
中国人向来好面子。
若是仅仅体现在讲排场、拼物质上,也就算了,最致命的是:
明知自己有错,却为了面子死不承认;
为了他人无关紧要评价和所谓自尊,折磨自己;
怕丢人不敢行动、不敢开口,错过无数的大好机会。
成熟的人,早就学会了不要脸;不成熟的人,总喜欢把面子挂在嘴边。

不要脸,从听得进骂开始
任正非用自己的行动,鼓励员工像自己一样不要脸:
“不要脸的人才能进步,在华为我最不要脸,所以我进步最快。
在去年流出的一份华为问责通报里,醒目地写着“任正非罚款100万”。
总裁犯错,与员工同罚。
在任正非的观念里,迷恋面子的人,是最没有学问、没有本事的人,要脸的干部没太大出息。
他从来不怕别人批评,他认为:
宁可不要面子,迎头改善。也不要为了面子,走向失败。
在现实中,很多人听不得别人批评,哪怕批评说到了点子上。
究其原因,是因为如果接受批评,就等于承认自己犯了错误。
而“犯错=丢脸”,这是很多人脑海里根深蒂固的等式。
在《攀登者》中饰演曲松林的演员张译,在接受采访时说:
“人在年轻的时候,脸皮薄。
我20来岁的时候,人家说我演戏有什么问题,我觉得这是对我最大的侮辱。
现在想想,那些否定的话,对我都特别有好处。
越到年龄大的时候,越会珍惜那些帮你说问题的人。'

在这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社会,能冒着得罪你的风险,指出你问题所在的人,能有几个呢?
他们本身不一定比你优秀,但他们是真心希望你能变得更优秀。
面对这种对自身有益的批评,再讲面子,无异于封死了自己上升进步的通道。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有些批评,显得并不客观甚至不友善。
能坦然应对的人,则更显格局。
著名歌手风火的儿子霍尊,摘得《中国好歌曲》第一季的桂冠。

在社交媒体上,有不少声音质疑其靠着父亲,才拿的冠军。
霍尊并没往心里去,他在采访中回应道:
“我要首先感谢那些质疑、批评的人,有了他们的督促,我才能成长得最快。”
面子是什么?
是弱者眼里拒绝认错、逃避责任的借口。
真正有本事的人,不怕把面子放出来让人践踏。
因为他们知道,要想挣回面子,语言是无苍白无力的武器。
把批评当做鞭策自己的动力,做出让批评者闭嘴的成绩,是最好的回击。

所谓面子,只是自己的内心戏
中国著名企业家严介和对待面子,和任正非一般,话糙理不糙:
“我们干大事的从来不要脸,脸皮可以撕下来扔到地上,踹几脚,扬长而去,不屑一顾。

别看华为今天把“不要脸”奉为企业精神的一部分,现华为董事会秘书江西生,20年前也曾因面子闹过笑话。
他还是一名普通销售的时候,曾去拜访某县邮电局局长。
他怯生生地推开门,匆匆把材料放在桌子上,红着脸说:
“局长,这是我们公司的介绍。”
还没等局长回应,便拔腿往外跑,由始至终没敢跟人对视一眼。
很多人在职场上难有作为,就是因为把面子看得太重。
甚至有人在在择业的时候,为了所谓的面子,故意避开有较多机会接触人的工作。
但自己又没有能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久而久之,只能在一些重复琐碎的事务性工作里,消磨岁月。
为什么很多公司的高管甚至总裁,都是销售出身?
为什么很多人创业成功前,都有一段看似苦哈哈,整天跟人打交道的日子?
因为与人打交道的关键,就是先学会不要脸,而能成大事者,通常也不要脸。
李嘉诚曾在专访里说过:
“当你放下面子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懂事了;当你还停留在那里喝酒吹牛,不懂装懂只爱面子的时候,说明你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想想身边混得一般的上班族:
有多少人,因为怕问多了被领导骂,连任务都没确认清楚,就埋头瞎干;
有多少人,明明脑子里天马行空,开会时却惜字如金,生怕说错话被嘲笑;
有多少人,因为不懂得拒绝与迎合的尺度,成为了职场里背锅的老好人;
有多少人,拜访客户之时,永远躲在同事后面,直到离职也难以独当一面。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中写到:
“对眼前的事情钝感一点,不要什么都往心里去。
一个把时间精力浪费在面子上的人,必然是一个没有主见,却又过度在乎自我感受的人。
面子,其实只是一个人内心脆弱的外在体现。
如果你真的有一定要做成的事情,迫切希望成为某个人。
那么比起你的目标,别人的嘲笑算什么,领导的责备又算什么?
况且,很多在自己看来,很丢人下不来台的事情,或许别人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时间宝贵,大家都很忙,没空欣赏你自导自演的内心戏。
别人不给面子,那就自己挣
在求人办事的时候,有一句话很常见的话:“给个面子。”
事实上,面子从来都不是给出来的。
在你没有本事的时候,硬给他人面子,那叫打肿脸充胖子。
在你没有实力的时候,硬要他人给面子,那叫摇尾乞怜。
出身小县城的谢娜,在刚进大学之时,被人嘲笑普通话不标准。

按照正常人要面子的逻辑:
要么就从此不和嘲笑自己的同学说话,要么就据理力争甚至跟人干一架。
但谢娜另辟蹊径:
谁笑她普通话不标准,她就拉着谁帮她纠正发音。
老梁也在自己的节目中,对谢娜赞不绝口:
“她还真有一个厚脸皮精神。”
如今,谢娜不仅因湖南卫视走红,更是在最近正式兼任央视主持人。
电影《一代宗师》里有这么一句话:
“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里子,而只有里子,才能赢得真正的面子。
马云曾因“悔创阿里”,被网友开玩笑地评价为不要脸。

其实,早在20多年前,马云挨家挨户推销他的中国第一个黄页时,就已经不要脸了。
有段视频,记录了马云早年创业,拜访企业时吃了无数闭门羹的艰难。
当时的国内环境,别说企业不知道黄页是什么,连互联网是什么也没几个人说得清楚。

马云面对镜头,不要脸地吹出了牛:
“再过几年,北京就不会这么对我,再过几年,你们都会知道我是干什么的。”
现在大家都知道,马云不仅圆了吹出去的牛,还把当年丢掉的面子,百倍千倍地挣了回来。
蒲松龄在《题镇纸铜尺》中有言:
“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需要他人施舍才有的面子,本质上是一种虚荣和自卑的投射。
真正能成事的人,不会因为受到嘲笑而觉得丢脸,不会因为遭受拒绝而自我怀疑。
面子更像是一副面具,会罩住你的热爱,盖住你的精进,蒙蔽你的自信。
当你摘掉它的那一刻,你会发现:
别人的批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人敢对你真心批评;
别人的眼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走不出以“自尊”为主题的内心戏;
别人不给面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迷失在乞求中而不去自己挣面子。
要面子是本能,不要脸才是本事。
没有本事支撑的面子,再华丽,也不过是浮夸的影子。

关注老李校长的社交情商学

没有套路,只有干货

点个“在看”再走呗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