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鱼10年,不知如何正确改底?请我来告诉你不同的池塘怎么改底

 冬天的阳光雷霆 2019-11-19

“底改调水”对于广大养殖户来说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词,俗话说得好“养蟹先养水、养水先养底”,改底调水是整个养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但是面对不同池塘,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改底方法

不同的池塘,由于其底部的不同、排污条件的不同、光合作用条件的不同、养殖密度(投饵量不同)和水流的不同,所以这些池塘的底改侧重点会有明显区别,同时底改的措施和目的也会不同。

MON

01

土池的底改目的

土池光合作用好、养殖密度低,池塘本身的自净能力强,在养殖过程中的水质调控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土池的水质主要依靠水体的自净能力来完成,人为的调水改底工作主要是在池塘底部和水体太富营养化时或者太瘦时,针对性的改善其富营养化或者太瘦的状况。

土池底改的目的是:让偏瘦的池塘底部得到有机物的补充,让底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挥池塘生产力。让太肥的池塘底部减肥,降低池塘水质恶化的几率。

MON

02

铺膜池的特底改目的

膜池投饵量大,也就是每天污染大,池塘本身的自净能力很难完全满足水质的要求。膜池通过铺底膜,让池塘直接和底泥隔绝,杜绝了底泥积累的有机物对池塘水体的影响也终止了底部与生俱来的缓冲能力。

高密度铺膜池的调水改底,主要依靠良好的集污能力和通过排污,有效的减少有机物的沉淀物和溶解在水中的有机物,减少微生物繁殖和活动的营养基础。

铺膜池底改的目的是:通过集污、排污或者化学方法对底部有机物惰性化,减少底部发滑的现象,减少池壁和底部长青苔的几率

MON

03

室内小池的特点和底改目的

室内小池投饵量大,投料次数多,每天池塘单位面积的污染大,另外室内养殖光合作用相对差、藻很难大量吸收氮,池塘底部和表面也容易滋生微生物,池壁容易发滑或者长丝状藻影响对鱼虾的健康。

水泥或膜的池塘底部基本没有缓冲能力、代谢能力、藻比较少的水体氮循环能力也相对于比较差,所以池塘的自净能力基本上很难满足水质的净化要求。

室内小池底改的目的是:通过集污、排污或通过化学方法对底部有机物进行惰性化,提高微生物和藻的使用效率,减少底部发滑的现象,弥补光合作用不足引起的室内氮循环能力差的缺点。

养鱼10年,不知如何正确改底?请我来告诉你不同的池塘怎么改底

不同池塘的底改措施

1.土池底改和调水措施重点

对于新开的池塘,最好用有机肥让底泥熟化一下再养殖。在翻推池塘的时候,不要推到新土层,得留一点旧土在底部才能够发挥底泥作为池塘水体营养库和水质的稳定缓冲系统优势。

对底泥适中的池塘,养殖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微生物对氮循环强化的作用进行改底和调水。

对底泥太富营养化的池塘,每一次巡塘都要仔细观察饲料台是否滞水或饲料台底有粘液膜,这种现象意味着:底部已经恶化了。

2.铺膜池底改和底改措施

通过合理投料和合理布置增氧机,让水流有利于集污、排污,尽可能减少池塘中的残饵、粪便。

养殖过程中,水太浓时适当使用塘生态钝化水体的有机物,及时处理饲料台发粘、滞水现象(表明底部已经有发滑现象)。

及时处理池塘见光的水面青苔,一旦出现一点点的青苔线就马上处理,处理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死亡的青苔散到池塘中被虾摄食。

3.室内小池底改和调水措施重点

布置好增氧机,让水流利于集污、排污,尽可能缩短残饵、粪便的滞留时间。

提高微生物和藻的使用效率,加大池塘自净能力,解决已经溶解到水体的有机物。

养鱼10年,不知如何正确改底?请我来告诉你不同的池塘怎么改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