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听季羡林谈国学》第二章第五节有感:简化易使国学走入“歧途” 书中提到:繁体字是蕴含着先人很多智慧的文化结晶,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无一不美。了解繁体字之后,只要从字形上便能看出字的意思,一个字就如同一个故事,情节精彩。 简化字取而代之以后,我们便无从追溯其造字之法,因此简化字代替繁体字并不是学习国学的正统之法。 看到这里想到前一段时间有几个跟我说:文字是没有灵性的、文字是冷冰冰的。当时就在想文字怎么会没有灵性呢?是冷冰冰的呢? 平时我们在交流中使用的就是文字啊,到底是文字的问题?还是个人心里是没有灵性的?冷冰冰的? 就像描写笑的词语就有:微笑,狂笑,傻笑,笑眯眯,笑呵呵,眉开眼笑,破涕为笑,哈哈大笑,冷笑,哭笑不得,笑哈哈,嘲笑,捧腹大笑。 描写哭的词语:啜泣,呜咽,哭泣,抽泣,痛哭流涕,声泪俱下,悲泣,哽咽,号啕大哭,幽咽,哭声直上,呜呜咽咽,抽抽泣泣,热泪盈眶 ,涕下沾襟,泪水潸然,泪如泉涌,泪如雨下,泪如倾盆,哭断衷肠等词语。 通过这“笑”和“哭”两个动作,就很能说明一个问题:文字有无灵性在于心。 #我要上头条上头条# ![]()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