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穴位很多,有几百上千个。但临床常用的穴位并不多。一般而言,能掌握并灵活加减配伍应用二、三十个常用穴位就可用于各科病证了。为了方便初学者记忆,现将这些常用穴位趣分为以下几类:
1 统帅:百会
2 丞相:
左丞相:涌泉。
右丞相:关元
3十大文将:
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内关,命门,中脘,神阙,太溪,神门,肾俞。
4十大武将:
合谷,列缺,曲池,天枢,委中,风池,太冲,大椎,人中,公孙。
现分述如下:
1统帅:
百会穴
【定位】:百位位于头顶部,两耳间连线的中点,前发际正中直上五寸。
简易取穴法:将大拇指插进耳洞中,两手的中指朝头顶伸直,像是环抱头顶似的,两手手指按住头部。此时,两手中指指尖相触之处就是百会穴。
百会为督脉经上的穴,位于巅顶之上,位居最高。又为五脏六腑、手足三阳、督脉、百脉之所会。如百脉仰望朝会。为方便记忆,趣归于“统帅”,有一国之君之意。
【主治】:
脑血管意外、直肠脱垂、子宫下垂、肾下垂、胃下垂、精神病、头痛、失眠、高血压、癫痫、昏迷、眩晕、原发性低血压、小儿惊风、脑瘫、癔症性失语、遗尿、颈项强痛、足跟痛、外感发热不退、休克、矫正胎位、鼻炎.嗅觉失常等证。
【操作】:
刺法:
平刺0.5—1.0寸。可向前后左右透四神聪,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头顶部。手法用平补平泻或捻转、迎随补泻法。
灸法
艾炷灸9—15壮。艾条灸10—20分钟。强身保健,采用隔姜灸3—5壮。或温灸至有温热舒适感为度。每日1次,每月20次。亦可采用累计灸法。
【注意】:小儿脑积水及囱门未闭,针时应慎重。
【配伍应用】
⑴百会配伍太冲组成“会冲”。
用于巅顶头痛、头晕、高血压、子宫下垂效佳。也可用于四肢抽搐、头痛。
高血压用针刺,子宫下垂用灸法。
⑵百会配伍大椎组成“会椎”。
艾灸之用于低热、骨蒸劳热、午后或夜间热甚。针刺本穴组退热效果也好.
⑶百会配伍风府组成“针风”。
临床用于风疾。以内风为主,外风次之。
用法:百会沿皮刺0.5—1寸;风府直刺0.5—1.0寸。
⑷百会配伍囟会组成“百囟”。
为治脑病之良穴,也用于卒暴中风。
用法:一针从百会向囟会透刺进针3寸,一针由囟会向百会透刺3寸。用泻法。留针20分钟。
⑸百会配伍间使组成“使会”。
用于痰火上扰发狂。可刺或放血法。
⑹百会配伍风池、太冲组成“百风溪”。
用于头晕。特别是老年性头晕效佳.
⑺百会配璇玑,涌泉组成‘三才组合”.
用于头痛、头晕、昏迷、咽喉痛、高血压、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等有较好的疗效.
⑻百会配三阴交、绝骨、行间、太冲、神庭、囟会、前顶、奇穴神智组合成“高血压七灵术”。
主治高血压
⑼百会配曲池、足三里、肩井、风市、绝骨、与奇穴“耳前发际”组合成“中风七穴”。
用于中风,半身不遂,言语蹇塞,
【临床应用报道精选】
⑴高血压
病者取坐位,用艾条雀啄灸法。即将点燃的艾条,从远处向百会部位接近,当病者感到烫时为一壮。然后将艾条提起,如此反复操作10次。但两壮之间应间隔片刻,以免起泡。每天一次。一般灸后血压即降。
于书庄.灸百会降血压的临床观察. 上海:上海针灸杂志,1988,(2):9—10
⑵脑血管意外
针刺疗法:病者取坐位或卧位,常规消毒百会、双侧曲鬓局部皮肤后,以28到30号针头1.5到2寸毫针,自百会至曲鬓分3段或4段,接着沿着头皮刺入,针尖方向由百会透向曲鬓,施行快速捻转手法,频率约200次∕分,连续5分钟。留针5分钟。留针5分钟后再行捻转,这样重复3次,共30分钟。每天一次。
孙申田,等,针刺百会透曲鬓治疗脑血管偏瘫500例临床研究 北京:中国针灸,1984,(4):5—7
⑶眩晕
针刺疗法:病者取坐位或卧位。常规消毒穴位局部皮肤后,用28到30号1.5寸长毫针,针体与皮肤呈15度角刺入穴位。还可以透向四神聪穴。并大幅度捻转至全头部出现如压重物的胀感。留针。每天一次,一般10左右可愈。
张信,百会穴的临床应用,西安 陕西中医函授通讯,1982.(3):30
⑷失眠
针刺疗法:病者取坐位或仰卧。常规消毒穴位局部皮肤后,用28到30号1.5寸长毫针,与穴位皮肤呈15度角,向前进针约1寸深。拇、食两指向前捻转至得气。留针。留针12到24小时。一般一次即可见效。
张信,百会穴的临床应用,西安 陕西中医函授通讯,1982.(3):30
⑸遗尿
针刺疗法:病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常规消毒百会局部皮肤后,用1.5到2寸毫针沿皮平刺入穴位。进针一寸左右,快速捻转,予中强刺激,施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到30分钟,针后用艾灸百会,每天一次,7次为一个疗程。一般1到2次即愈,重者一到二个疗程即愈。
富彦相,针灸百会穴治疗小儿遗尿5例的体会。兰州:甘肃中医 1990,(5):27
2 左丞相:
涌泉
【定位】:卷足时在足前部凹陷处,即在足底去趾三分之二处。
涌泉位于足底,居人身最低处。与头之巅顶的百会相对。涌泉虽位置最低,但却是人体的根基。如同草木之根一样,没有涌泉做坚实的后盾,百会就成了无根之草。因此涌泉如同滔滔不绝的泉水,不断涵养滋润全身,人体才能得以生长并保持健康。如同百会的左膀右臂,故趣分为左丞相。
【主治】:
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昏迷休克、小儿热病、头痛、三叉神经痛、舌肌**、失声、心肌炎、脑血管意外、癫痫 精神病.鼻出血(鼻衄)、高血压、失眠等。
【操作】
刺法:直刺0.5—1.0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足底。手法用平补平泻或提插、捻转、迎随补泻法。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
【配伍应用】:
⑴涌泉配伍鸠尾组成“镇痫”。癫痫正发作时用此穴组可立止,
⑵涌泉配伍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劳宫、环跳、哑门、中脘等组成回阳九针。
均刺或灸用于阳虚欲脱、肢冷、休克虚脱等。
⑶涌泉配伍其他十一井穴组成“十二井穴”。
点刺或艾灸可用于昏迷休克、热病、中暑等。
【临床应用报道精选】
⑴癔症
病者仰卧位,常规消毒两侧涌泉局部皮肤后,以左手固定足踝部,右手持28到30号1寸毫针,快速穿皮进针,待有针感后,予强刺激行平补平泻法,留针15到3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5到10分钟行针一次,一边行针,一边嘱病者配合语言锻炼。
刘更,针刺涌泉穴治疗不语症68例。北京:中国杂志,1981,(2):22
⑵鼻出血
艾灸疗法:病者仰卧位。术者点燃艾条后,悬灸双侧穴位,直至鼻出血停止。傅氏运用本法治疗鼻出血,一般3分钟内即可止血。
傅丰瑾,温灸涌泉穴治鼻出血。上海针灸杂志1986,2.19
3 右丞相:
关元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脐下四横指处,脐至耻骨联合为5寸)。
关元穴大补元气。元气是生命之根本,气化生万物。关元为真气之所聚,为后天的源泉和动力。也如百会穴的左膀右臂。故趣分为右丞相。
【主治】
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昏迷、休克、泌尿系统疾病、痢疾、肠炎、直肠脱垂、子宫下垂、疝气、高血压、神经衰弱、消化不良、保健、肥胖、遗尿、阳痿、月经不调、带下、不孕、气虚、虚劳等症。
【操作】:
刺法:
直刺1.0—1.5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外生殖器和会阴部。手法用平补平泻或捻转、徐疾、呼吸、开阖补泻法或烧火山、透天凉手法。
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或药物天灸。强身保健采用瘢痕灸。每年一次,或间隔灸3—5壮。或温灸至局部温热舒适,局部皮肤稍见红晕。每日1次,每月20次。亦可采用累计灸百余壮。
【注意】:孕妇慎用。避免膀胱充盈时深刺。
【配伍应用】
⑴关元配伍太溪、三阴交组成“右归方”。
三穴均用补法有温补肾阳、填补精血的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肾阳不足、精血亏虚引起的病症如腰痛、阳痿、阳衰无子、女子不孕、虚劳、**清冷、骨质疏松症等。对其他病症凡有肾阳虚证的都可应用。
⑴关元配伍复溜、肾俞组成“肾气方”。
三穴均用补法有温补肾阳的作用。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引起的和伴有肾阳不足症状的病症如腰痛、阳痿、癃闭、遗尿、消渴、哮证、喘证、脚气、男子不育等
⑶关元配伍太溪、阴陵泉、神阙组成“温补脾肾方”。
关元、太溪、阴陵泉三穴用补法,神阙穴用艾条隔姜或隔附子片灸。有温补脾肾、回阳救逆的功效。
本方是治疗脾肾阳虚的代表方,用于脾肾阳虚引起的腹泻、反胃、多寐、急性胃肠炎、呃逆等症。
⑷关元配伍气海、合谷组成“回阳益气方”。
三穴均用补法,有回阳益气、扶正固脱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元气大伤、阳气暴脱之危急症候如中风(脱证)、汗证(脱证)、哮证、喘证、久泻、昏迷、休克等属于元气不足、真阳暴脱者。
加减变更方:
▲本方(回阳益气方)加神阙穴(艾条悬灸)组成“四逆方”。为治疗真阳衰微、阳气欲绝的常用方。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引起的病症如伤寒“四逆汤”证、慢惊风或太阴病的泄泻、反胃、急性胃肠炎等。
⑸关元配伍足三里组成‘补虚”。
补虚效果极佳,也为全身之保健大穴。可针,也可用灸。
⑹关元配伍左右归来组成“下腹三角”。
主治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尿频、尿急等。
⑺关元配伍小肠俞组成小肠募俞。
主治小肠病变。
⑻关元配伍气海、肾俞组成“阳三针”。
主治阳痿、遗精、不育。
⑼关元配伍归来、三阴交组成“阴三针”。
主治月经不调、不孕症。
⑽关元配伍中极、三阴交组成“尿三针”。
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效佳。
⑾关元配伍中极、三阴交组成“利阴”。
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遗精、阳痿、早泄、尿失禁及妇科病等。
⑿关元配伍地机、三阴交、足三里组成“痛经”。
主治痛经。
⒀关元配伍气海、中极、子宫用于肾精虚损或阴血不足所致的男女不育症。
⒁关元配伍气海、神阙、百会、足三里组成“固脱”。
神阙用隔盐灸,余穴用大壮灸,不拘壮数,临床用于虚脱证效佳。
⒂关元配伍奇穴“护宫”(脐下1.5寸,旁开2.6寸处)组成“梅花三针”。.
用于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如不育、卵巢囊肿、附件炎、痛经、月经失调等有较好的疗效。
⒃关元配伍三阴交、肾俞、行间、太冲、曲骨、中极组成小腹九灵术。
用于痛经、月经失调、闭经、白带等。
⒄关元配伍水道、三阴交、行间、中极、水分组成水肿九灵术。
专治肾性水肿。
【临床应用报道精选】
⑴阳痿
艾条疗法:病者取仰卧位,用陈艾制成中等艾柱,点燃后直接灸关元。每次灸100到200壮。每周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每疗程终结后,就停灸一周。五氏运用本法治疗阳痿疗效满意。
五凤仪,关元穴治疗阳痿12例。北京中国针灸,1983,(1):42
⑵遗尿症
针刺疗法:病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关元局部皮肤后,用30号1寸长毫针,直刺入穴位0.5寸左右,得气后将针退至皮下,针尖向斜刺使针感传导至膻中穴,或针尖向下斜刺使针感传导至阴部。隔天一次。张氏应用本法治疗小儿遗尿症,一般针刺数次就可告愈。
张彦明,关元穴治疗小儿遗尿。陕西中医函通讯1988,(6):35
艾条疗法:采用艾柱,如绿豆样大小直接灸,每次10壮,务使火力缓慢透入穴位深层,艾柱烧至病者不能忍受时除去。
卢氏运用本法治疗遗尿症73例,治愈71例.
⑶男性不育症
针刺疗法:病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关元局部皮肤后,用1寸毫针快速直刺入穴位0.5寸左右。得气后施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起针后,加直接瘢痕灸5壮,或隔姜灸7壮。每天灸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李学耕,等。针灸治疗无精虫症一例。福建中医药,1960,(5);14
刘氏运用本法治疗男子不育症。一般2个疗可取得疗效。4个疗程方可治愈。
⑷痛经
针刺疗法:病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关元穴局部皮肤后,用28号毫针快速垂直刺入穴位1.5寸,针尖可略向下提插捻转,得气后促使针感向下腹部传导至会阴部或腰骶部。然后取长约1.5厘米的艾段,套在针柄上点燃,每次用2到3段艾条。每天一次。 
一:针灸高手速成培训班,系统学习无痛进针手法、三才针、开泰针、三才九候针、三才七星针治疗疑难杂症、百病一针疗法等 费用:报名特价2980元 凡“高手班”再加1000元即可参加针灸减肥培训班! 二:三才针灸补法减肥培训班。 费用:3980元 报名针灸减肥培训班送“针灸高手速成班”名额一个。 三:三才学派吕即来亲传弟子班 费用:6800元 针灸高手速成班学员补款4000元即可成为吕即来亲传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