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振宁:研究原子弹给你多少奖金?邓稼先: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

 老照片收藏家 2019-11-19

“两弹元勋”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从1964年到1986年,22年间邓稼先一共参与了32次核试验,邓稼先亲自去罗布泊指挥工作队参与实验就有15次。

作为总指挥,邓稼先主动身临一线,每次核试验,都要带头钻到巷道里去取样,甚至还亲自跑到沙漠里寻找摔碎的原子弹碎片。由于当时的防护条件很差,长此以往,他的身体遭受超剂量的核辐射,1985年,邓稼先由于全身核辐射造成大面积渗血,已经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被迫住进了北京的医院。

住院期间,他的同学兼好友杨振宁来看望他,曾问:“研究原子弹,国家究竟给了你多少奖金?”邓稼先回答:“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

邓稼先说的是实话,当时由于国家经济困难,发给当时从事研制的科研人员的奖金总数仅仅1万元钱,单位自身又拿出一部分钱,最终按10元、5元、3元三个档次,分别发给当时从事研制的科研人员。邓稼先拿的是10元。

这点奖金,现在看来,的确是少得可怜,不值一提。但邓稼先的着眼点不在这里,他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

曾经有一位战友问他:“稼先,你说再过几十年,人们还记得我们这些人的名字吗?”邓稼先微微一笑,说:“记得或者不记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为国家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

“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这是“两弹元勋”邓稼先在患癌症住院时说的一句话。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的一个书香之家。父亲邓以蛰曾担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他曾告诉邓稼先:“以后你一定要学科学,科学对国家有用。”邓稼先也一直遵循父亲的话,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又赴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读物理学博士。

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邓稼先的成就,也纳入了美国政府的视线,他们打算用更好的科研条件、生活条件把他留在美国,他的老师也希望他留在美国,同校好友也挽留他,但邓稼先婉言谢绝了。1950年10月,他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和二百多位专家学者一起回到国内。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

回家他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妻子表示支持。

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隐姓埋名,他离开繁华的都市,走进大漠深处。这一走,就是28年!当时科研条件也很差,只能使用算盘进行极为复杂的原子理论计算。

邓稼先将我国核武器研发事业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颤动着嘴唇,断断续续说出几个字:“我……为了……这件事……死了,值得!”

中国能在那样短的时间和那样差的基础上研制成“两弹一星” (前苏联8年、美国6年、法国4年、中国2年8个月),西方人感到不可思议。

当时杨振宁来华探亲返程之前,故意问还不暴露工作性质的邓稼先说:“在美国听人说,中国的原子弹是一个美国人帮助研制的。这是真的吗?”邓稼先请示了周总理后,写信告诉他:“无论是原子弹,还是氢弹,都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 杨振宁看后激动得流出了泪水。

正是由于中国有了这样一批像邓稼先这样勇于奉献的科学家,才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