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历史悠久,自古物产丰饶,为鱼米之乡,是我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均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中省会南京不仅历史上曾长期为我国南方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此外,江苏地理、文化多元,因为江苏作为一个独立行政区形成较晚,历史上曾长期分属数个地理、文化单元。 元末,朱元璋以南京为中心发展壮大,建立明朝后以南京为首都并析南京及其老家凤阳周边合设直隶,辖今江苏、安徽、上海等两省一市之地,江苏省域才属同一政区,而江苏正式设省要到清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分江南省(明南直隶)置安徽、江苏两布政使司。清朝江苏设省时共辖八府一直隶州,那么明朝时期今江苏省域为何建制呢? 实际上,今江苏省域在明朝时期建制与清朝江苏设省时差别不大,均为八府一直隶州,此外还有六个府辖散州,分别为徐州直隶州,淮安府所辖邳州、海州,扬州府所辖高邮州、泰州、通州,苏州府所辖太仓州。 徐州为“古九州”之一,两汉时设徐州刺史部,治所在郯县(今山东郯城),曹魏时移治今徐州(彭城),徐州之名自此承袭至今。徐州历为兵家必争之地,明初曾隶属于凤阳府,后升为直隶州,领本辖(元朝省彭城县入州)及丰沛萧砀四县,是明朝及清朝初期今江苏唯一的直隶州(相当于现地级市)。 海州为南北朝时改东海郡所设,东海郡设于秦,秦汉时治郯县,隋朝时移治朐山县(今东海县)。元朝时海州改称海宁州,明初复称海州,为淮安府所辖,领本辖(明初省朐山县入州)及赣榆一县。邳州最早设于南北朝,此后曾称邳州、下邳郡、淮阳军等,多治下邳,明朝时邳州属淮安府,领本辖(明初省州治下邳县入州)及宿迁、睢宁两县。 扬州府共辖高邮州、泰州、通州三个散州,高邮州最早设于北宋,元朝时曾为高邮路、高邮府,明朝为扬州府所辖散州,领本辖及宝应、兴化两县。泰州设州于五代南唐时,明初省州治海陵县入州,领本辖及如皋一县。通州设于五代后周时,明朝时领本辖(明初静海县省入)及海门一县。 太仓州为明朝江苏省域七州中设立最晚的一个州。由于苏州府辖区太过于繁荣,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析昆山、常熟、嘉定三县各一部置太仓州,州领本辖及崇明一县,为苏州府所辖。 参考资料:江苏省志、中国历史地图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