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考研初试100天的时候,很多同学想的是: 最后100天,好有仪式感,是时候展示真正的技术了,我一定要抓住这100天,列好计划、起早贪黑、不问世事、只谙学习,和考研擦出完美的火花,让别人对我刮目相看! 现在距离2019考研初试还有50天,很多同学的状态是: 100天很快过去一半了,前一个50天好像也没有太大的造化,只剩50天了,还能有什么改变呢?不管结果了,把这50天熬过去就是了…… 为什么要用“熬”的呢? 当你对一件事情不抱有希望的时候,希望可能真的就不会实现了。如果你每天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学的进去是福,学不进去就心烦一下,每天熬夜看书,却总觉得一无所获,第二天重复以上,在侥幸与焦虑中度过,少有憧憬和动力,不得不说,这样学习的结果不会太好。 日子一天一天过,却觉得梦想好像更遥远了。整个人陷入一种自我矛盾:既希望日子慢一点好有更多时间复习,又希望时间快一点好早点脱离这样的痛苦。 为什么不换一个角度思考呢? 试着用“我还有50天”而不是“只剩50天”的心态来对待。 当自己想着只剩50天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时间不够了,考上的机会不大了,得过且过吧。但我还有50天呐,这50天我还可以巩固300个熟词生义、做50篇阅读、翻译50个长难句、写7篇作文、刷10套数学题、背一轮专业课核心笔记、做10套政治模拟卷。只要做好计划,做完这些任务时间绰绰有余。 曾经有一个同学和小英说: 在距离考研还有50+天的时候,我曾经想过放弃。那时候就是专业课背不下去,前期背了一遍但是记忆实在模糊,看着自己还有那么两大本笔记要背,绝望啊。越是绝望越是背不下去!一上午就跟自己较劲,为什么这么蠢记不住呢? 太痛苦了。要不把书撕了痛快吧。 好在自己忍住了,后来不再去计较还有多少页要背,而是背下一段就自己愉快一下,总觉得自己背的老师就会考。心态顺了,背诵也就顺了。最后我在50天里完整背完第二遍,并反复记诵了自己整理的核心知识点。 其实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紧张是正常的,但是千万不要妄自菲薄,消极备考不可取。我们前期已经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而这些努力必须是有意义的。最后50天,身为考研er,你需要做的只有三件事: 考研,学习是第一位的。最后50天应该有最后50天的计划,不要排得太满,我们都是普通人,凭什么不给自己休息的时间?做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主要在于查缺补漏,攻克重难点。这个阶段就不要再做地毯式扫描的学习了,量太大,难做到,容易影响心情。不要抠太边缘的知识,不要钻牛角尖。 保持积极乐观,把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要确定自己每一天都是有进步的,要相信自己的付出终会有所回报。凡事向着好的一面看,戒骄戒躁。 备考时间紧张,但是像现场确认、准考证打印、预定酒店和熟悉考场这些事情也要规划好时间去做,保证考试能够顺利进行。 还有50天,希望大家都能做好规划,好好复习,顺利考试。希望大家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踏入向往的院校,拥抱崭新的人生! 我们总是容易让自己陷入焦虑, 其实事情远没有那么糟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