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官署和官位名称

 怀念二中 2019-11-19

古代官署和官位名称

 第一部分、中央机构与官职

机构设置与官员名称

1、三公:古官名,一说为“司马司徒司空”,一说为“太师太傅太保”。周代已有此词,秦朝以后多为虚职。

2、秦朝官制。秦灭六国后,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郡县制国家,其政治体制为后世历朝沿袭。秦最高权力者为皇帝皇帝下设三个最高官职即:太尉——中央掌军事最高官员丞相——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最高行政长官御史大夫——中央监察机构的最高长官丞相下设中尉九卿(即:卫尉郎中令,太仆,廷尉典客奉常宗正,少府,治粟内史)并管理下属各郡

3、汉朝官制。汉朝在职官制度上确立了中央朝廷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郡国并行制三公九卿制在秦朝只是初具架构,这一制度到汉代时得到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三公九卿官制,以皇帝为尊,下有三公,分别为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作为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九卿对丞相负责,按其职能,行使权利。九卿其实并不止此数,按韦昭所说的“汉正卿九”,用秦时的官名分别为奉常,掌管宗庙祭祀,和国家之礼;郎中令,负责皇帝禁卫;卫尉,负责皇宫守卫;太仆,负责皇帝车马(始置于春秋。秦、汉沿袭);少府,负责皇帝财政;廷尉,负责司法;典客,负责外交和内部少数民族事务;治粟内史,负责粮食和财政;宗正,负责皇室事务

4、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长官侍中、中书令、尚书令相当于秦汉时期的宰相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中书省,负责决策魏曹丕始设,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隋初称为“内史省”,后改为“中书省”。宋代中书省与门下省合并为一个机构“中书门下”,掌握行政大权,长官为“同平章事”即宰相,其与掌管军事大权的枢密院合称“二府”。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地方行政由中书省外派的“行中书省”即“行省”掌握。明初沿用,洪武十三年废丞相、中书省,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明永乐帝时设内阁,机要之任开始归“内阁”负责起草诏令,明宣宗后拥有票拟奏章的“票拟权”

门下省,负责审议东汉时即设侍中,秩比二千石,属于少府,职掌为侍从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皇帝外出,则侍从参乘。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隋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或称纳言、左相、黄门监,皆因时而异。其下有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等官

尚书省,负责执行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尚书省”的组织机构于隋朝定型。以唐代制度为例:有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等六部,下辖吏部、主爵等24司。

关于“六部”

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下设四司长官为郎中,副长官为员外郎,其属官有主事,令史,书令史等。

户部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明清时期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 、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

礼部南北朝北周始设。长官为礼部尚书。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礼部下设四司,明清皆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

 兵部隋始置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源于三国魏五兵制。曹魏始置五兵(中、外、骑、别、都)尚书,另有有关军事的驾部、车部、库部等曹。各曹设郎。隋始合为兵部,以尚书为主官,侍郎为次官。迄至清末,历代沿袭,职权则不尽相同。宋、辽、金、元兵部不辖兵政。明代兵部尚书号为“本兵”,权最重,凡武卫官军选授简练,均为其掌。清光绪三十二(1906),废兵部,改设陆军部。

刑部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隋文帝定六部制度,初沿北齐置都官,主官为尚书;次官,炀帝定为侍郎。后代均以刑部掌法律刑狱,与最高法院性质的大理寺并列。明清两代,刑部作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刑部的具体职掌是: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会同九卿审理“监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审理京畿地区的待罪以上案件

工部,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长官为工部尚书,曾称冬官、大司空等。工部起源于周代官制中的冬官,汉成帝置尚书五人,其三曰民曹。后汉以民曹兼主缮修、功作、盐池、园苑之事。西晋以后置田曹掌屯田,又有起部掌工程,水部掌航政及水利。后周依《周官》,置冬官府,长官为大司空。隋代开皇二年始设立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

开始的时候,六部叫做六曹,即六个办事机构。六部的长官为尚书。六部的设置成为后代封建国家中央政权的固定制度。

  1. 中央具体官职

        1、令尹。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令尹主要由楚国贵族担任,且多为芈姓——熊氏、屈氏、昭氏、景氏、彭氏,亦有少数外姓

    2、: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又为古代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3、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4、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汉代官职中有九卿。

    :借指古代高级官员。君王对亲近的大臣也称为卿。

    5、上大夫先秦官名,比上卿低一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当时蔺相如比上卿廉颇官位要低)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战国时,官爵可分为上卿和大夫两级:在卿当中有上卿、亚卿之分。在大夫之中,有长大夫、上大夫、中大夫等。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者,则群聚而笑之。”《石钟山记》:“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6、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中国古代皇帝的股肱。

    丞相制度 起源于战国。秦从武王开始,设左、右丞相,但有时也设相邦魏冉吕不韦等都曾居此职)。秦统一后只设左、右丞相。西汉初萧何为丞相,后迁为相国,何死,曹参继任。惠帝吕后到文帝初年,设左、右丞相,以后只设一丞相。汉初各王国拟制中央,也在其封国中各设丞相,景帝中元五年(前145)改称为相。

    7、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设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两人(正四品)为正副长官。

    8、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隋唐南北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原是临时差遣名目,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十一月,以刘洎为黄门侍郎、参知政事,参知政事始正式作为宰相官名。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到宋代,设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此后参知政事则演变成一个常设官职,作为副宰相,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削弱相权,增大皇权。

    9、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权力与宰相相当(“权侔于宰相)。枢密院,五代至元的最高军事机构唐始设枢密使,掌文书,以宦官任之后唐时枢密使辅佐宰相,分掌军政。五代时改由士人充任,后又逐渐被武臣所掌握为适应连年战争的局面,枢密使把军政大权握于一己之手以便宜从事,枢密使的职掌范围扩大到了极限,枢密使的地位迅速上升宋设枢密院与“中书”分掌军政大权,号称“二府”。元代,枢密院主管军事机密事务、边地防务、并兼禁军。明代,朱元璋废之,改设大都督府统军。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枢密院的设置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对军权的直接控制

    10、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军机章京: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早期也称为"司员"。最初,章京无一定额数,在内阁中书等官员中选调。乾隆初,改由内阁、各部、理藩院等衙门调派。

  1.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司马迁做过太史令。《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文起为翰林院修撰,史官,故称太史)。

  2.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出师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长史”指张裔。《赤壁之战》:“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

    13、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

    14、侍中秦汉之时,侍中为少府属下宫官群中直接供皇帝指派的散职西汉时又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文武大臣加上侍中之类名号可入禁中受事。西汉武帝以降,地位渐高,等级直超过侍郎。魏晋以后,侍中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唐宋该职得以沿置以至元后废止)。

    15、郎中属员外级, 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

    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尊称医生为郎中是南方方言,由唐末五代后官衔泛滥所致

  1.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17、太傅参见太师条。

    18、少保参见太师条。

    19、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天祥辞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20、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因之”是吴默的字)。

    三、监察机构

    1、御史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

    2、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司隶校尉来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唐以后地位渐低

    3、刺史刺史,职官汉初,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兴局面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王莽称帝时期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四、武官

    1、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高太尉指高俅

    2、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3、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汉高祖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4、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后汉书》著者范晔曾任刘裕第四子刘义康的参军。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华州司功曹参军,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户曹参军)。

    5、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6、抚军又称作“抚臣”参见“巡抚”条促织》:“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

    7、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

    8、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

     

    第二部分:地方机构与官职

    一、机构设置与官员名称

    灭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王朝建立之后,取消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废诸侯,立郡县,分天下为36郡其後并南越地,于秦始皇三十三年置桂林、南海象郡;北取阴山以南地置九原郡。首都咸阳及其附近关中平原内史直接管理其后各朝沿袭并不断演进。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

    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

    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

    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三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唐代全国分二十二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几个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二、官职名称

    1、节度使中国古代军事将领,后来成为地方官。唐代驻守于各道的武将称为都督,都督带使持节的称为节度使。一般情况下也时常称持节的各镇守军官,如观察使招讨使安抚使等为节度使

    2、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3、太守。参看“刺史”,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孔雀东南飞》:“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

    4、都督历史上的中国古代军事指挥官官名。最初是军队中的监察官,与监军相同。在魏晋之后演变为统领军队的军事长官之职

    5、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吴,即担任吴地的巡抚)

    6、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州郡最高行政长官(据古代正史《职官志.百官志》记载,唐朝时已有相近的权变做法,宋朝时正式设立州府级地方长官“知府事”,明朝时才最后有了以“知府”为名的地方官职。,由于好古,士人经常雅称知府为太守

    7、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8、通判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

    9、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10、里正、里胥。古代乡官:里正,一里之长;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