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旅游 (本文是2017年2月8日在座谈会上的发言) 导言:新态势 从现在来看,就全国而言,实际上现在形成的第一个格局就是行政体系,旅发委,基本上这么一个格局。全国已经有20个省现在都建立了旅发委,其他的也在积极促进,当然估计也不能百分之百覆盖,因为各地有各地情况。比如上海,前些年是旅发委,后来改回来,叫旅游局,再让他们称作旅发委,他们就做不到了,当然这是直辖市的改革。像北京的旅发委一直是非常强,强大到什么程度?他们都觉得自己的钱花不了了,不知道政府给这么多钱到底要干什么,但是它的格局也很有意思,这方面各地有各地的创造。同时去年以来,有一个新的态势,就是组建文旅集团,基本上城市这一级都在组建,反正我去年直接接触的大概有十几个。文旅集团组建了,到北京来找我,说我们这个怎么干。这实际上是个好模式,到县一级不能称文旅集团了,叫文旅公司。文旅公司的好处是建了一个平台性公司,招商引资的平台就有了,力度也很大。因为现在政府出面招商引资,人家问我怎么签合同,我一个企业和你政府签合同,你政府说了不算怎么办?和你打官司都没得打。可是有一个公司平台,这就好运作,一般的方式是把相应的资源归并起来都放到这个文旅集团,这样文旅集团不是白手起家,本身就有了很多资源,然后有了这些资源,和投资商再谈就好谈了。 现在从体制角度来说,就是一个旅发委,行政体系,一个文旅公司,运营平台,有这两个基本上事就好做了。江永摸索的这些经验,应该说有些是工作性经验,工作性经验各地不同,很难有普适性。有些经验是具有普适性的,比如乡村旅游的这一套具有普适性,所以这些方面还会进一步的探索。但是时间不等人,你们现在应该说工作基础已经很好了。江永一共1540平方公里,面积不算大,人口27.15万,也不算多,这篇文章好做。面积大了,人口多了,文章不好做。我们昨天刚从浏阳回来,浏阳五千多平方公里,150万人,这篇文章就不好做。2016年接待了238万游客,同比增长53.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45%。这就是一个好基础,不说人数和收入,就说增长率就不得了。这个增长率客观来说,可以有两个判断,一个判断叫起步阶段增长率,因为原来基础低,所以干点事,就增长。第二个判断就是江永的旅游进入了快车道,这两个判断我们都应该有,所以又要看到我们的起点低,同时要看到我们的基础好。 一、江永定位 第一,古远之地。古就是历史悠久,反正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变了多次,不管怎么变,地是这块地,历史是悠久的。第二是远,就是我们的区位相对而言偏远,这个古远之地,古是好的,远是弱势,可是我们得连在一起看。研究怎么把弱势转化成优势,很多东西不能老说是弱势。比如最典型的,穷,穷按理说任何优势都没有,但是穷连破坏的力量都没有,所以穷保留了一片好山水,保留了一片好文化,我们今天看这就是优势。发达地区早毁了多次,最怕的是什么,由穷乍富,稀里哗啦就把老东西全毁掉了。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最怕的是这种情况。我们现在起点低有一个好处,就是好多事情来得及,因为可以学习人家的经验,尤其是可以吸取人家的教训。 第二,清净之地。清是什么?就是清洁就是清新,我们的空气多清新。净就是干净,包括安静,这个地方不那么闹,这个小城市就有小城市的优势,小城故事多,小城美丽多。现在一个地方的竞争力说到底是环境的竞争力,因为我们中国要说起来,现在短缺的是什么?第一市场短缺,第二资源短缺,第三环境短缺。市场我们可以开拓,资源我们可以进口,环境替代不了,所以哪个地方的环境好,哪个地方一定有发展的后劲,有最强的竞争力。 第三,丰富之地。这里面一个意思是我们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各类旅游资源都有,资源的组合度很高。第二就是我们的物产非常丰富,五香这个物产不是每个地方都有的,而且我们这种物产是比较传统的物产。也就是说,还没有经历更多的现代农业这一套,食材是一流的,现在吃的东西首先看食材,食材好,做的好不好不重要,食材不好,做的再好也不行,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丰富之地。 第四,体验之地。到这会有很丰富的体验,而且有各种各样的体验。这种体验的要求是什么?要求全域旅游示范的建设,不是观光旅游的建设,一定要形成复合型的旅游目的地。就是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特种旅游、商务旅游,这些产品都要有。因为有这些资源,就应该做这样的产品,所以叫旅游活县,但不是观光活县。应该是体验的,体验就是深度的,深度就是通过我们产品的建设,希望客人到这来能停留更长的时间,能花更多的钱。所以来几百万人,翻一番,翻两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停几天,花多少钱。现在有些地方到什么程度,客人花钱都没有时间花,可是有些地方绑着客人去买东西,这是两个极端。比如有一次我跟一帮有钱人吃饭,都是企业家。他们就说你是干旅游的,给我们推荐点好地方,我就给他们推荐,推荐完了他们都摆手,说不行,这个地方花钱花不出去。比如这趟出去我想花三十万,中国哪有这样的地方。我带着我的家庭,四口人走一趟花三十万,中国找不着这样的地方。我说只有一个地方,上海可以,大家还认同。我说第二个地方三亚可以,大家都摇头,说那是宰客,我们即使有钱,挨宰也不舒服。但是我们怎么让客人自觉自愿的掏兜,所以这就是一个根本性思路的调整。 第五,康养之地。健康养生,这是一个大的优势,恰恰是有了前面四个基础,才有可能做成一个康养之地。康养时间就更长了,可能一个疗程就一个月,我们就得琢磨,这里面瑶族的文化要好好挖掘。瑶药、瑶浴、瑶医这套东西好好挖掘,然后得编排出一些说法,得形成一个完整的疗程概念。您本次疗程七天,半个月,下次疗程可能就得一个月。 这是我对江永旅游发展的总的判断,就是五个之地。 二、旅游主体:县城 我们的主体到底是什么?看了一遍,你们现在谈这几个项目我都赞成,但是我觉得真正的主体是县城,这个县城给人的感觉太好了,尤其县里面那条河,叫永明河,水质清澈,水量充沛,县里面有这么一条河,全国都不多。县里面有河的很多,但是达到你这样的很少。有一个县城参照就是阳朔,你这个县城要研究阳朔这种模式,反正你们也紧挨着,看看阳朔怎么做的,阳朔的过程我就不必说了。但是历史上就形成了两句话,,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可是这几年,阳朔作为一个旅游的主体形成了。原来就是桂林三山两洞一条江,这条江到了阳朔,坐了汽车就回来了。现在不同了,现在大家要在阳朔住,就包括阳朔附近很多小山,都变成了老外攀岩的地方,变成大家骑自行车来回玩的地方,这都是市场自发形成的,不是他们一开始有意识这么做。但是我觉得你们的条件,不弱于阳朔。所以按照阳朔这个模式,把县城这个主体好好做起来,这是将来解决大问题的。应该客人到了县城就先待下来,然后今天去一趟这,明天去一趟那。这个地方好,我在这个地方再玩两天,那个地方好,我在那个地方再玩两天,应该形成这么一个格局,这就是休闲度假体验加观光复合型的格局。你们现在把这个县城只看成客源的集散地,这不行,县城首先是一个目的地,将来应该到这种程度,说江永好,江永这个县城就好。我听高主任已经说了两次了,说江永这小城不错。客观上这些吸引力是有的,但是我们主观上对这个问题意识不足。 县城的做法我觉得简单,不复杂,第一件事就是穿衣戴帽,把它做到位。这样城市需要一个完整的艺术设计,一个整体的形象设计,这是第一件事。就这一件事,就让人觉得这地方好玩了。第二件事就是在永明河的两岸做一些设施,这些设施要类似浙江乌镇,晚上河里面有小船,悠悠荡荡的飘。岸上大家在这吃喝玩乐,一玩玩一晚上,这是第二件事。第三件事就是把县城里居民的闲置房产挖掘出来,不要急着开多少大酒店,你这个地方盖大酒店是没有前景的。但是把市民的闲置房产挖掘出来,改造成民宿就足够用。有这么三件事,江永县城就能变成全国最美丽的小城,变成最有吸引力的小城。但是不能只在城里待着,客人先到城里待,住一晚,玩一晚,第二天就开始辐射。在这过程中,很自然外边人就会进来了。进来的人,不是大商,是小商,因为他看到市场了,看到做生意的前景了。跟市民谈一谈,你这房子我租下来,或者买下来,我在这经营。想想凤凰古城,最早一次我去,叶文智跟我说,在这买个房吧,五万块钱就能买一套,我说我实在是没功夫弄这事。后来我又去,叶文智又跟我说,这房子现在已经二百万了。我们湖南有凤凰古城县城的模式,我们就按照这么一个模式,打出这个牌子来,叫江永古城行不行?别老说1954年才建县,才有这个名字,说它干什么?有名字就够了,叫永明古城也行。这么做,县城起来了,最根本的东西就抓住了,主体就有了。 另外今天往县城走,沿途这条河太美了,一下就想起桂林的遇龙河。遇龙河现在是做成了一个度假区,将来这条河的前景也是这个,就是一个度假区的前景。但是我不是方方正正的一块,就沿着这条河把它做起来,一路上做成一个度假区,这又一个大的产品起来了。因为我们现在研究这个事,全域旅游你非得做大,没有一点大项目,没有一点大产品,你就没有这种拉动力,也没有这种辐射力。我今天只是看了这么一下,路上我都想停停车,因为觉得这个感觉太好了,就是遇龙河那个感觉。这实际上是和县城连在一起的,是以县城自然而然的扩张。所以我说这个县城,不是局限在现在这个城区的范围之内,一定要往周围扩。 三、项目 1、女书 女书是一个核心吸引力,也是一个品牌,因为女书有垄断性。而且格局总体来说给我感觉不错,就是田园风光仍然完整保留。包括今天上午小胡说,这片菜地就是我们家的,我妈妈在这弄,这都很好。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现在规模太小,得研究怎么扩大规模,这涉及到女书的范围,涉及到七个村寨。可以把这个当中心点,其他几个点延伸一下,看看有什么资源可以挖掘可以做,而且这个点本身也需要扩大规模。第二就需要丰富内容,要按我看,现在你们能动脑筋都动动,可是内容还是不够丰富。比如上午看几个老太太一边在那刺绣,一边在那唱,就像侗族大歌。北欧四国在贵州各自援建了一个生态博物馆,就是一个寨子,只不过在寨子中间加了一些现代元素。但是总体来说都是这样,有一个中心,他们援建的时候建了一个中心设施。往近一走就听见歌声,一看就是几个小姑娘在绣花,一边绣花一边唱歌,这些东西融入到生活之中了。所以像这样的东西,还需要进一步的丰富,包括一些相应的规模。 侗族大歌真是震撼,我到贵州肇兴侗寨,一进去上千人,就在街两边,到了鼓楼那歌声就起来了,当时就给你震住了,震晕了的感觉。我在肇兴侗寨看见好十几个老外,因为他们唱大歌的时候,那些老外就在那听着。我就在那个寨子里面走,看见几个都是欧洲人,在那喝啤酒吃饭。我就问你们来了多长时间?他说来了12天了,12天就在这,然后说中午吃完饭,下午再上山,爬山去。我就奇怪那么偏远的一个地方,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而且当时去肇兴的时候,柏油路都没通。走了七十多公里的沙石路过去的。一问怎么回事,有一个瑞典的人类学家到这来做田野调查,调查研究完之后,勾搭了一个当地的侗族姑娘走了。这姑娘到瑞典,总想给家乡做贡献,就做了一个网站。这些老外都是看了这个网站,从桂林过来了,他们那个地方离桂林400公里,我们这离桂林196公里,所以,就这么一个经验,就可以学。当然不是说请个老外勾搭个姑娘走。我觉得既然讲垄断性,就得把这个事说大,就得把这事做起来。包括这种神秘感一定要保持,说句老实话,今天上午看完了,这个事在我心目中没有神秘感。我大体上能解释清楚怎么回事,但是你们别听这种话,就强调神秘感。然后就把它的历史往长说,尤其是把它的文化内涵说下来,这就好玩了。 2、上甘棠 上甘棠现在叫古村,这个定位不对。古城这对,或者叫古镇也对,因为它的规模不是古村的规模。尤其看完了县衙,那从汉到隋,一个县政府所在地,我们现在把它贬成一个村显然不行。所以我们可以折中一下叫古镇,因为中国的古村多,古镇少,古城更少。现在叫古城有点勉强,叫古镇可以,首先是一个定位。第二新老分离,做的很好,但是新压倒了老。一般新老分离的方式是什么?在这个视线不能及之处建一个新村,这个老村不光是建筑主体本身,周围的环境也都保留了,而且都保护了。而你现在已经到这个程度,没办法了,所以只有一个招,就是新老融合。因为你的老房子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就是红砖,好在哪?由于历史上就是红砖,所以和现在的红砖建筑没有本质区别,区别只是沧桑感。所以外边新村风貌一定要改,要一栋一栋的调整,就是按照老村这样来调整,这样一方面达到新老分离,一方面达到新老融合。不能逼着农民干事,新村就用乡村旅游来拉动,简单的说,叫政府推动,市场拉动。你这个房子改的像个老房子,里边还有点老陈设老家具,就有味道,客人就来了。客人来了有钱挣,这是利益导向,所以我的看法是从政府的角度来说,或者从文旅公司角度来说,先收几栋新房子。然后就把房子按照我们的想法做示范,做完了客人就来了,来了农民就跟着你,他自己花钱改他的房子。如果说新老融合达到了,这个地方就上了一个大台阶。比如在这个角度我想拍个照,一看这个镜头后面都是新村,我不拍了,换个角度,躲来躲去很难躲开。可是这个地方,今天看到的,处处是宝,比如文昌阁,哪有村里有文昌阁,这都是县里的架式,县有个文昌阁是正常的,镇里有一个都不正常。再比如宋代的大石桥,多棒的一个东西。我觉得这是第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新老分离达到了,研究新老融合。 第二个问题就是老的这一块怎么办,新的这一块改造风貌就行了,商业化的运营也好做。老的怎么弄,这块现在有一个大的问题,你是国保,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轻易不能动。可是破房子得维修,维修完了怎么办?都变成博物馆,怎么可能。我今天在村里面走来走去,就感觉闲置房子很多,最赞赏的就是保留的实在好,包括小街巷里面的地面墙面保留的都很好。这些东西轻易不能动,但是就有这么几个问题,第一个是抢救性保护的问题,抢救性保护谁花钱?政府花钱,旁边左邻右舍还不干呢,你把他房子修了,不修我的房子。让老百姓花钱,凭什么我要花钱?我宁可房子塌了,这就涉及到很多具体的问题。所以这一块文章还真是不好做,如果说没有这个国保单位这个牌子,通过公司化的引进,就可以把这篇文章做的很漂亮,可是有这个牌子,就没有办法。第二个问题就是将来用途问题,刘主席刚才说了,将来主要是文化展示,那就是把这个村子变成大博物馆,大家看一栋房子两栋房子可以,五栋十栋都看?不可能。而且古镇有一条,就是必须得有老人和孩子,没有老人和孩子古镇就是博物馆,博物馆的吸引力就下降。所以这一块,如果有可能,我建议你们引进一个大公司,来系列的保护和利用,这里面切忌谈开发这个词,绝不能讲开发,就是保护和利用。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在积极利用的基础上达到严格保护。如果有可能这么做,当然我现在都判断不准,有没有可能。 有些东西要做早了没事,比如像安徽的宏村,宏村就是一个公司进去了。这个公司进去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后申报成功了,可是当时体制已经形成,所以这种体制就可以。但是农民不干,农民就说,公司挣的钱太多了,就没看到你们公司在这花多少钱,保护为主,不需要花大钱。一开始跟他们谈的就是公司拿七十,政府拿三十,后来公司拿四十,政府拿三十,农民拿三十,到最后又调整,就是公司拿二十,农民拿四十,才算把这个格局调整过来。农民有农民的招,就说一个,房子祖祖辈辈是我们家的,你们现在拿这房子又卖钱,我心里就是不平衡。所以早晨开门客人来了,垃圾堆在路上了,屎尿都泼在路上了,你说怎么运营。但是到最后达到利益的平衡点也就算了。你将来恐怕这些问题都会碰到,但是就现在而言,这种单纯的保护而不利用是不行的,这是一个品牌性的东西,是一个重要的产品,将来发展起来这就是垄断性的产品。 第三个问题就是县衙那一块,那一块很棒。我的看法不要大动,把路稍微整治整治,别让走上去摔跟头就行了。可是这一块真正体现了文化底蕴,而且一个县衙高高在上,下面一个古村,再加上这条河,再看文昌阁,整个看下来感觉非常好。 反正这些问题都在这,但是新老融合,新的这篇文章好做,老的这篇反而不好做。那我们能不能采取这样的方式,把老的不当作民宿开,因为你要开民宿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可以吸引文化人在这开工作室。比如有二十个文化人进来了,那就带来了一个市场,要有一百个文化人进来了,这事就没问题了。这样的话他们住宿可以住到河对面去,白天在这干他的创作,他的创作本身也形成了一个旅游吸引物,现在这种模式很多。比如到这一看一堆画家都过来了,一个一个画廊看下来,觉得也挺有意思,所以这个这么做可能有戏。里面有一点博物馆这种东西就可以了,都变成一个大博物馆,肯定没戏。但是这条河可以用,就等于是老的形成核心吸引力,新的形成商业模式,就是这么个做法,这是关于上甘棠。 3、勾蓝瑶寨 我觉得已经做的很好了,我没有什么更多的建议,但是作为乡里面,我就问一句,乡村体系怎么建立?不能每个村都这么做,这个乡要形成一个分工体系,勾蓝瑶寨为主,历史上也是这样。以瑶治瑶的政策,勾蓝瑶寨可以买田地,在扩充。现在同样是这样,可以沿用这么一个概念,让周围这些村来形成产业链的上游。有的村重点养土鸡,有的重点是种青菜,有的重点是做一些手工艺品,几个村围绕着勾蓝瑶寨形成乡里的分工体系,形成产业体系。否则的话,要是其他的村也这么做,出来一个村,增加一个竞争对手,再出来一个村又增加一个竞争对手,自己跟自己打架显然不行,所以我顾虑是这个问题。就目前来看已经做的很不错了,一步一步推进。这里面核心就是怎么样做的更精致一点。现在民宿严重不足,这么大的面积,我想至少应该有二百家,你现在才有二十家,二十多间客房,这个不足。这个不足和供给能力有关,和市场扩张能力也有关,首先得有供给能力,而且民宿做下来来了很多人,大家有得住,这就行了。吃,旁边这几个村给我供应,甚至可以研究,因为面积比较大,专门搞餐饮一条街。这条街不是你村里的人来干,是旁边这些村里人到这来开餐馆,可以搞旅游购物一条街,也是旁边村里的这些人。这样通过一个村,以接待为中心,形成一个核心吸引物,就把整个乡拉起来,如果其他村还有条件还要这么做,我不赞成,有这么一个就够了。但是通过辐射作用,把乡里面市场分工体系拉起来。 四、几点建议 第一,关于乡村传统风貌的问题。今天一路上看,正在建的新房很多,砖场也很多,这种黏土砖二十年以前国家已经禁止了,可是好多地方都有。咱们不说砖场的事,因为有几个地方砖场没停,对你是破坏性的影响。第二,就是新房子很多,新房子叫不土不洋不伦不类,所以从一开始的时候,你们对这个得有约束,得有要求。新房子必须要按传统风貌做,房子可以自己盖,甚至可以给你一点补贴,但是现在这种不伦不类,不土不洋的东西,只要一蔓延下去,整个就毁了,就别谈什么全域旅游了。这里面有一个经验很好,就是贵州的遵义,首先提了一个恢复传统风貌,这是一个总的要求,所以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套东西。农民的房子不要动,还是在原来的地方,四在是什么?学在农家,农民必须要学习,要学习现代市场经济,要学习旅游,这是一个要求。第二个叫美在农家,要美化。第三个叫闲在农家,就是吸引城市人口到这来休闲,第四个叫富在农家,挣钱了,这叫四在。三改是什么?首先是改燃料结构,我不知道通过什么方式,反正都用气,烧柴烧煤都禁止了,这肯定是政府的力度。第二个改水,就是自来水上下水,有了上下水就有洗手间,乡村旅游有了洗手间就有最基本的接待条件。没有洗手间,就是客人来了,没有抽水马桶,不能洗澡,这地方基本上没有接待条件,谁都不能接受了。第三个就是改厕,就是把厕所改了。通过四在三改,在遵义的乡村,看下来感觉就像欧洲一样。一个行政村比较集中,看着就是一个古村,实际上不是完全的传统风貌,把很多东西也调整了。比如原来村子白墙上没东西,在白墙上弄了很多文化符号。还有一个村子更绝,起了个名叫七彩部落,他说大家都那么搞,我要玩把新鲜的,请了一个大学生给他们做设计。这个村子里就是各种颜色,花花绿绿,广场也都是画,到处都画着画。一把火爆,这叫七彩部落,民间有很多的创造性。但是你们现在这个东西不行,趁着现在还没蔓延成风,赶快调整,比如像勾拦瑶寨里看的客栈,风格就非常好,外面的风格很到位,里边的设施也很到位,这就是比较理想的状态。如果乡村民宿都能做到这样的状况,那就完全到位了。 第二,产业提升问题。现在产业还是农业主体,核心就是五香产业,产业和旅游要深度融合,有些地方采取的做法就是搞一个大礼包,因为让客人一样一样去买太辛苦,一个大礼包,自驾车过来了,一个礼包你都提上,把钱一付走人。这样的话,就是就地材料,就地深化利用原材料,就地形成市场,就地提高附加值,就地使用劳动力。这就是旅游的优势,你现在还在研究东西怎么往外卖,旅游真正起来了,这个东西大家来买,就形成四个就地。所以这一块就需要深化一下,而且不光是五香产业,包括很多文化性的东西,做一些文创产品。这些产品大家喜欢就买走了,因为老老小小都可以干这些事,所以将来我们进一步要重点培养主题村,或者叫主题镇专业村。比如有的村就是大家画画,就画乡土画,有的村重点就是做泥塑,有的村重点可能就是拿块石头雕雕就行了。反正瑶族文化包括乡土文化这东西,资源无数,劳动力也无数,无非就是培训一下。陕西一个泥塑村,一年六千万收入。四川一个年画村,一年八千万收入,这就是专业村起来了。所以专业村和乡村旅游的结合进一步提升,这样的话这些产业就真正有后劲。 第三,关于形象培育。我们要培育一个新的形象,就是结合远字,因为远是个问题,比如从长沙到永州,我们坐火车过来,我就觉得挺远的。从永州到这两个半小时坐汽车过来,那更远了。转换一下概念,把江永做成中国自驾车大本营,转换这个概念。这样的话几件事得做,第一件事就是要谋划几个自驾车营地,最好形成一个自驾车的群落。因为2500多平方公里,今天晚上在这住,明天晚上开车200公里到另外一个地方,我到那去住,形成一个自驾车群落。第二个就是先谋划,谋划出来之后找这些越野一族,国内搞自驾车,现在已经有了一批大腕了,规模非常大,也有投资能力,找找他们,让他们过来投资干这个事。比如现在康辉集团,一个发展重点就是自驾车,所以它现在在江苏的高淳,搞一个自驾车大本营,准备在那投资建五个营地,找找这样的,沟通沟通。这个地方搞自驾车非常合适,叫做看山不走山,看山看的很好,但是用不着走山,就是乡村旅游,自驾车这么来来回回,非常棒。第三就是搞一个大活动,比如争取在这开一次全国自驾车的会议。当然首先得有营地才能开这个会,一个营地都没有,这会开不起来。但是马上要谋划起来,因为看将来,这里真正的客源就是自驾车的客源,现在自驾车开车500公里不算什么,开的太短了觉得不过瘾。就看500公里范围内有什么地方,长一点的,要真正品牌出来了,一千公里他也过来。 第四,关于潇贺古道。这个事我还没琢磨好,但这个事我非常看好,因为我们现在叫古城古镇古村庄,变成稀缺资源,大家都在抢。第二个古的概念就古道古关古街区,古关就是关口关城,古道古关古街区。第三个古的概念叫做古渡、古树、古庄园,我一共说了九个古。所以趁着大家现在还没回过味来,把潇贺古道这个品牌打一打,这是可以的。因为古道有距离,有距离的一个好处就是客人活动的时间长范围大,从全域旅游的角度来说,拉动作为更大,可以叫潇贺古道江永段,好好挖掘挖掘,这样的话,这些项目也都会纳入进去了。因为现在一说古道就是茶马古道,尽人皆知,还有一个丝绸之路,没有产品只有概念。茶马古道现在基本上也叫只有概念没有产品,可是潇贺古道是现成的产品。所以江永打出来一个自驾车大本营,大家开车过来,然后走潇贺古道。我走过一次古道,说起来很雄壮,叫徽杭古道,就是从安徽走到杭州,一开始大家很隆重,每人发一根手杖,觉得古道走的很复杂,一问一天就可以走到,我说拉倒吧,一共五十里地,我说咱们今天走25里,走到半截,在山上住一晚,第二天再走。好赖走古道也得住一晚,不住一晚觉得古道走的实在没意思,那时候看很多人都在走。所以把这个潇贺古道品牌打出来。一个好处就是现在市场上这个品牌很少,打出来就是你的,而且打出来在全国同样具有唯一性,将来古道多,我就从唯一变成第一,我是第一个把古道作为旅游产品投入市场的。这个事我很看好,因为今天没看,但是在上甘棠那一段我就觉得有古道的感觉。第一让大家能够走,第二不要全面修复,要有断壁残垣,这才叫古道的感觉。第三要有一些休息地点,甚至住宿地点,古道产品就形成了。这个地方好在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灵渠就是这个作用。这样的话,这个品牌打出来,在市场上有新鲜感,也有利于把江永品牌打出来。 第五,重点做新业态。传统业态不必想那么多,比如还要建几个星级宾馆,我就不赞成。你这个星级宾馆要建,我敢说一句话,建一个砸一个,这我不赞成。全国城市性的宾馆,全行业亏损。可是刚才说城市里面的闲置房产利用起来就够了,干嘛非得建宾馆?乡村也是这样,农民的房子利用起来了就够了,为什么非要建宾馆。现在要建主题酒店,度假酒店,精品酒店,这三类还可建。所以重点谋新业态,一是做乡村休闲,叫城市休闲乡村度假,城市里边主要功能是休闲功能,让大家都这在吃喝玩乐,到乡村去度假。所以乡村这些民宿,将来主体功能都是度假功能。二是做一些乡村旅游这套东西,但是乡村旅游的东西,不能满足农家乐,因为你这个地方搞农家乐,基本没有希望。农家乐是周边市场,大众产品,而这个城市,能有多少消费能力来拉动农家乐,不可能的。有一次我到一个县,晚上六点了,他们拉着我去吃饭,四十分钟才到,我说为什么远天远地跑到这,他说没有办法,这是我们旅游局的点。县政府规定每个部门都得有点,才能把农家乐帮起来,农家乐要靠这样发展没希望。农家乐的原则靠近大城市,大城市释放出来的消费能力,能够满足农家乐,你这农家乐不能做。但是做乡村度假产品,对应中程和远程市场就可以做。甚至做好了北京人可能都到这乡村来度假,就不用说其他地方了。所以就要求你们,要做就得做中端,甚至做一批高端。但是新业态有一个问题,就是要花钱,所以这里面没别的,招大商。小商人不重要,好多地方招小商最后的结局就是小商乱局,因为把小商招进来了,希望他做的事做不到,拉个杆子就收门票。过了几年市场起来了,你再回来买它的,出去的时候两千万,要买它的就得六千万,八千万,那不是政府吃饱了撑的吗?在这个事上,宁可慢一点,吃准了干。现在我看几个大公司都过来了,景域、中景信也过来了,比如像中景信,在广东江门做赤坎古镇,一个赤坎古镇投资七十亿,但是没有国宝单位这个牌子,所以大公司就敢进,你有这个牌子他不敢进,但是除了那个古镇之外,其他都可以。文旅公司打捆跟大公司去谈,要谋就谋划点大公司,而不是这个村怎么做,那个村怎么做,不是这个概念。比如县城怎么做,能不能找一个大公司,整个谋划好这个县城。反正无非就是谈条件,只要双方觉得条件都可以,那就把这事干了。但是这里面要是招小商,小打小闹,最终自食其果 第六,关于宣传营销。你们刚才谈的我都赞成,就是有一个宣传的整合问题。这里面最重要的是要把政府和企业的分工搞明白,政府进行形象宣传,企业跟进产品营销,这是一个根本问题。所以在这里边,政府选择主要做品牌,打江永的品牌,至于说江永还有什么东西,这应该让企业跟进。但是因为你们现在企业的主体性还没有形成,所以企业也跟不上来。可是要招商引资成功了,就不同了,企业就可以跟进来了。但是总的格局是这么个格局,说到底,旅游的宣传营销就一句话,敢吹会吹经得起吹。首先你们得敢吹,我刚才说那五个之地这就叫敢吹,然后研究怎么会吹,最终你得经得起吹,大家到这一看,这个不错,这就行了。 总体而言,关于江永的旅游,超出我的印象,但是你们现在好多东西只是资源,还没完全形成产品。上甘棠现在就是资源,不是产品。上甘棠最终得收费,不收费不行。收多收少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不收费,就没有基本模式,基本模式形不成,地方怎么发展?真看不出来。县委县政府这么给力,大家这么努力,忍受这么多痛苦,还要追求客人的欢乐,这很好。我也祝愿江永的旅游进一步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