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祛湿利水方之五皮散
2019-11-19 | 阅:  转:  |  分享 
  
五皮散

【方源】:《华氏中藏经》

【组成】:桑白皮9克,陈橘皮9克,生姜皮9克,大腹皮9克,茯苓皮9克。

【用法】:共为粗末,每服9克,水煎去渣,不计时候温服。现代多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利水消肿,理气健脾。

【主治】:皮水。症见一身悉肿,肢体沉重,心腹胀满,上气喘急,小便不利,以及妊娠水肿等,苔白腻,脉沉缓。

【方解】:本方所治为皮水症,其中一身皆肿,心腹胀满,肢体劳重,小便不通,苔白腻,脉沉缓为主症;上气喘急为次要症状。病机属脾虚不运,水泛肌肤。脾虚湿盛,运化失常,水湿泛滥,故一身悉肿,肢体沉重;上逆迫肺二上气喘急;湿阻气机,则心腹胀满;水湿壅塞,水道不畅,故小便不利,治宜利湿消肿,理气健脾。

本方为治疗皮水之常用方。方中以茯苓皮利水化湿,兼以补肾益运;生姜皮辛散水饮;大腹皮行水气,消胀满;陈橘皮和胃气,桑白皮肃降肺气,以通调水道,化湿浊。五药配伍,共奏理气健脾,利湿消肿之效。

本方为治皮水之通用方,功益行水消肿为主。若脾虚甚者,宜加白术、黄芪补气健脾;腰以下肿甚,小便短少者,常与五苓散合用,以增强利水消肿之功。若腰以上肿甚兼有风邪者,当加防风,羌活以散风除湿。

【按语】:本方以一身皆肿,上气喘急,脘腹胀满,小便不利,苔白腻为辩证要点。现代多用于治疗心源性水肿、肾炎水肿、妊娠水肿等属脾虚湿盛者。如外感风寒,腰以上肿者,加紫苏叶、防风、荆芥、秦艽;湿热下甚,腰以下肿、加赤茯苓、赤小豆、防己;寒湿内旺,形寒俱冷者,加干姜、肉桂。水湿较甚者,与五苓散同用。

【同名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皮散,即由本方去陈皮、桑白皮,加五加皮、地骨皮构成。功能利水消胀、健脾利湿。主治脾气郁积,风湿客搏,四肢肿满,头面虚肿,心腹胀闷,上气喘促,食少倦怠。

【附方】:

七皮散(《济生方》),由本方去桑白皮,加地骨皮、甘草皮、青皮构成。功能、主治与本方基本同,而行气之力更强。

五皮饮(《麻疹活人全书》),由本方去桑白皮,加五加皮构成。功能利水去肿,活络止痛。主治水肿而身痛。

献花(0)
+1
(本文系千機閣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