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1879—1964)乳名申生,学名伯循,字诱人,其后以“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陕西三原人。 早年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长期担任国民党监察院院长,1949年去台湾。为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重要奠基人之一。 于右任早年学书赵孟頫,后攻北碑,精研六朝碑版,形成风格独特的北碑书风。中年变法,专攻草书。自1929年始研究历代草书,1932年成立标准草书社,创办《草书月刊》。他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在今草基础上对历代草书加以总结,创立了影响深远的《标准草书》。 坦荡自然的于右任书法于右任 行楷志士故人联 于右任 行书发塚中堂 于右任 草书斗方
于右任 草书《千字文》长卷 于右任论书起笔不停滞,落笔不作势,纯任自然,自迅速,自轻快,自美丽,吾有志焉而未逮。 ——于右任《写字歌》 然则广草书于天下,以求制作之便利,尽文化之功能,节省全体国民之时间,发扬全族传统之利器,岂非当今急务欤! ——于右任《标准草书·自序》 吾国习称,文之善者曰文豪,草之善者曰草圣,谓之重视草书也可,谓之高视草书亦可。故善之者,或许其通神,或赞其入道,或形容其风雨驰骤之状,或咨嗟其喜怒性情之寄,而于字理之组织,则多所忽略。非之者,又谓草书之人,技艺之细,四科不以此求备,博士不以此讲试,而于易简之妙用,则不复致思,此草书之所以晦,亦即草书之所以难也。今者代表符号之建立,经历来圣哲之演进,偶加排比,遂成大观。所谓草书妙理,世人求之毕生而不能者,至今乃于平易中得之,真快事也。 ——于右任《标准草书·自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