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献血的功德】——献给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

 姚昌华 2019-11-19

(    今天,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

    为了鼓励更多的人无偿献血,宣传和促进全球血液安全规划的实施,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国际输血协会将2004年6月14日定为第一个世界献血者日。

    2019年世界献血者日主题——人人享有安全血液

  为了提高人们对需要具备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认识,并且感谢自愿无偿献血者所提供的挽救生命的血液礼物,现将我写的一篇旧文分享给朋友们,祝大家吉祥康宁!

“观音故里与和谐社会”之三十三

献血的功德

    我第一次献血,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读大学的时候。

    要毕业那年,我已满了20岁,学校组织献血,就去参加体检,还合格了,就献了200CC。当时献血后没有什么不良反映。同宿舍六个献了血的同学决定将学校的发的补助——好像每人是50元钱——拿出部分一起去吃北京有名的涮羊肉。那时同学们是很少相互请客的,也很少到餐馆吃饭,所以觉得涮羊肉很好吃。可能吃多了,第二天就感到肚子疼,把阑尾炎吃翻了,不得不上校医院看病。我还记得当时有同学在献血时哭了,但不是因为献了血,而是因为体检发现了乙肝,不能献血。他们刚到四川成都的飞机厂进行了实习,他们怪我们四川的小吃太多了,可能是在街上吃小吃时传染上了乙肝。所以当时我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献血,至少说明自己身体好!

    工作后,先是在贵州的三线企业,后来又是调回家乡的县城,没有组织献血,也就有20多年没有献血了。后来我到了市上工作,去年单位上又组织献血,由于自己有献血的经历,也就主动报了名,体验合格后又献了200CC。而且我发现,在国家制定了《献血法》后,实行无偿献血,还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包括本人和配偶及直系亲属在生病临床需要用血时,可无偿享用献血量等量或以上的医疗用血。这可算着现实的回报。当然有人可能会说,我希望一辈子没有需要用血的时候。这样的想法是好的,但生命无常,生老病死的规律谁也不能回避和逃脱。我到贵州工作后不久,阑尾炎又急性发作,也只有连夜送到中心医院去立即作了切除手术。

    但还是有许多人不愿意献血,因为他们总把血看成是一个在身体内固定不变的东西,认为献出一些,自己身体内就会少一些。他们不知道血在身体内也在进行“生、老、病、死”的新陈代谢过程: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20天,白细胞寿命9至13天,血小板寿命8至9天。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有40毫升的红细胞死亡,同时也有相应数量的细胞新生。所以间隔一定的期间献适量的血,是不会影响人的健康的。

    可能大家都知道河南的艾滋村的悲剧,那是为了卖血换钱,而在这过程中没有按规范操作而导致的相互传染。所以只有实行无偿献血,才能避免为了经济目的献血而导致血液质量不合格而带来的各种弊端。因此参与无偿献血,不但能用自己健康的血去挽救他人的生命,也可避免过去有偿献血而出现血液质量无法保证所导致的疾病的传播。所以献血是功德无量的好事善事。

    从佛学的角度来看,献血是一种布施。布施是表达慈悲心的行为,能使人远离贪心,帮助克服我们内在的吝啬和对财物的贪著。通过布施广种福田,可以在未来的生命中增长我们的福德,可把今世的财富带到来世。财施,就是财富上的布施,包括吃的、穿的、用的、住的这些外财。内财,则是指导我们的身体。内财施,把我们的身体乃至生命布施出去,只有菩萨才能做得到,甚至要十地位上的法云地菩萨才能做得到。而献血就是将自己身体内的一部分用于布施,更能破除个人吝啬与贪心,必能招感幸福之果报,以免除未来世之贫困。有许多人却因健康原因,身体不符合献血的要求,而失去了献血的机会。所以布施如救火,刻不容缓,一定要趁我们还健康,赶快去献血,及时行善。

    我已决心每年至少献血一次,若有需要,按照现在献血条例的规定,在间隔六个月时也可随时献血。由于我今年上派到成都工作,眼看今年的时间就要过去,所以我专门在星期天回到遂宁的时候,到采血车上献了200CC血。想到这血对他人的好处,想到献血对自己的现实和修行的利益,献血后自己感到很幸福!而就在我献血的时候,又有一位看着身体很强壮的大哥在体验时却发现血压偏低,而没献成血。所以能献血时,可一定要抓紧这及时行善的机会哦!2005-12-26

(此文所有配图,用华为手机于2019年6月1日摄影于遂宁圣莲岛国际荷花博览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