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东:学会可怜人 制图//孙世国 选自张修东散文集《纸上河流》 人,一撇一捺组成的“人”字,单从字形上看,形影孤单,硬加凑合,互相依附,你牵挂我我挂牵你,谁也离不开谁,谁也不想离开谁,看来,从它一出生就显得比较可怜。它没有“个”字那样窜头顶立,这一竖可以随意拉长,昂首挺胸;没有“大”字那样极度胸怀,即使字体再小,也是大的含义;没有“八”字那样互不服气,即使若即若离,保持距离,也只有这间距,才组成了“八”字,有了“发”的蕴意;没有变形的“儿”字那样飘逸飞扬,它可以左拐一下右骗一下,虽然永远成不了大人……而人,有的,令人羡慕不已的,只是相互支撑,相互搀扶,不能说是同病相怜,应该是携手行进的典范了。 人生于世,在一起共事的时间很是短暂,使得人与人之间从时段上讲都显得可怜。天地“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从此有了对人类的不吝惜。而人,愿意和谁在一起,是你的对桌,是你的同室,是你的隔壁,是你的上级或者下级……这些东西,由不得你,大多数时候是处于被动状态,这就构筑了人可怜的基础。有关系,有旁门左道,但是没有利用得恰到好处,或者是时机还不够成熟,该进的办公室没能如愿,该坐的岗位没能成行,进一步讲,该晋的职称没达到目的,该爬高一层的职务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实现,这时的人,怎么看都觉得有点可怜。人和人共事期间,几乎是同样的文化文学写作数理化底子,同样的专科本科研究生文凭,同样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年龄段,但是由于善于钻营,擅长投机,于是乎有了第一次的拉开差距,其中的辛苦辛酸和得胜后的得意滋味只有个人体味,到底是谁值得别人可怜,谁又让人可怜,每个人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 【书法//赵景畅】 因为自己的学识水平、智力水平、悟性程度以及勤奋力度,使得人与人之间慢慢产生差距,其中必定有的人值得可怜。一座学校就读,同桌临窗攻读,用了你休息游玩的时间,拾起了你谈情说爱的空间,一门心思钻研,挖空心思改变现状,于是乎才有了后来的飞黄腾达,实现目标,自然觉得时光没有白费,前时的播种自是成就了现在的收获。再看看同窗好友,因了各种原因,未能实现既定的目标,后悔莫及不说,人生的命运就此有了天壤之别,仔细想一想,有的人确实值得可怜,可怜的是那后悔相,可怜的是对别人的羡慕嫉妒恨。不是不努力,而是不愿意努力,自然,也就有了殊途异归。这时的人,谁叫人可怜,每个人都心知肚明。 有人说,一天不读书无人看得出,一周不读书张口就动粗,一月不读书智商不如猪。单就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超前性而言,每个人的值得可怜之处更为显现。真正知识渊博的,比如季老先生,就连别人称呼其为大师,都感到惭愧,也不愿意别人这样称呼他。学贯中西的许多知名大家,都是谦虚谨慎的典范,这时的他们不能说可怜,而是值得尊敬可敬。再看看身边的“半瓶醋”先生,就真值得可怜了。知之不多,知之不专业,似懂非懂,少不了懵懂,但是还要装出三人行我必为师的样子,指指点点,比比划划,语录遍洒,经验铺地,可每当谈论及实质问题和深层谈论时,却又张口结舌面红耳赤,笑话闹了一大堆却是没有一句话说到点子上,这些人才是值得可怜的人,兴许他们自己也不一定有此感受或者顿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