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使用红虫容易得“红虫病”,是真的吗?

 泛海子 2019-11-19

冬季到来,随气温、水温的下降,鱼类在觅食习性上有了很大改变!从原来的素饵逐渐改成喜食腥味较大,含动物蛋白质较多的虫饵。其中以红虫的效果最佳,特别是在钓鲫鱼的时候!原因是红虫为水生天然食物,在水底分布极广,并且动物蛋白含量丰富,同时颜色鲜红、体态细长。无论从广谱性、适口性,还是营养成分、动态诱鱼、色泽诱鱼上都有明显效果所以在冬季作钓,红虫可以说是不二之选,但是很多钓友却对它心生恐惧、不敢使用!为什么呢?怕得“红虫病呀”!使用红虫容易得“红虫病”,是真的吗?本文就与钓友们探讨一下。

一、什么是“红虫病”
红虫病又称恙虫病、丛林型斑疹伤寒、“红河热”及“洪水热”,主要为被带有恙虫病的恙虫幼虫叮咬而感染的急性热病,一般鼠类是主要的传染源,另外牛、羊、猫、狗、兔、黄鼠狼、等动物也是羌虫的宿主

二、什么是红虫
红虫是摇蚊的幼虫。身体为蠕虫状、体色鲜红色,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其繁殖快、生长迅速,是淡水底栖生物的主要物群之一。耐低温低氧但不耐高温,成虫体长在3cm,体宽1mm左右。另外红虫的成虫摇蚊,口器已经退化,不再具备吸血功能,不是卫生害虫,不传播疾病!

三、红虫不传摇“红虫病”
通对以上对“红虫病”的分析,可以看出它是由羌虫引起,与水中的摇蚊幼虫红虫没有关系,这两者之间根本不是一种生物!这也就说明在使用红虫钓鱼时,根本不可能感染“红虫病”!只不过是“红虫病”中有“红虫”两个字,而使真正的摇蚊幼虫红虫被人们误解了!

最后提醒:虽然说红虫与“红虫病”没有关系,但是它自身也会因生存水域环境而带一些细菌,个别钓友在使用时可能会有过敏现象。特别是手上有伤口时,一定注意不要感染!最后祝广大钓友们:冬季出钓,大鲫大鲤!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如果你也觉得一休分享的技巧对你有用,可以点击下方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