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最低调的一座山 坐拥“天下第一亭”风光堪比“蓬莱仙境”

 创业大学 2019-11-19

安徽最低调的一座山 坐拥“天下第一亭”风光堪比“蓬莱仙境”

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约5公里的琅琊山,因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任琅琊王时曾寓居于此而得名。景区自然风光秀美,人文景观丰富,千百年来一直是达官显宦、文人名士的雅聚之地。古人认为除了琅琊山,再也没有别的山能与“蓬莱仙境”相比,因此自古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的美誉。

安徽最低调的一座山 坐拥“天下第一亭”风光堪比“蓬莱仙境”

琅琊山虽有“皖东第一名胜”之称,但其知名度却远不及山脚下的醉翁亭。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琅琊寺住持智仙和尚为了便于时任滁州知州的欧阳修游玩,特意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从此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因其年龄最高,故自号“醉翁”,“醉翁亭”也由此得名。

安徽最低调的一座山 坐拥“天下第一亭”风光堪比“蓬莱仙境”

据说当年欧阳修就是坐在醉翁亭里的美人靠上,在小桌子前完成了那篇脍灸人口的抒情散文《醉翁亭记》。尤其那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是家户喻晓、令人神往。醉翁亭也因《醉翁亭记》一文而闻名遐迩,位居全国四大名亭之首,有“天下第一亭”的美誉。

安徽最低调的一座山 坐拥“天下第一亭”风光堪比“蓬莱仙境”

欧阳修在出任滁州知州期间,撰写了《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以及关于琅琊胜景的诗文约一百多首(篇),并由苏轼为《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书碑。数百年间,历代文人在琅琊山留下了300余块碑刻,其中苏轼、辛弃疾、戴季陶等人的作品堪称我国书法瑰宝。

安徽最低调的一座山 坐拥“天下第一亭”风光堪比“蓬莱仙境”

滁州在历史上曾有欧阳修和王禹偁两任贤能的太守,当地民众为纪念他们,于北宋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在醉翁亭北修建了肃穆典雅的二贤堂。二贤堂内供奉着王禹偁与欧阳修的塑像,以及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朋党论》木刻条屏。

安徽最低调的一座山 坐拥“天下第一亭”风光堪比“蓬莱仙境”

出“醉翁亭”,穿过“醉翁行乐处”,便到了“古梅亭”。古梅亭为明代滁州判官张明道明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修建,亭前一株品种稀有的青梅,每年三月中旬伴杏花开放,五月挂果,历经数百年风雨,仍枝茁叶茂,因相传是欧阳修亲手所植,故又称“欧梅”。

安徽最低调的一座山 坐拥“天下第一亭”风光堪比“蓬莱仙境”

始建于唐大历六年(771年)的琅琊寺,依山就势而建,是皖东著名的佛教胜地和古滁州十二景之一。寺庙千百年来几经兴废,现存大雄宝殿、藏经楼、无梁殿、三友亭、濯缨泉等85处景点和遗址,其中最著名的吴道子画“观自在菩萨”像,堪称稀世珍宝。

安徽最低调的一座山 坐拥“天下第一亭”风光堪比“蓬莱仙境”

沿着“二九径”或“天门登道”,可以登上海拔248.3米的琅琊山最高峰——南天门。每年正月初九,这里都会举办规模盛大的“初九庙会”。1992年7月3日,中央电视台琅琊山风光摄制组曾在此拍摄到罕见的“海市蜃楼”奇观,为琅琊山增添了无限神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