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翁词中的人物形象探析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1-19

陆游的145首词作中刻画了多种情感丰富、栩栩如生的形象。在其词作塑造的众多形象中有5种出现次数较高的形象:失意牢骚的士人、黯然神伤的怨妇、愁肠百结的道徒、心猿意马的闲人和忧心忡忡的渔父。不同形象背后都蕴藏着相同的情感即山河破碎之痛、黍离麦秀之悲以及身世飘摇之苦。

一、失意牢骚的士人

陆游一生交友颇多,且如其词中所述'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英豪'。据笔者统计,在陆游145首词中有19首关涉友人的词作,具体如朱景参、方滋、韩无咎、王季夷等17人,其中16人是政治人物。陆游在与这些政治人物交往的过程中抒发的大多不是强烈的建功立业之豪情,而多是政治失意的牢骚怨叹。如《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词云:'西风挟雨声翻浪。恰洗尽、黄茅瘴。老惯人间齐得丧。千岩高卧,五湖归棹,替却凌烟像。 故人小驻平戎帐,白羽腰间气何壮。我老渔樵君将相。小槽红酒,晚香丹荔,记取蛮江上。'

这首词创作于放翁34岁,是福州宁德县主簿任上的游赏之作。词的上片从景写起,西风呼啸,细雨微凉,雨水刚好洗去当地弥漫的瘴气,萧瑟的景象不由使词人由景生情,自叹年华已晚、看透人世浮沉,欲用混迹于山水的放达消除内心对功名的渴求。'替'字有刻意勉强之感,可见词人内心身安废弃、不能为力的消极思想。下片重在抒写友人朱景参的英姿豪迈。'故人'句从装扮气势突出友人威风凛凛、气度不凡的形象特征,正是这种英雄气概使词人在对比自身之时产生落寞之感。后二句表面是钦羡友人之功业,叮咛友人莫要忘记自己,实可看出词人对建功立业的向往。自己虽胸怀大志,却迟迟一事无成,对比友人实有无奈的差距之感。陆游三败考场,正值壮年却一直赋闲在家,绍兴二十八年(1158)才得到福州宁德县主簿的官职,仕途的不顺难免使词人有失落之感。整首词词调消沉,出仕之初即有'老惯人间齐得丧'的失意之感,通过写友人的春风得意衬托出自己的消极失意,流露出沮丧之意。

除却这首,陆游在与其他政治友人接触时,或是自叹身世凄凉,孤独漂泊,抒离群之悲,如《好事近▪寄张真甫》;或是感叹去家多年,秋霜满鬓,抒思归之愁,如《渔家傲▪寄仲高》;或是倾诉理想破灭的不甘,有怀人寄志之作,如《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等。陆游在与友人交往之际虽也有意气风发之作,如《水调歌头▪多景楼》,但此类作品少之又少。

放翁词中的人物形象探析

二、黯然神伤的怨妇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曰:'闺中女子寂寞的怀思,与中国的传统有暗合之处。因为,中国的美女,中国的思妇,是有一个寓托的传统的。'在陆游词作中有17首词作或是以女性口吻写作或是用以描写女性情态。与宋词多写艳思恋情不同,在这些词作中,陆游大多以哀妇之愁抒发自己之愁。且看其《采桑子》,词云:'宝钗楼上妆梳晚,懒上秋千,闲拨沈烟,金缕衣宽睡髻偏。 鳞鸿不寄辽东信,又是经年,弹泪花前,愁入春风十四弦。 '

'宝钗楼'泛指妓楼。该词描写了一位风尘女子对出征前线的情人的担忧和思恋之情。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词的开篇却刻画了一位无意打扮、心烦意乱的女子:迟迟地才整理好自己的妆容,坐在千秋上却表情呆滞,神态慵懒,实是无聊,又去拨弄房间飘忽的缕缕沉香,不去理会尚未换掉睡觉时穿的宽松衣服和杂乱的头发。下阕首句解释了女子此般行为的原因:出征前线的情人杳无音信。'又是经年'写出了情人离开时间之长,'弹泪花前,愁入春风十四弦'写出女子思念愁苦之深,这不禁让人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愁思幽恨的女子形象。但白诗是已婚女子对丈夫的不满,而陆词是女子对身处战争频繁的边地的情人的挂念,既有儿女情长之悲,又有山河破碎之恨;白诗借商妇之怨写仕途坎坷,陆词以妓女之愁抒亡国之恨。《唐五代两宋词选择》评此词:'放翁词多放笔为直干。此词独顿挫含蓄,从彼美一面着想,不涉欢愁迹象,而含凄无限,结句尤余韵悠然,集中所希有也。'陆游此类词作多'晚''迟''愁''恨''懒'字眼,从词人笔下一个又一个愁肠欲断的怨妇形象中可知词人人生之坎坷、情绪之低沉。

三、愁肠百结的道徒

道教思想对于士子而言多是人生前进路上的调味剂,他们多是借游仙疏解内心的苦闷,追求放达的人生观,如李白豪迈不羁的人格与清新飘逸的诗风就得益于道教的熏染;苏轼乐观洒脱的思想也与潜心学习道教文化有关。但在陆游19首涉及仙家事的词作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却是愁肠百结的道徒形象。试看《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此词作于陆游隐居山阴之时,因力说张浚用兵而被免官。'

词的上阙写了一位超然世外,悠游自得的隐士形象,其所居住的环境有苍茫如烟的云气、能欣赏到倾泻而下的晚照夕阳,词人漫步竹林,酌酒自适,手持道书,卧看远山,好不自在。然而词人并非真正的放达洒脱,下阙主要表达了词人心存魏阙而身在江湖的不甘。'贪啸傲'句承接上文,写放旷不拘的生活。'元知'句则跳脱出词人自我麻痹的景象,抒发内心真实感受:早就知道造物主对人有差别对待,在消磨英雄斗志中使其像普通人一样老去,可见词人胸中有块垒,腹中有牢骚。夏承焘先生评曰:'他(陆游)在词里表达这种爱国思想的,只有'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鹧鸪天》),和'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诉衷情》)一类的喟叹。'

陆游在道教思想的熏陶下依旧不能消解心中郁结,作品中愁肠百结的道徒形象与中国传统文人游仙求道寻求洒脱确有不同。艾治平先生在《词人心史》中评陆游道:'在这类踔厉奋发,振衰起痹的词中,虽有的间杂低徊之情,但于'苍黯蕴蓄'中,却让人感到他的清奇脱俗,而非是一般平庸的叹老嗟卑之作。'

放翁词中的人物形象探析

四、心猿意马的闲人

据笔者统计陆游145首词中有30首提及'闲'字,有一词之中2处提及,如《采桑子》《蓦山溪》(游三荣龙洞)《汉宫春》(张园赏海棠作园故蜀燕王宫也)《真珠帘》;还有一词之中3处关涉此字,如《破阵子》(看破空花尘世)。然而透过闲暇表面,词人只是有意'作个闲人样',清闲的表面之下实有无尽的忧愁怨愤。且看《风入松》:'十年裘马锦江滨,酒隐红尘。万金选胜莺花海,倚疏狂、驱使青春。吹笛鱼龙尽出,题诗风月俱新。 自怜华发满纱巾。犹是官身。凤楼常记当年语,问浮名、何似身亲?欲寄吴笺说与,这回真个闲人。'

淳熙五年(1178),孝宗以陆游在外已久,召其东归,其词疑为'初离蜀后所作'。词的上片是词人对'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十年蜀地生活的回忆。词的开篇即为自己塑造了一位英姿飒爽、久经沙场的英雄形象,'酒隐红尘'更增潇洒豪迈之姿。接韵顺势而下,形象描绘了自己当年威风凛凛、气度不凡的神态,'吹笛'句化用《传奇▪江叟》之典,突显自己文武双全的英雄气概。词人上片极尽描绘入蜀十年间的辉煌成就,目的是与当下潦倒困苦、郁郁不得志的现实形成鲜明对照。下片词风一转,自叹如今垂垂老矣,一句'犹是官身'似有为官所累、意欲辞官之念头。接韵是词人回忆年少时期问求功名、立志成就一番丰功伟业的豪言壮语,这背后又深藏着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感。结句在自嘲'闲人'的同时暗藏抑郁不得志的落寞和不甘。整首词是词人以当下'闲人'姿态回忆过去年少狂放不羁的美好时光,情感基调沉雄郁勃,胸中有故,说闲而非闲。

陆游此类词作善于掩盖情绪,明明已是愁苦难当,愤懑之情溢于言表却转而描写闲人姿态,扭曲之笔实是一种艺术的掩饰、刻意的自嘲,更烘托出内心的忧与愁。此种'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手法于陆游有其自然和必然之处。

五、忧心忡忡的渔父

中国传统文化中'渔父'形象即是不为外物所累、看透人世沧桑的隐士化身。《庄子▪渔父》中的渔父是孔子推崇的'圣人',《楚辞▪渔父》也成功塑造了一位看破红尘、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神秘化的写法为后世文人奠定了重写渔父之隐的传统。相较而言,陆游词作中的渔父形象少了高深莫测之感和自由隐逸的出世之情怀。具体且看《鹊桥仙》,词云:'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此词开篇即向读者展示的是一幅纤尘不染、不食人间烟火的垂钓渔翁图景。'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形象地刻画了渔翁垂钓的逍遥自适神态。'卖鱼'句揭穿作者并非真正与世无争,实有抒写'报国欲死无战场''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之愤慨。俞陛云先生评此句:''怕近城门'二句未必实有其事,而可见托想之高,愤世嫉俗者,每有此想。'下片接韵而下的又是看潮起潮落的闲适景象,而词人真正之情感则通过时人之口说出,此处借用严光之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像严光一样功成名就后急流勇退,作一名为世所敬仰的隐者,这与当下词人只是一名'无名渔父'的现状存在极大落差。整首词短小精悍,语简情深,于只言片语间激荡着拳拳爱国之情,触处流出,令人於邑。

放翁词中的人物形象探析

从陆游词多种自我形象可看出,词人实有一股郁结之情难以排解——山河破碎之痛、黍离麦秀之悲以及身世飘摇之苦。'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此陆游词心也。陆游之词较其诗,'歌之者绝少',甚或'有气而乏韵',但其'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忧国之心却丝毫未衰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