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乖,听话”是养废一个孩子的先兆

 曌贇king贇曌 2019-11-19

乖,听话!

这是祖祖辈辈听了多少年的一句老话。

如果有人说养废一个孩子,只需要这句话就够了,你会觉得是耸人听闻,难以置信么?

可惜,事实就是如此。

“乖,听话”是养废一个孩子的先兆

01、 听话是控制,不是爱

先让我们了解听话背后更深的含义是什么?

是父母怕麻烦,贪方便,好管控孩子。

是家长不去注重日常亲子关系的建立和连接,在无法说服孩子,词穷之际的耍无赖。

如果关系重于教育,'乖,听话'这句话,根本就没有说出的机会,因为孩子全然地信赖、信服、喜欢你。

没有建立良好的亲子互动,本身缺乏信任和沟通的父母和孩子之间,出现僵局或困境时,父母简单粗暴地用这句话敷衍天真的孩子,并对不配合的孩子定义为不乖不听话的坏孩子,通过道德绑架来逼迫孩子就范。

“乖,听话”是养废一个孩子的先兆

实际上是父母对自己无能的推诿和对孩子自我意识的裹挟。

电影《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讲述了木偶剧演员通过操纵他人而名利双收,却也因此永远迷失在了成为他人生活中的故事。

人如同木偶,为灵魂和意识所寄居。

灵魂意识会迁移,而孩子往往沦为父母灵魂意识的下一个宿主。

一个年幼柔软的躯体里,却拥挤寄居着一个苍白麻木的老灵魂,自己的灵魂却萎靡蜷缩在一角,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必然是分裂而僵硬的。

罗曼.罗兰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就已经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渡过,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

“乖,听话”是养废一个孩子的先兆

他说得不能太对,简直是专门为父母而准备的警钟长鸣。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是属于全社会的,不是父母的私财。

孩子不是谁手中的提线木偶,不是槲寄生。

爱他就让他活出鲜亮明媚的自己。

《异形》。

一直是我觉得最瘆人的一部科幻恐怖片。

破体而出的怪物,黏黏答答的液体,无孔不入的侵占。

直到有一天看见了这样的说法。

孩子就是寄身在母体的异形,借助母体,疯狂地掠夺各种资源成长,直到成熟后脱体而出。

很像孩子的诞生过程。

在我看来,那些没有自我觉知,缺乏自我意识,一直被操控的孩子就是异形,父母终究会被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反噬得鲜血淋漓,支离破碎。

“乖,听话”是养废一个孩子的先兆

对一个孩子来说:

安静观察思考,比乖巧听话重要;

内心自信平和,比谨小慎微重要;

凡事有好奇心,比凡事不出错重要;

他有自我选择的勇气,比选择正确重要。

从个人放大到群体,没有任何的控制能通向发展和成功。

唯一能通向发展和成功的,是自由。

因为发展与成功需要的自主、自律、自信,都需要以自由为基础。真爱就要尽可能增加孩子的选择,增强孩子的力量,而听话就是只给孩子一种选择,削弱他的力量,必然要丧失活力,又怎么能要求他能干强悍,独当一面?

控制削弱孩子的力量,消耗他的能量,压制他的生命力,最终导致孩子自卑而无力。

一个人的生命力和自信,一定是从'我能',而不是'我不能'做什么中获得。

02、 教育的目的是发展自我。

为人父母在日复一日的养育孩子的纷扰琐事中,很容易泯灭了初心和初衷。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不是让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成功的人,成为你心中的期待的样子。

而是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

无论父母多么爱孩子,都没能力一路相伴,他人生之旅的下半场注定要自己走。

父母能给孩子的是无条件的爱和永远的支持,如果你愿意听,我会和你聊我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但不会要求你听话,更不会去规划你的人生。

因为我知道,你有你的剧本,你不是我的续集。

孩子长大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不再听任何人的话,只忠于自己内心的声音,对自己负责的过程。

要求孩子孩子听话,本身就不是教育该有目的。

因为听话不是好孩子必备的品质,独立思考才是。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指向分离的,那么对孩子最好的教养就是帮助孩子建立起他照顾自己人生的能力,忠于自己内心的声音,对自己负责,这样孩子未来才能在父母放手后,更好地接管自己的生活。

非常遗憾的是,直到今天,依然有不少父母把培养一个言听计从、人云亦云的'奴',而不是追求独立、对自己负责的'人'作为教养的目的。

当这些孩子成年之后,又会被父母抱怨不独立、没担当、没主见、不负责。

孩子不听话,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吗?

不是,恰恰相反,是一种成功。

生命的力量在于不屈从。

“乖,听话”是养废一个孩子的先兆

人类社会能不断进步和发展,家族能持续地传承和超越,正因为下一代人不听上一代人的话。

育儿不是驯兽,不是养奴。

这类孩子说得好听是懂事,长大了就是被广泛诟病的巨婴,妈宝。

对孩子来说,什么是懂事?

是经常被忽视被、拒绝后的退缩和沉默,是长期不被看见、关注和认可后的妥协和卑微,只好收起了孩子的天性,麻木漠然地成为小大人,成为父母想要的样子。

03、 真爱,如他所是,非你所想。

孩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他要自己做出选择,并对自己负责。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容易轻生?

因为他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天天为父母活着,每一分钟被父母控制,这样的人生不是他的,所以跳楼也是为他父母跳楼。

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发现自我,唤醒自我,明确目标。

一旦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也就是让孩子装配上属于自己的发送机,也就是我们常说得内驱力。

一个有目标有自我的孩子,是知道如何和这个世界和解,找到和这个世界最融洽的相处方式,不会沉湎于眼前的困境,不会拘泥于身边的窘迫。

英国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在他的墓志铭上写着这样一句话:

终生成长,从未长大。

这句话送给所有的孩子,还有孩子的父母。

父母充分地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发展,引导他们发掘出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从小让他们做出各种选择,小到穿衣戴帽,大到将来的择业择偶,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承担相应的后果,让他们逐步成为自己的主人。

“乖,听话”是养废一个孩子的先兆

想想他们从宇宙洪荒投奔我们而来的这份缘法,一切终将远去,唯有我们一起经历的风雨,给予彼此的爱和温暖,会在岁月的深谷里闪烁着恒久的光芒。

每个人都不是孤岛。

我们终会成为照亮彼此的光。

“乖,听话”是养废一个孩子的先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