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最看重的是聪明人下笨功夫——黄源深教授访谈录

 昵称vxSRH 2019-11-19

小R有幸作为黄老师的最后一届学生,每次看到与他相关的文章,都不由自主的分享给大家。在这太快的时代,慢下性子读,你必有收获。

黄源深,1940年生,浙江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博导、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曾任三届教育部全国高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会会长、上海翻译家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政协委员。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客座教授。专著《澳大利亚文学史》、《澳大利亚文学论》等;译著《简·爱》、《老人与海》、《欧·亨利短篇小说选》、《道连·格雷的画像》等。两度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十余次获省部级优秀著作和优秀教材奖。

【访谈记录】

黄新炎:黄老师好,您是我国著名英语语言和文学研究专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请您结合多年培养体会,讲讲青年教师如何成才。

黄源深:需要抓好三个“基本功”:语言、教学和科研基本功。如今最缺的是“苦功夫”。中文不好不但殃及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论文写作,也妨碍英文水平的提高。英语界著名学者,如梁实秋、朱生豪、钱钟书、查良铮、王佐良、许国璋、杨宪益等,个个中文出色。如果中文水平不到一定程度,英文想往高层次发展相当困难,除非你是native speaker。

我们都知道朱生豪。他翻译莎士比亚戏剧时,刚从之江大学毕业,二十出头,实事求是讲,他的英文不见得比现在最优秀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强出多少。他的强项在于扎实的中文修养,高超的中文表达,因此他的译文形神兼备,至今仍难以超越。

千万别以为硕士、博士学位拿到,英语大功告成。不少人语言实践能力的最高点,竟是刚毕业的那会儿。若干年后重读以前的英文论文,往往对当年能写出这样的英文非常惊奇。

此外,新词新意不断涌现,比如“土豪”,外国人直接翻译成Tu Hao,也有人译为the vulgar rich。又如,happening(发生),我一次在《时代周刊》看到一句话,Shanghai is the most happening city.这里的happening和我们以前读到的意思不一样,当解作fashionable。现今,新词层出不穷,比如情侣,把对方甩掉的人叫dumper,被甩的叫dumpee,这样的用法见于刊物,却不见于词典。不学习跟不上英语语言发展的潮流,而且口笔译表达能力,退步会很大。

黄新炎:对于广大青年,您认为怎样打好过硬的基本功,才能成长为优秀的高校教师?

黄源深:好多学生就是不肯下苦功,所以首先得说服他们。我给硕士生上课时,有一次发现,学生上课时都把手机放在桌上,一问才知道他们是在把我的话录下来。课后学生告诉我,听了我的讲话大家都热血沸腾,但过一段时间又冷下来了,他们实在管不住自己,于是录我的讲话,松懈时听一下。

现在好多教师备课不认真,我改学生的博士论文,都是从第一个字改到最后一个字。有人却很“放手”,一字不改,还振振有词:“都读博士了,文章还需要改?”我的感受不一样,改论文对我自己的写作也有帮助,有时要找一个恰当的替代词,常常不得不苦苦思索,或者查阅词典,这无疑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第三,讲讲科研基本功。千万不要“矮化”自己。跪着去看别人总会认为他人高不可攀,永远觉得自己不行。没有成为专家是因为我们没有钻进去。钻进去的办法之一,我认为可以抓住有关学科的代表性著作,反复研读,搞懂搞熟。然后再向外延伸,去钻研相关的著作。

上世纪90年代我在澳洲做研究,呆了半年后脸上无端长出了一颗痣,越来越大,我担心是南半球骄阳造成的skin cancer,非常紧张,赶紧看医生。澳洲医疗费挺贵,按时计费,半个小时付了60澳元,得到的却是医生模棱两可的结论: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等于没讲。

回来后,在不安中我花了一周时间,去图书馆仔细翻阅了skin cancer的最新图书资料,经分析、综合后得出结论,自己得的不是这个病。后来,我把这“一场虚惊”告诉了相识的经济系教授。他说他身上也长了痣,让我帮看一下。看了之后我说他得的是皮肤癌。他很惊讶,问我怎么知道的。我说根据我掌握的资料,第一,一般skin cancer不是一颗痣,而是成群的;第二,欧洲人比亚洲人容易得此病;第三,常晒太阳的人容易得。这三个条件他都具备。他说医生也是这么说的。其实我对医学一窍不通,但是钻进去后我就能够得出这样专业的结论。果然过了一段时间,我的痣慢慢消失了。

黄新炎:您提倡背词典学英语。有人认为背词典非常枯燥,学习的效率也很低。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黄源深:最佳的办法是先背几页生词,然后马上阅读,你会惊喜地发现,刚刚背过的生词在阅读中出现了,这样就加深了理解和记忆。那时我住教师宿舍,一个宿舍住两个青年教师,记得住在我对面的那个老师家境较好,每天晚上八点半喝蜂皇浆,喝完就睡觉了。我还要带儿子,八点半之前先把儿子哄睡觉,然后自己再继续看英文小说,一直到倦得无法坚持,一年四季,都是如此。

黄新炎:您写过一篇非常有影响力的文章《好的英语是“读”出来的》在网上热传,后来您又写了一篇《好的作文是“写”出来的》,您怎么看“读”与“写”的关系?

黄源深:语言学习需要大量持续不断地输入。大量阅读有利于培养语感,语境中学来的英语是地道的,减少了靠死记硬背而造成用词不当或者“中式英语”的可能性,书读得多的人,语言水平一般都较高。

中国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偏少,明显少于周边的日韩学生,这就需要靠大量阅读来补救。除此之外,在中文语言环境里学英语,一个词要重复多次才能记住,阅读量少,就只能短时间突击背单词。所以我主张在一定情况下背一背词典,20000字左右的词典。词汇是瓶颈,词汇量大了,不少听力中的问题迎刃而解,阅读也会顺畅许多。

读英语书的原则是开卷有益,爱读什么就读什么。可以从阅读趣味性强、深浅适度、有时代感、篇幅短小的读物开始。

黄新炎:当前阅读教学中有哪些主要的问题?

黄源深:当今主要教学模式是读豆腐干一样的文章,做超大量的练习。也就是说,翻来覆去读一篇短文,辅之以没完没了的“打钩练习”。阅读量太小,光做练习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把学生的兴趣都消解了,最终是吃力不讨好。成千上万的学子淹没在铺天盖地的练习手册里,连小学里都这样,以为这样就可以学好。

我爱人是新闻专业的,有一次她让我帮忙看一下她的博士生写的论文英文摘要,我本以为改掉几处错误就行了。想不到花了整整一个晚上,因为几乎句句错,不是语法错,而是不符合外国人的习惯用法。这种现象反映了“练习至上”教学方法的弊端。选择题,一般为四选一,而真实语境中没有任何选项可以依赖,需要说话人“无中生有”,开展交际。练习者即使选对了选项,也会在实际语言交际中因缺乏暗示性选项而束手无策。

此外,这种练习大多为单个句子,脱离语境,学习者难以培养语感,难以举一反三,学得很死。

我建议,青年教师一年至少读10本经典,至少写5万字英文。因为经典和一般英文书不一样,既能提高英语水平,又增进文化素养,某些文字还可以在教学中和文章中引用,成为自身知识储存和文化素养的一部分。

黄新炎:多媒体课件在现代课堂中被广泛运用,您对此怎么看待?

黄源深: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不少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殚精竭虑寻找资料,设计课件,把课堂教学搞得有声有色,提高了学习效率,很值得赞许。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指出另一种倾向,即把教学搞得花里胡哨,缺乏实质性内容。PPT过度炮制,虽图像与声音并茂,笑声与音乐不绝,眼花缭乱,煞是热闹,但整堂课信息量少,画外音多,操练不足,显得浮浅而缺乏内涵。PPT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应该使用。

我们提倡有效教学,力避追求形式生动,却缺乏实质性内容的教学方式。All is not gold that glitters(闪闪发光的不一定是金子),气氛活跃的课不一定就是好课。不是说英语课不要上得生动有趣,而是生动的外表应当包裹丰富的内涵,教学是不是成功,要看产生的效果如何。

黄新炎:如何才能既使教学生动有趣,又使学生学得扎实?

黄源深:上精读课,课文是关键。不要本末倒置,花大力气做练习。我认为课文要精心处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充分理解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句型操练、结构模仿、回答问题、复述大意、背诵好的短语句子等方法精读课文。将课文搞熟之后再做适量练习。而且练习要多样化,比如填空、释义和问答之类。

另外,进入大学,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很多人英文发音受方言口音的影响。在教学中如果能先集中一两周为学生纠正发音,可以让学生一辈子受益。

每个人都想成才,但不是每个人都成得了才。无论成败,都与自身有关。在没有战乱,没有政治迫害的太平盛世,尤其如此。读书做学问都贵在坚持。

最后我想说,世上没有比青春更为宝贵的东西,当你拥有它时,你就要珍惜它。不要等失去了才觉得惋惜。强者因为珍惜它,不失时机地利用它,才成为强者;弱者因为无端地空耗青春而最终陷入痛苦的挣扎。“家财万贯不如薄技在身”,有本事比什么都强,它可以帮助人改变现状,创造未来。总之,成才之路道阻且长,只有那些百折不回、永不轻言放弃的人才能到达光辉的终点。

我有两句赠言给大家:

Knowledge is power. And the habit of reading is the path to knowledge.

(知识就是力量,阅读习惯是通向知识的路径。)

Hard work ultimately separates the successful from the failed.

(勤奋最终区分成败。)

(本文选自黄新炎编著的《聆听:外语界前辈的声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