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不仅可改善人居生活环境,且直接反映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一项极为重要的民生工作。 启迪环境新环卫深刻领会创新社会治理的重大意义,以推行全国垃圾分类作为企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启迪环境的全产业链平台实现高效能转化,担当起政府“垃圾分类助手“的责任,一城一案、一地一策,针对城镇、农村、机关单位、商场、街边商户等不同的应用场景“量身定做”,提供垃圾分类的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据悉,启迪环境新环卫垃圾分类业务“咸宁模式”获得肯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得到当地领导和居民们的认可。启迪环境新环卫愿以“零碳无废建设者”的使命感为祖国的碧水蓝天作出新的贡献! 今日,《咸宁网》和《香城都市报》等媒体对此项目的垃圾分类工作做了相关报道。 咸宁市8个试点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已形成习惯 咸宁网讯(记者陈志茹 通讯员沈家乐)2017年11月,我市在全市设立8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试点推广垃圾分类定点、定时分类投放。2年多来,8个试点小区的居民对垃圾分类已经形成习惯,各个方面都达到预期效果,基本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咸宁模式”。 近日,记者在温泉城区昱园小区好嘞垃圾分类服务亭看到,3台智能垃圾分类收集箱和1台积分兑换一体机一字排开,分别回收可用垃圾及有害垃圾。该小区居民骆女士介绍,自从小区里有了好嘞垃圾分类服务亭以后,她参加垃圾分类投放获得了不少积分,去年底还用积分置换了一提价值50元的维达纸巾。 据了解,我市自2017年11月4日第一个试点小区落地以来,已在城区新华清苑、昱园、咸安区政府、湖北科技学院、农行、市公安局及市政府大楼等7个生活小区,1个公共机构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截至2018年底,我市8个试点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全部完成,覆盖户数4600余户,直接服务人口1.2万余人。 2018年,国家、省、市、行业主管部门共计38个批次120余人次前来我市试点小区考察指导、交流学习,对我市探索的分类模式给予较高评价。在全省2018年度城市管理考核中,垃圾分类工作指标占考核分值的50%,我市硬件设施建设和宣传推广达到考核要求,位列全省前列,我市垃圾分类已形成一定的知名度。 目前,我市8个试点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已形成习惯,各个方面都达到预期效果,可推广可复制的“咸宁模式”已基本成型。其特点是:拥有一整套垃圾分类设备设施(垃圾分类服务亭,智能分类箱,四分类垃圾桶,垃圾分类云平台)、专人宣传,服务小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收集、专人维护垃圾投放地卫生整洁,督导居民正确进行分类、按照“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要求已建立闭环体系,从而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