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甜白釉,乃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创烧的一种白釉瓷器。甜白釉之釉极为莹润,能照人影,其比元代枢府窑卵白釉有更为明显的一种乳浊感,在有暗花刻纹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温润如玉的白釉,从而给人以温柔甜净之感,故称为甜白,素有“白如凝脂,素犹积雪”之美誉。 永乐甜白釉为明永乐窑之珍瓷,收藏价值较高。今日赏瓷,特将愚帐中所藏一件永乐甜白釉暗刻龙纹高脚杯帐中点出,发于博客,与众藏好共同鉴赏。 此杯造型较为独特庄重,大气而棱角分明。高约110毫米,口直径约105毫米。其杯体暗刻龙纹,杯体釉色莹润,犹如白玉之感。其中,白釉可感呈现虾青质色,杯内和杯托底部,可见因年代悠久而自然产生的丝丝开片纹,且丝痕十分老旧,包浆凝润,自然天成之相昭然,可谓大门洞开矣。 察其杯内底,可见暗刻篆书“永乐年制”四字,其款识书体书意,皆与永乐官窑制款相符。故,结合其上述诸般质地本色,其乃大明永乐官窑之甜白釉制品无疑,实属大门洞开,地道本真矣。 无论收藏实践,还是广为检索,此造型之甜白釉永乐杯,甚少有见,更显珍贵。若与成化鸡缸杯相比,要不是鸡缸杯给炒作成了天价,平心而论,则此永乐甜白釉杯之价值绝不会处于下风。因为,无论从年代还是器形,以及稀见程度,其都比鸡缸小杯要罕见不少矣。 此外,我们稍作检索研判,即不难看出,永乐甜白釉瓷器,在国内每每被某些所谓专家否定,即使见有上拍,其价也低,而反之,一旦出走大陆关口,在同为中国领土的香港,其通常一件永乐甜白釉器,均是数百万港币。由此也可以窥视,中国大陆的文博收藏之畸形和荒唐。正是,出关不得身先死。尤使藏家泪满襟。呜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