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回答了一个问题:苏轼《祭张子野文》中说张先只活四十多岁,而又有人说活了八十多岁,哪个正确,为什么? 前言题主的这个问题有个毛病,苏轼《祭张子野文》中,并没有说张先活了四十岁。不过说张先活了四十多岁没有错,但是说张先活了八十多岁也没有错。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北宋实际上有两个张先,即使是古人也常常把他们搞错。 至于两个张先有什么不同,我们先从《道山清话》中的故事说起。 一、《道山清话》中的两个张先宋人有一本诗话名曰《道山清话》,这本诗话中写了张先的几个故事:
关于《道山清话》中写张先的这一段故事,王士祯撰《 居易錄 》批驳到:
王士祯说,北宋的张先有两个人,而且都字子野。后人常常把这两个人搞混了。 给这两个张先写祭文的也是两个人,欧阳修给一个张先写的是《张子野墓志铭》,苏轼给另一个张先写的是《祭张子野文》。 二、欧阳修笔下的张先《张子野墓志铭》
欧阳修笔下的张先(992—1039),活了48岁,他是博州高唐人(山东),字子野。其祖父是张逊,父亲是张敏中,《宋史·张逊传》中提到过这个孙子张先 :
张先是仁宗天圣二年(1024)的进士,与欧阳修(1007年-1072年)是好友。题主问题中提及四十几岁的张先是这个山东人,他和张三影不是一个人。 王士祯也说过:
三、苏轼笔下的张先 《祭张子野文》
苏轼笔下的张先(990—1078)就精彩多了,《古今诗话》中说过“张三影”名号的来历:"
张先与欧阳修是天圣八年(公元1030)的同榜进士,张先在北宋词坛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和柳永一起对宋词的长调有开拓之功。 苏轼认识张先,是在“官于杭”以后, 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被派往杭州任通判,那个时候张先已经84岁了。 苏轼调侃“一树梨花压海棠”的人就是他,喜欢开玩笑的苏轼还写过一首七律《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
南宋范公偁(1126-1158)《过庭录》中记载,这个张先和欧阳修有过交集:
如果二人是同榜进士,为何“未识其人”,不太理解。 桃杏嫁东风郎中的称呼,来自于张先《一丛花令 》:
这个张先是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号称张三影,也被称为'桃杏嫁东风'郎中,85岁娶妾,而且活了88岁。 结束语这两个张先年龄差不多,都和欧阳修有交游,进士及第时间差了6年。一个山东人,一个浙江人。 活了88岁的张三影比活了48岁的张先还小两岁,不过一直到40岁才中举。多亏山东的张先去世早,没有留下什么作品。如果他也活到80岁,不知道会有多少诗词传下来,估计后人更分不清谁是谁了。 除了张先以外,古代重名重字的人其实也不少,最有名的可能是唐朝的韩翃了。据说当年被唐德宗御笔点将的时候,因为有两个韩翃,于是皇帝御笔批复到:
您还知道有那些同名故人的趣事呢?欢迎说来听听。 @老街味道 观唐习律45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中唐诗人李益是个负心汉吗 观音山上观山水 70万奖金对联怎么对 上联的奇巧处在这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