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习惯成为最好的仆人

 dsjycby 2019-11-20


  ●当我们谈习惯时,一定不是要就习惯而谈习惯,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谈做人的层面。习惯永远是中性词,不要让所谓的坏习惯为自己的颓废买单。从根本上学好做人,才真正能让习惯成为最好的仆人。

  ●习惯可以成为区隔不同群体的重要维度,同时也呈现了人人皆可以为圣贤的可能性,虽然我们未必能成圣贤,但在追求的过程中,本就是对自身稳态的重构和上限的拓展。


  【桐学社苑】

  让习惯成为最好的仆人

  ——桐学社“品茗随谈”习惯

  郭金松

  在我们的日常话语中,习惯有时候是褒义的,有时候则是贬义的。当习惯给予我们日积月累的进步,帮助我们获得某项技能或达成某种目标时,我们通常称之为好习惯。而当习惯使我们不务正业,使我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受到负面影响时,我们通常认为这是坏习惯。两者的差别就在于好习惯服务人,而坏习惯支配人。因此,爱默生有句名言: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坏的主人。这意味着,只有习惯受人支配时,它才具有好的品质,当它支配人的行为时,也就变坏了。

  事实也的确如爱默生所言,习惯从来都是一个中性词,它的好坏跟本身无关,而取决于拥有它的人。例如,现在我们普遍认为晚睡晚起是个坏习惯,可是,毛泽东当年一直处于这种状态中,他一般都是在下午开始工作,直到第二天凌晨,是最典型的“夜猫子”,但并未因此受到负面影响。据毛泽东的贴身卫士回忆,中央领导开会时,毛泽东反而是精力最充沛的,思维也很活跃。可见,习惯的好坏确实是因人而异。我们年轻人习惯晚睡晚起,很可能是因为沉迷于打游戏、看电影等娱乐的快感中,而毛泽东却是按月亮办事、看月亮思考。

  那么如何让习惯成为最好的仆人呢?我想答案还是要从习惯的性质中去找寻。总的来讲,习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内生型习惯,另一类是外源型习惯。所谓内生型习惯是指由人的内心追求而生发的习惯,内心追求可能是兴趣、欲望、理想等。祖逖为报效国家而闻鸡起舞,玄宗因自满自足而沉溺享乐,这些都是典型的内生型习惯。所谓外源型习惯是指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而生发的习惯。例如孟母三迁让孟子养成学习习惯,杜甫在爷爷的管教下改掉贪玩的习惯,鲁迅在老师的批评下留下刻“早”励志的佳话,这些都是典型的外源型习惯。在实际生活中,习惯很多时候也是由内生和外源共同决定的。无论是内生型习惯,还是外源型习惯,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任何习惯都会根据情况的不同而有好坏之分。人的内心追求就有善恶之分,对光明、善良、勤奋的追求往往会生发出好的习惯,对欲望如果不加节制则往往生出坏的习惯。而环境也有好坏之分,古语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有“与善人居,如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俱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俱化矣。”足可见环境影响的重要性。二是任何习惯都需要积久养成,需要持续的坚持。只持续一两天的行为不能称之为习惯,那只能称作心血来潮。

  习惯的性质很像双刃剑,用剑之人如果不能驾驭它,反而会受其所累。正因如此,我认为要想让习惯成为最好的仆人,需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要行为自律。任何习惯都要日积月累,坚持是养成习惯的唯一方式。坚持好习惯与坚持坏习惯的区别就在于好习惯是需要自律的。这里要强调的是,坚持并不等于自律,坚持只能表明重复地做这件事,这有可能是使命使然,也可能是欲望驱动,而自律则是高品质的坚持,它需要你在坚持的过程中恪守道德准则。也就是说,要把习惯关进自律的笼子,才能防止习惯走向恶的一方。二是要择邻而居。贾平凹说:“如果你想聪明,那你就要和聪明的人在一起;如果你想优秀,那你就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要适时的远离一些带给你负面影响的朋友。”环境对于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前面已经分析过,这里想强调的是我们要学会选择好的生活环境,其中的要素还是自己平常接触的朋友。只有与那些本身就充满朝气而又拥有好习惯的人在一起,我们自己才更可能有好的习惯。三是要志趣高洁。这也是最难的要求。人最难变的是本心,最容易变的也是本心。很多时候我们养成坏习惯,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而是因为我们变了本心。志趣高洁意味着懂得取舍,知道何为高洁何为低俗,这里想说的不是让你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让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向善向好的志趣追求,唯有如此,内生型的习惯才能变好。

  行为自律、择邻而居和志趣高洁是培养好习惯的三个条件,但是这三个条件并不具有同等的地位。我认为,行为自律是其中最重要的条件。仅仅做到行为自律已足以养成一个好习惯,但这个好习惯很可能是低水平的。这类习惯可能仅仅停留在早睡早起、坚持运动等生活作息的层面。如果想在学习、工作,甚至是思想层面养成好习惯,那就必须有内生的动力或者外源的压力。择邻而居和志趣高洁则是让好习惯变为高水平的重要条件。理想意义上,如果三个条件都能满足,那么习惯不仅仅具有对错意义上的好,更具有优劣意义上的好。然而,我们不能幻想所有的人都有圣人一般的品行,因此要设个底线的话,养成好习惯就要从行为自律做起。

  所以说,当我们谈习惯时,一定不是要就习惯而谈习惯,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谈做人的层面。习惯永远是中性词,不要让所谓的坏习惯为自己的颓废买单。从根本上学好做人,才真正能让习惯成为最好的仆人。

  作者简介:郭金松,男,1996年1月出生,河北衡水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桐学社成员。曾任浙江大学研究生会副主席、紫领人才俱乐部副秘书长、第一期“青知计划”总团长等职务。曾在延安市志丹县双河镇,湖州市安吉县团委、南浔区练市镇等基层挂职锻炼。曾获浙江省优秀毕业生、浙江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学生干部、学业一等奖学金、岑可法一等奖学金等荣誉。

  习惯与天性  习惯与社会

  ——桐学社“品茗随谈”习惯

  袁楚凡

  习惯的解读方式

  习惯一词可以拆分开来解读,习乃习性,为长期在某种自然与社会条件下习得的模式特性;惯是惯常。习性成为了惯常的表现,作用于言行、作风和心态。

  由此可见,习惯本身是两个环节的组合,它兼具习得的行为和表现的状态。探寻源头,习惯形成的逻辑链条可以分解为内外动力-习得模式-心理和行为表现-新的动力和习惯几个环节,它们形成了一个闭环。

  习惯的三种含义很有意思:

  一、原谓习于旧贯,后指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

  二、习俗、风尚,源于习惯,是个体习惯外化成的普遍遵守的群体性特质;

  三、对新的情况逐渐适应:习惯于新的情况

  这三种解读体现了习惯的特性:既有外化性,同时也有迭代性。它既属于个人,也属于社会;既是稳定的,也是超越的。这也反映了习惯与天性、社会的关系。

  习惯与天性:稳态的运动

  习惯,是习得的惯性。其后端,即惯性形成后的稳定性十分显著。如培根说:“习惯比天性更难改变。”这强调的是习惯的路径依赖效应,对于这种效应,现代科学,包括心理学、脑神经科学的复合研究也提出了理论解释,80年代以来,“习惯领域理论”提出,每个人大脑编码储存的概念、思想、经验、技巧等信息等,经过相当时间后,如果没有重大的事件刺激,编码和存储的总体,将处于相对的稳定状态,主体对信息的反应,包括认识、理解、判断、做法等,都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模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个人在某一组织中工作时间越长,工作范围越固定,会感到学到的新东西越来越少,因为人们常常更愿意去用过去的经验和思维方式来解释新的信息、事物。这种依赖有其合理性,因为如果没有定式的思维作为依赖,人在认知的世界里面是失序的,无规律可言,容易陷入因无法有力掌握现实世界而产生的无助感乃至焦虑。所以不断寻求思维模式的调整,探索跨领域的融合,对于个人成长非常重要。

  以上谈的是习惯的后端,但并非贬损习惯,培养一种良性的习惯与形成掌控乃至迭代习惯的能力同样重要。当我们着眼习惯的前端,自然发现惯性本就是习得的,也就意味其存在变化的可能性——可能是朝两端的线性进退(比如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也可能是朝着一个原本没有的方向变迁,开辟新的可能性(比如形成了一种新的习惯)。这其中,主观与客观、内源与外源的条件共同作用且充分互动。

  可见习惯于人,是一个运动的稳态。该稳态的质量和层次可以不断提升。这就暗含了一个基本逻辑:人之初性本善,之所以“性相近”而“习相远”,是因“教化”之故。习惯可以成为区隔不同群体的重要维度,同时也呈现了人人皆可以为圣贤的可能性,虽然我们未必能成圣贤,但在追求的过程中,本就是对自身稳态的重构和上限的拓展。

  把握了习惯的逻辑,当然要做出理性选择——掌握习惯和自身的互动。承认习惯的路径依赖效应是实事求是,也是直面人的天性,且如晨炀桐学所说,习惯低能耗的运作可以极大降低行为成本;但从个人的角度,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超越性是其相对于其他生物的比较优势,不为习惯所规制而是去运用、涵养习惯,追求一种自我超越和循环迭代,不断养成新的习惯并且让习惯为自己所用。

  习惯与社会:群体的延伸

  群体乃至社会维度的习惯,相较个体无疑要复杂许多,其内在机理尚待进一步梳理。但显然习惯的个体性与社会性存在张力,面对这种张力我们可以有如下思路:

  第一:尊重习惯,是尊重个人的偏好和选择,进而尊重个体理性与自由。基于此,应当在社会范围内以习惯的最小公倍数为边界,最大程度上包容因个体差异而形成的不同习惯。

  第二:要对能够产生总体积极效应的习惯进行导向性鼓励。习惯固然是个人保有的,但从宏观层面看,每一个体习惯的组合和加总就构成了社会习俗的整体面貌;而其中大家主客观一致认同的部分就会成为特定的社会习性。由于这种个体习惯的外化性与社会性的存在,需要进行一定方向的引导。

  第三、要建构起一套社会语境和生长机制,使其产生对能带来积极效应的习惯有利的导向,使得好习惯坏习惯、不同质量和层次的习惯,其成本和收益产生差异,人们自然对这些习惯产生了不同的偏好和选择,由此通过塑造环境来顺人性,也对习惯进行了筛选。

  第四、尽管如此,人们依然会选择不同的习惯,那些已经深刻认识到习惯的作用并且结合自身特质付诸行动的,自然会选择最适宜自己习惯;而那些尚未特别明晰的,则是大多数人。因此在宏观考虑上,或可营造一种基本认同:社会尊重多元习惯与个人选择,但无论如何选择,都需自负收益风险。在风险自担和趋利避害心理的引导下,通过塑造习惯环境和形成人们对习惯的认知,培育具有理性的现代公民就成为可能,而理性现代公民能够自发迭代更加优质的习惯,这种良性互动,才能夯实尊重习惯,乃至尊重个体理性、自由的基础,这也是现代社会的“善”之所在。

  作者简介:袁楚凡,男,中共预备党员,1997年10月生,浙江杭州人,桐学社成员。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2016级本科生,保研至本校行政管理专业。现任浙江大学紫领人才俱乐部秘书长、“青知计划”总团长、专业班班长。连续三年暑期深入基层,先后挂职南浔区练市镇团委副书记、安吉县昌硕街道团委副书记、嘉善团县委书记助理。曾获2018“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实践挑战赛金奖、浙江省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浙江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优秀团员、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社会实践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学金、研究与创新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学业奖学金等荣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