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清开国前第二座都城,努尔哈赤曾在此称汗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19-11-20






1603年,已经羽翼丰满的努尔哈赤正式开启了对海西女真扈伦四部的吞并之路,随着势力的不断扩张,原本山河环抱的佛阿拉城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为此,努尔哈赤离开了曾经居住16年的佛阿拉城,迁到其位于苏子河与加哈河交汇处的祖居地赫图阿拉,在这里“筑城而居”。

赫图阿拉已颇具规模

新的城市在佛阿拉城北8里左右的地方,内城建在依山的近20米高的自然台地上台地,城周5里,东、南、北三个方向共开四座城门。两年以后,努尔哈赤又命人在“赫图阿拉城外、更筑大城环之”,城周10里、高7尺,南面依山,东、北、西三面环水,共有九座城门。

与多用木栅的佛阿拉城不同,居民达到2万户的赫图阿拉城系用土石等物砌成。城内有汗宫大衙门(又称尊号台,俗称金銮殿),八旗衙门,旗民公署,庙宇神堂,商贾闹市。在城外西北设有高8米,周长150米的点将台,台前的演兵场地势开阔,可容纳数十万军卒。

努尔哈赤在此称汗

努尔哈赤定都赫图阿拉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措施,取得了不少重大成就。1615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城再次进行军事整编,在原有的黄、白、红、蓝四旗之外,又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为八旗,分散的女真各部全部被纳入旗下,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军事奴隶主政权。这年的正月初一日,举行了正式建国仪式,国号“金”,史称“后金”,年号为“天命”。努尔哈赤正式与明朝分庭抗礼,割据一方。1618年4月13日,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誓师伐明,两天后袭破抚顺、清河等地。

明朝十余万兵马未能兵临城下

对努尔哈赤的反叛,明朝廷上下震惊,从各地集结大军,加上叶赫部和朝鲜兵马,共11万人,兵分4路对赫图阿拉进行合围,企图毕其功于一役。不料,兵力处于劣势的后金军队在努尔哈赤的指挥下,集中主力、逐路击破,最终4路明军尚未看到赫图阿拉的城墙,就已被击破3路。

努尔哈赤赢得了战役的胜利,明朝方面战死官兵4万6千多人,再也无力发动进攻,只能被动地转为防御。努尔哈赤掌握战争主动权后,决定乘胜对明朝发动大规模进攻,为此,他于1619年2月动员夫役1万2千人,在赫图阿拉城西面120里的界凡山(今称铁背山)上兴建了界凡城,并很快迁都于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