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贵为宰相,却在乱世中流浪,只因要维护那文人心中的气节!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11-20

01 文人的流浪

李愚,字子晦,渤海无棣(今山东无棣)人。家世为儒。他的父亲瞻业,唐时参加进士考试,没有考中。又遇到了唐末乱世,为了避难,他把家搬到了渤海无棣。在那里,他的父亲还是无以为业,唯日以诗书训子孙而已。

李愚虽然少时聪慧, 但由于家庭条件所限,年长时才遍阅经史,有志于学问的他因为羡慕春秋时齐国名相晏婴的为人,所以最初为自已取了个名字叫晏平。

他形成了一种崇尚气节的人生理想,这在他的待人接物和所写文章中都有表现出来。他写文章很讲究气节,有韩愈、柳宗元两位大文人的余风;待人端庄严整,能够做到“非礼不言,行不苟且”。

他贵为宰相,却在乱世中流浪,只因要维护那文人心中的气节!

带着这气节,他开始走上了谋生求仕的道路。

李愚踏入仕途的最初动机,并不源于儒家通常所说的“学而优则仕”的理论,而是因为家里的日子过不下去。 既然生活不能维持,只好先去谋求假官(暂时代理的官职)。好在也有人赏识他,这个人就是沧州节度使卢彦威。

卢彦威给了他一个文职——安陵县主簿。然而好景不长,没多久李愚的母亲去世了,他必须得离官丁忧,又加上河北一带战乱不已,这刚得到的人生的第一个官职随之丢失。他被迫逃到了蒲州和华州一带,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十一月,宦官刘季述等发动兵变,将唐昭宗囚禁了起来,各地节度使纷纷出兵讨伐宦官,解救昭宗。正在蒲、华一带客居的李愚听说这事后非常气愤,他当即作文要求华州节度使韩建出兵勤王。虽然韩建并没有率兵勤王,但此事己表现出李愚作为一介布衣所拥有的可贵品质。

他贵为宰相,却在乱世中流浪,只因要维护那文人心中的气节!

李愚是个儒学之士,儒家以帝王为正统的传统思想也在他的头脑中扎下了根,因此,他容不得篡位叛逆之事,他在写给韩建的信中很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他说:“仆关东一布衣尔,幸读书为文,每见君臣父子之际,有伤教害义之事,常痛心切齿, 恨不得抽肠蹀血,肆之市朝。明公(指韩建)居近关重镇, 君父幽辱月余,坐视凶逆,而忘勤王之举,仆所未谕也。”

韩建为他的豪言壮语所感动,对他礼遇有加,但因为韩建不愿出兵勤王,李愚也就不愿依为门客,仍旧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紧接着,朱温为了挟持昭宗而在陕西一带开战,蒲、华被克,李愚不得已东归洛阳。


02 文人的气节

当时时李德裕的孙子李延古在平泉庄(洛阳八景之一“平泉朝游”景点所在地)居住,李愚遂依为门客,两人在那里过着隐士般的生活,暂时忘记了当初要做官的想法。当然,这种隐士般的生栝并非长久之计,只是为世事所迫而已。不久,已经罢废的科举考试又重新开始了,李愚中第。

他贵为宰相,却在乱世中流浪,只因要维护那文人心中的气节!

李愚进士及第,即意味着他具有了作为一名读书人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意味着他即将结束其往日飘泊和隐居的生活。进士及第,还意味着李愚的谋生将在谋仕的层面进行。所以,也就是从中进士的那一天起,读书人 的仕途才算是真正开始了。李愚也是这样的,他获得了朝廷封给他的第一个正式官职——河南府参军。从这时起,李思开始了自己的谋仕之途。

在日后谋仕的历程中,李愚出仕之前所形成的崇尚气节的人格仍然继续保留和延续着。这是文人最为宝贵的一种精神操守,他不因为自己已踏入仕途而随波逐流,他坚持要发扬的仍然是自己所崇尚的那种人格精神,以下的几件事情足以说明李愚一直保持着他的人格独立性这一点。

朱温篡位前夕,与心腹李振、柳璨等人大肆杀戮文士,李愚为避此难,遂离官而与族人李延光客居山东。这实际上表明了他对朱温将要篡唐的不满,与此前愤恨宦官刘季述囚禁昭宗的思想是一致的。

他贵为宰相,却在乱世中流浪,只因要维护那文人心中的气节!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六年多。梁末帝继位后,喜欢奖用儒士,李延光先被擢用为侍讲,而后李延光又在末帝面前多次称誉李愚,说李愚“行高学澹、有史鱼、蘧瑷之风”。

史鱼、蘧瑷是春秋时卫国的两位正直敢言之士。由于李延光的推荐,李愚在梁末帝一朝做了官。他为官期间, 依旧很讲究气节,史书上说他“俨然正色,不畏强御”。

李愚“不畏强御”,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他与末帝之兄朱友谅见面时不行拜礼。

朱友谅入朝,末帝及其他一些大臣皆行拜礼,独李愚作揖而已。

末帝责问说:“衡王(朱友谅)朕之兄,朕犹致拜,崇政使李振等皆拜,尔何傲耶?”觉得李愚太傲慢无礼了。

但李愚却从容回答说:“陛下以家人礼兄,(李)振等私臣也。臣居列朝,与王无素,安敢谄事!”

李愚的气节如此之髙,连末帝也拿他没办法。类似的例子 还有许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但李愚的气节,最终迫使他不得不离开后梁的京城,从而结束了他在后梁原本看好的为官之路。


03 文人的悲哀

后梁被灭后,等到后唐立国,李愚声名再次大显。他先为翰林学士,后又拜为宰相。其间最为人称道的一件亊,是他坚定了郭崇韬伐蜀的决心。

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庄宗命郭崇韬率兵伐蜀,李愚也随军前往。当时许多大臣认为蜀道艰险,此行难测,郭崇韬征询李愚的意见。

李愚献言:“如闻蜀人厌其主荒恣,仓猝必不为用,宜乘其人二三,风驰电击,彼必破胆,安能守险。”

后来,事实果如李愚所料。后唐军所至,无不披靡。此外,李愚还帮助郭崇韬稳定了军心。大军行至凤翔时,招讨判官陈乂假称有病不能从军。

李愚厉声斥责他说:“陈乂见利则进,惧难则止。今大军涉险,人心易惑,正可斩之以疴。”

因此,军人将士都没有敢说不去的,而前蜀也出人预料地很快就被攻占了。李愚随军伐蜀,虽然没有杀敌之功,但应该说,前蜀被灭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他贵为宰相,却在乱世中流浪,只因要维护那文人心中的气节!

对李愚来说,随军伐蜀是他一生中最为显赫的成功之事。有了如此功业,李愚的后半生本来应该好过得多, 但他的顺心日子仅仅延续到后唐明宗一朝而已,其后的两个皇帝即不在乎李愚了。

闵帝李从厚即位,有志于治,他招揽了许多饱学之士来读《贞观政要》和《太宗实录》,希望从中寻找到治国安邦的重要法宝。但在闵帝召来的众多文士之中,唯独少了李愚。为此,李愚心里也非常不安。

他对人说:“吾君延访,少及吾辈,位髙责重,事亦堪忧,奈宗社何。”

闵帝为何要冷落李愚呢?

原来是因为他认为李愚太过迂腐,不懂时事。身为宰相而遭受冷落,其心情可想而知。

接下来的继位的皇帝即后唐末帝李从珂,对于李愚的态度也与闵帝相同。 末帝还常常把李愚看做是“粥饭僧”,意思是说,李愚饱食终日而无所事事。

不要说李愚,即使是对整个文人群体来说,这种批评也是够严厉的了。

闵帝的有意冷落和末帝的尖刻批评,表明了李愚的谋仕的重大失败,或者说是谋生的彻底毁灭。

文人饱读诗书,既是为了谋生,也是为了谋求获得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机遇。从饱读诗书到步入仕途,再到最后为皇帝所拋弃,这是李愚一生所走过的基本历程。

这个历程已触及到中国几千年来文人教育中最根本的问题:饱读诗书是否完全等同于拥有了治国才干?

他贵为宰相,却在乱世中流浪,只因要维护那文人心中的气节!

中国古代教育在这个问题上恰恰混淆和模糊了二者间的关系。在中国历史上,能将二者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文人并不算多,这一事实正说明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饱读诗书与治国才干两相结合的教育导向和考核机制应该被重视起来。

可喜的是,这一趋势在今天已经真正意义上的出现或者已经正在出现,而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易于接受和理解历史最终是进步的说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