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唆·逼宫·夺权:互联网和浏览器之间的相爱相杀

 三易生活 2021-01-15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在哲学上或许是个经久不衰的课题,但对于近代的科技行业,特别是自身拥有“记忆”的网络世界来说,问题却要简单得多。比如在“先有万维网还是先有网络浏览器”这个问题上,正确的答案就是,他们其实是同时出现的,而且发明者都是英国的蒂姆·伯纳斯·李爵士,大名鼎鼎的万维网之父。


当然,我们三易生活今天并不是要带大家来怀旧。之所以要提到万维网(互联网)和浏览器的同宗同源,主要就是因为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已逐渐变得“势同水火”——大有一方倒逼另一方发展的意味。
  • 你知道吗,互联网曾经差点杀死了浏览器

说实在的,相对于早早诞生在二战期间的电子计算机来说,广义范围的“互联网”其实比大多数人认为的都要来得晚了许多。但正如那句老话所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正好赶上了上世纪的“婴儿潮”,人口开始步入黄金消费期的时机。于是在学界、电脑公司以及热情消费者的共同追捧下,刚刚诞生的互联网很快就被追捧为“未来科技”,并被大众广泛接受(是不是感到似曾相识)。

IE1.0渲染1995年的雅虎主页(来自versionmuseum)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原本仅仅只是学术研究项目的互联网,不仅经由资本的力量得到了硬件层面上的飞速发展,其内容也从简单的留言板(BBS)、电子邮件服务,快速扩展为包含图像、音频、视频甚至在线游戏的多媒体世界。很显然,对于那个时候的互联网来说,飞速增长的多媒体内容,本身就推动着相关网页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推陈出新。
而如何能更快地适应最新技术标准,如何能显示比竞争对手更完整、更丰富内容的多媒体网页,则成为了那个时代互联网浏览器相互竞争的关键。举例而言,诞生于1995年8月的微软Internet Explorer(IE)第一次改版(1.5版)的主要内容,还只是“支持表格渲染”,可见当时的网站还仍以纯文字内容为主。但到了短短3个月后的2.0版本中,新增的技术特征就已经包括了SSL加密、Cookie以及互联网新闻组(如今RSS的前身),显示出网页技术高速发展对浏览器功能的推动作用。

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从安装内容就能看出它不只是单纯的浏览器了
不仅如此,到了90年代末期,由于早期互联网用户对于电子邮件以及网页内容实在太过热衷,越来越多当时的浏览器开始直接内置电邮客户端、新闻客户端、联系人管理等功能。这其中最登峰造极的例子,莫过于1998年诞生的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融合了浏览器、电子邮件客户端、网页开发软件、聊天工具四大功能的它,可以说代表了那个互联网普及时代一般用户对于网络的所有诉求,但这也意味着它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网络浏览器。事实上,如果当年是它(而不是微软IE)赢得了浏览器之争,不知道我们现在是不是早已提前数年进入网络操作系统时代,也不知道现在会不会还有“浏览器”这个概念。
  • 当互联网停滞不前,这一次浏览器站了出来

当然,上个世纪90年代的网络科技史什么的,对于现代的用户来说多少有些过于遥远。但在它们之中,有那么一项技术却至今仍广泛存在于当前的互联网中,甚至已经成为了妨碍网络体验、破坏网络信息安全的绊脚石——这就是Flash。

看到这幅画面能唱出歌词,说明你老了
时间倒退到2000年前后,《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等Flash动画以及它们的创作者“闪客”,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影音时代最早的开辟者。体积小巧、创作简单的Flash动画技术,让许多此前并不熟悉电脑的用户第一次体认到了互联网的魅力,更直接促进了后来在线视频、移动数字播放器(PMP,或者说“MP4”),以及早期手机视频行业的大爆发。
与此同时,Flash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功能简陋、画质较低,却又性能开销巨大,还有着永远也除不完的BUG和安全漏洞。特别是对于浏览器出品方来说,由Flash导致的页面卡顿、崩溃、甚至是数据泄露和病毒感染,简直令他们难以忍受。再加上21世纪高清视频时代的来临,身为互联网“先哲”的Flash也是时候该退位了。但是Flash毕竟有着成本低、体积小、技术简单的优势,因此对于重视成本的网站运营者、特别是小网站来说,要想让他们自己出于技术更迭的考量去淘汰Flash,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面对这种情况,十年前曾经被互联网技术推动着进化的浏览器毅然站了出来,通过分步骤禁用Flash功能的方式,开始了倒逼互联网革命的历程。从Safari到Chrome,从Firefox到Edge,尽管遭遇了一部分用户的不理解,但巨头们这一次的确展现出了惊人的团结。最终许多大家熟悉的知名视频网站、门户平台,以及社交媒体纷纷放弃了Flash,转而使用面向未来的HTML5和Webp、WebGL技术,间接地给用户的电脑“减了负”。
  • 加标签、挂黑名单:浏览器们正试图掌控互联网标准

尝到了一次的甜头,自然就会想要第二次,但是近年来主流网络浏览器先后发起的种种旨在变革互联网技术标准的运动,是否结果都一定如淘汰Flash一样皆大欢喜呢?答案可就不见得了。


比如说两年多以前,谷歌和Mozilla(也就是火狐)先后宣布不再信任传统的非加密HTTP网站。他们直接在浏览器里将非加密网站全部标记为了“不安全的链接”,借此要求所有的网页拥有者都必须去申请加密认证。
乍看之下,这样的做法的确没什么问题。但你要知道,对于大部分网站、特别是国内网站的运营者而言,HTTPS化本身是需要耗费金钱去购买认证服务的。这种商机甚至促使了像沃通、StartCom这种直接签发假证书的机构出现,虽然他们与谷歌、Mozilla并无商业关系,但你不得不承认,浏览器掀起的加密化热潮提高了网站的运营成本,也间接养活了流氓企业。
不仅如此,就在近日谷歌又宣布了一项新的浏览器功能“速度标记”。它将会通过大数据评估网站的载入时间,对那些页面反应迅速的网站通过将载入条以绿色显示来示以“赞扬”;而对于经常载入迟缓的网站,Chrome的载入条不仅会变成醒目的红色,甚至还会显示一行“正在加载,(该网站)通常很慢(Loading…Usually loads slow)”的提示语。用谷歌团队的话来说,他们这么做本身并不会带来任何盈利,主要是为了督促网站业者们改善自身的网页编写水平,提高互联网的整体访问速度。

服务器廉价、没有CDN加速的独立网站将来可就苦了……
但只要设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位买不起高等级服务器,正在创业的小网站运营者,面对谷歌浏览器的这一“技术提示”以及它可能导致的用户流失,是不是会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相比之下,另一家知名浏览器Opera最新的“隐私保护”功能则更相当于切断了所有那些依赖大数据收集进行盈利的网站的后路。在更新到65版之后,Opera浏览器不仅会拦截所有的网站追踪器(tracker),而且还会将被拦截的所有追踪器“挂”出来给你看:看,这个XX网站的追踪器数量比XXX网站更多,说明它比较不尊重你的隐私喔~

浏览器速度变快了,但网站的收入却没了,这样真的算健康发展么?
讲真,我们很理解Opera这样做或许是想要网民们主动避开那些用户数据收集特别嚣张的网站,或是促使相关的大数据企业多少懂得收敛。但它的这一举动,是否实际上也侵犯到了相关网站的商业利益、甚至是破坏了网站的功能呢?

全球仅存的三大浏览器内核,其余的全都是它们套壳,没有例外
总的来说,对于浏览器厂商来说,携手淘汰Flash可能是近年来他们最成功的一次集体革命。这一行为一方面当然有技术进步上的积极性,但另一方面在今天来看,它也的确打开了一扇大门,一扇让已经成为市场寡头的浏览器企业意识到,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功能改动,直接去影响互联网的技术标准,甚至是发展走向的大门。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折叠屏手机元年:三国鼎立,但毕竟机无完机

尽管目前第一批折叠屏机型已经上市,但我们仍需冷静思考。

罗永浩求助网友,下一站或将进军电商行业?

近期罗老师的种种举动,显示下一步或将进军电商行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