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教育孩子,打还是不打?你怎么看!

 明月峰林 2019-11-20

    孩子好的时候是天使,气人的时候是恶魔,孩子闹起来时根本听不进道理,还顶嘴,或者直接不理你,看着就想揍!不过揍完就后悔,而且孩子下次还犯,好像越打越不听话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你呢,你打孩子吗?打,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不打,我们很有可能提早高血压。管好了,是我们应该,管不好,都是我们的错。

    个人认为,打孩子得分情况。第一:孩子本来就胆小,大声斥责就行了,不用打。有的小孩子,本来胆子就小,你声音大点他就吓的不得了,你还有必要打吗?第二:孩子闯的祸比较大,必须恶狠狠的惩罚。

    经常打孩子后果。一种是你打他,他就打别人,你打出了一个小霸王。在孩子当中是这样的,有些孩子在家中受了气,他就去攻击别人。第二种结果你打他,打出一个胆小鬼。因为你孩子太小了,你太大了。他发现你发火的样子很可怕,孩子害怕。结果孩子就是条件反射,大人声音一高就开始哆嗦。结果这样的孩子一出去什么都怕,见到谁都怕。我知道,许许多多打孩子的爸爸,大概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后果往往并没有有利于孩子,反而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体罚降低智商。你也许知道,12岁以前是儿童大脑的“黄金窗口期”,此时大脑最敏感,也最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正面、负面影响。童年时期频繁的体罚,会导致孩子大脑前额叶中灰质的减少。大脑灰质往往主导着人类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也包含感知能力、语言能力、肌肉控制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和记忆功能。简而言之,灰质减少预示着智力降低、认知迟缓、感觉迟钝以及语言、记忆发展缓慢,因此与正常发育的孩子比起来,大脑灰质少的孩子自然会呈现出智商的落后。


    体罚削弱自控力、自我认知。大脑灰质是自控力的关键,而灰质所在的前额叶片,就是帮助你理性分析问题、做出正确决定,并在你冲动时帮你回归理智的部位。大脑灰质水平正常的孩子,权衡利弊、预想后果、控制行为的能力强于灰质不足的孩子。有研究表明:孩子们对于妈妈负面的批评,表现出更强烈的情绪波动,以及更弱的自控力和认知过程。当这些孩子听到自己被妈妈批评时,会有消极的情绪反应,而且他们理性思考能力减弱,并不能真正将批评的话听进大脑里去。更意外的是,这些孩子听到批评时,甚至失去了方向判断能力,无法判断妈妈的声音是从哪个方向传来的。所以,长期经受体罚的孩子,不仅智商容易降低,自控力、判断力也会不足。这就导致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无法专注,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想玩、想逃避的心。


   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伤害。父母盛怒之下常常会失了分寸,容易误伤孩子,导致孩子身体上的伤害。轻则皮肤淤血,重则危及生命。打孩子还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愤懑和恐惧感,而这恐惧的制造者又是自己最亲近的父母,这会使得孩子丧失对父母的信任,继而导致亲子关系恶劣。孩子轻则害怕父母,重则怨恨父母,这样会丧失孩子对整个环境和他人的信任,缺乏对生活和亲人的信任,长此以往,这种心理阴影会使得孩子无法建立和维持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无法维护自己的利益。


    下面这几种情况下不能打孩子。1.孩子犯错误,是因为父母事先没有告诉孩子,不能这样做,或者父母没有把话讲清楚。


    2.孩子所犯的错误,父母自己也在犯,爸爸妈妈自己都不知道这方面的事情应该怎么做没有很好的,在这方面以身作则时,不要急着去打孩子,等自己改正了这方面的错误,清楚地知道遇到这种事情该怎么做时,再去惩罚也不迟。


    3.父母在暴躁之下不能打孩子,因为这时打孩子往往只是发泄自己的愤怒,惩罚时,往往会失去分寸,会忽视孩子犯错误的原因,也很难给孩子讲清楚为什么要打他,很容易失手打伤孩子。应等自己怒气平息了,头脑清醒了再实施惩罚。


    4.孩子生理与心理具有以大特殊情况者不能打:行为亢奋,有精神障碍的孩子,十分敏感的孩子,承受过情感伤害的孩子。


    5.不到三岁的孩子不能打。三岁的孩子处于游戏期阶段,孩子的自主感十分强烈,同时孩子得良心、道德感也有了发展,自我统一性开始出现,而三岁前的孩子这一切都没有出现,或者只是刚刚发展。即使有的孩子过于顽皮,体罚他的时间也只能提前到一岁半,对于一岁半以内的婴儿是绝对不能进行体罚的。因为在这年龄段,孩子的活动,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主要是一系列因为吃、喝、拉、撒、睡带来的条件反射,是无意识的。在这个阶段体罚孩子,会影响他们做出正常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导致孩子身心的健康。


  这四种情况可以打孩子。1.如果孩子喜欢触摸一些危险品,喜欢到一些不安全的场所,但由于孩子年龄太小,不能理解自己所作所为的严重性,或者理解了,但管不住自己,家里人又没有足够时间看着孩子时。比如:有很多孩子喜欢把那个电源插头,开水瓶,玩火等,如果不及时,而有效地加以制止,将会发生不堪设想的后果。


   2.当孩子某些作为、习惯、心里倾向,长大后,有可能发展为违反法律或不道德的行为时。比如:从家里偷过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还有很多小男孩喜欢打人欺负比他弱的孩子,并以此为乐。

    3.过于自私,自我中心倾向严重,心中丝毫没有他人的位置。有些从小被宠惯了的孩子,从来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不懂得要关心他人,进学校很难与同学相处,走上社会后,无法适应社会,对于流露出这种倾向的孩子,父母要及时帮他们纠正。


    4.屡教不改是可以打他父母或老师也多次提醒他有规则存在,但他还故意犯规,或者犯规后,还丝毫不认错,下次还想在犯,可以打孩子。

      打孩子也还是有几点要注意:及时教育。孩子犯了严重的错误最好及时教育,千万不要事后好久想起来才责罚孩子,这样根本起不到教育效果。注意场合。不要在公共场合当着外人打孩子,以免伤了孩子自尊。定好家规。跟孩子定好家规,触犯到底线就会受到责罚。最好在家里准备一把戒尺,让孩子知道不是父母要打你,而是你犯了严重的错误就会受到责罚。注意分寸。注意打孩子的时候只能打屁股,掌握分寸,不要伤了孩子。就算是打了孩子,也还是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不是为了发泄不满,而是为了教育,因为爱。每一次的教育都跟爱紧密不可分。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太小的孩子不能打,一般三周岁以内的孩子还是要以讲道理教育为主。特别提醒:孩子不能乱打,虽然在有些情况下可以打孩子,但是不能虐待孩子,或者没头没脑的乱打一气,不管是头部,还是脸部,不要用任何工具,用手打屁股就可以了,绝对不允许拍打孩子的头,眼睛和耳朵。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也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你今天用什么方式让他臣服,以后孩子就可能用同样的方式让别人臣服,那么,所以家长教他的到底是好还是教坏呢,要好好考虑一下喽。该怎么办?


    理解孩子,找到背后原因。很多孩子并不是无缘无故地捣乱,其实,孩子的一些捣乱行为,是因为他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甚至是因为父母的不当行为而引起的。父母应该学会耐心倾听孩子,找到孩子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需求,并且恰当地满足这些需求,孩子就会收敛很多。被充分理解的孩子,能够平和地感受到生命的尊严和价值,慢慢地,就会减少和父母抬杠的次数,并且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


   设定规则,告知后果。为孩子制定明确的行为守则,并且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解释给孩子听。告诉孩子什么时间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做得好的能够得到什么样丰厚的奖励。让孩子明白“说话算话”的道理;在孩子犯错后,父母应以“缩短孩子玩的时间”作为惩罚;在孩子遵守了守则后,父母也要记得奖励。这样三五次以后,孩子就不会用哭闹捣乱去抗争了,他也会变得非常明事理。


    让孩子学会自己静静。父母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父母跟孩子在外面玩,孩子突然看中一件喜欢的玩具想买回家,但是家里已经有很多这样的玩具了,劝说之下,孩子仍然大哭大闹,甚至瘫坐在路边,用极端的方式让父母顺从自己的意见。这时的孩子是固执的,我们只要将他抱回家,同他一起在房间“冷静冷静”就好。孩子哭闹的时候,我们不必说话,静静地给孩子擦把眼泪就好;待到孩子哭累了,安静了,我们可以温柔地阐述理由,这时候的孩子更容易听进劝,也更容易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这样的方法能够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尊重孩子的权利。父母要学会用文明的方法对待孩子,用爱呼唤爱,用真情呼唤真情。因为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具有被尊重的权利。拳脚相加是一种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要知道,父母可以惩罚、批评孩子,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尊重孩子。我们可以找到足够的办法让孩子更好地接受道理,改正错误。所以我们要放弃、要改变打孩子的陋习。打孩子既是违法的,也是不明智的,而且有可能使问题恶化。


    让孩子自己找错误。有父母问,如果不打孩子,那么怎样找到合理的批评、惩罚孩子的方式呢?其实可以让孩子自己找错误。父母要冷静耐心地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找到自己身上的错误,还可以共同做出规定,如何改正或保证再不重犯的一些规定,让孩子养成自己要为自己的错误负责的习惯。

    教育孩子一定要讲究方法,方法对了,孩子行为的改变是顺其自然的。要有耐心,一次不行就二次,二次不行就三次,这点耐心是一个当家长应该具备的不是么?在你想发火的时候,冷静一会,和孩子谈,像一个成年人那样对待他,打他伤了你自己也会伤了孩子。希望孩子听教听话,其实很简单,就是家长改掉自己的坏毛病,尤其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就行了。比如孩子经常说脏话,那你就要严格自己要文明用语,比如孩子经常发脾气,那你就要严格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种方法效果很慢,但也可以说效果是最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