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语文总复习(二十九)——概说虚词

 老刘tdrhg 2019-11-20

高考语文总复习(二十九)——概说虚词

考点透视

考点明确

《考试大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包含“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

《考试大纲》在“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总体要求下,对文言虚词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这也是读懂文言文的基本前提。文言虚词是指那些词汇意义比较抽象,基本不能明确地表示意义,而只能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结构的词。它是构成文言句子不可缺少的部分。所谓“常见文言虚词”,是指在文言文中经常使用的虚词,《考试大纲》明确划定了18个,但高考的命题重点要集中在文言文课文中几个常见、常用的虚词上面。

《考试大纲》要求的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命题趋势

能理解常用虚词在文中的用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这些文言虚词的用法是学生在古文学习中常见的;二是这些文言虚词的用法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三是对于这些文言虚词用法的基本了解,而不是机械识记。

《考试大纲》确定的考查范围为18个虚词,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以考查能否分辨同一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用法的异同为目的;通常引用教材中的文言语句,与所选阅读材料中的句子比较;淡化词义而强调用法分析。

知识讲解

复习文言虚词,应对照《考试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虚词逐个归纳整理。文言虚词的积累应当注重阅读实践,结合典型句子分析,日积月累。要注意整理课文里比较重要的含文言虚词的句子,特别是那些在平时练习里面经常出现的课本里面的句子,要做好文言虚词常见意义和用法的归纳和整理,集中比较,系统掌握。

文言虚词的分类及用法

常见虚词分类

代词:(1)人称代词——之、其、而(通假)、若、乃

(2)指示代词——之、其、或、然。

(3)疑问代词——安、焉、何。

副词:(1)范围副词——则、犹

(2)时间副词——既、已、且

(3)语气副词——其、何、遂

介词:于、以、为、因、乎

连词:而、且、以、其、或、乃、则、然、但、为、故、若、虽、因、遂。

助词:(1)结构助词:之、者、所、然

(2)语气助词:也、矣、焉、耳、哉、乎

虚词特殊现象

1、兼词

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常见的有诸、焉、盍、叵、旃等。

诸:用在句中相当于“之于”,用在句尾相当于“之乎”。例,

(1)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诸,之于

(2)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孟子·庄暴见孟子》)诸,之乎

焉,相当于“于之”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4)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盍,相当于“何不”。例,

(5)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论语·侍坐》)

叵,相当于“不可”。例,

(6)居心叵测

旃,相当于“之焉”。

虚词连用

有时是两个词,如“也哉”、“矣夫”、“焉尔”、“也矣”,有时是三个连用,如“也乎哉”、“噫吁嘻”、“而已矣”。虚词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语气的重点在最末一个字上。

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虚词,发展到现在,成了一个双音节虚词,我们将之称做复音虚词,如,于是、无论、可以、从而、其实、虽然、无以、有以、得无、无乃、何其、何况、否则、然则、已而、足以、可行、是以、所以、因为等等。

对复音虚词,不能简单地用现代语意去理解。如,“可以一战”,“可以”在这里是“可以凭借”,不能译为“能够”;有的复音虚词,不能简单地采取两者相加的办法推断其意义和用法,如“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是以”是“以是”的倒装;再如“所以”,不止一个意义,在“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中表原因,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中表凭借。因此,对复音虚词要结合上下文,仔细辨别,反复揣摩。

兼类

一些文言虚词,可以兼具几种词类的功能;有的既可以用作虚词,又可以用作实词。例,

1、其

(7)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其,代词

(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其,副词

(9)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其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其,连词

(1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其,助词

2、之

(11)阙秦以利晋,为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之,代词

(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之,结构助词

(13)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之,动词

3、以

(14)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荆轲刺秦王》)以,介词

(15)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以,连词

(16)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以,副词

(17)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列子·汤问》)以,动词

4、为

(18)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为,介词

(19)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为(第三个),语气助词

(20)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为,动词

高考常见文言虚词梳理:以、之、其、而、焉

1、介词

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

(1)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

(2)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

(4)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

(5)(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连词

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

(6)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

(7)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而其见愈奇。(《游褒禅山记》)

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

(8)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陈情表》)

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

(9)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相当于“而”。例,

(10)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辞》)

3、助词

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或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11)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表时间)

(12)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表方位)

(13)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调节音节)

4、动词

(14)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5、副词

通“已”,已经。例,

(15)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6、复音虚词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

(1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17)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1、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代人、代事、代物,可译为“他(们)”、“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作宾语或兼语,不做主语。例,

(18)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19)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20)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之,我)

指示代词,译为“这”、“此”。例,

(21)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2、助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例,

(22)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例,

(2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例,

(24)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25)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例,

(2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27)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例,

(2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3、动词

到……去。例,

(29)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 ,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

1、作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

(21)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例,

(22)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2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例,

(2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

(25)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作副词

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例,

(26)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27)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例,

(28)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

(29)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3、作连词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例,

(30)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31)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4、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1、用作连词,表示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因果、目的、修饰关系。

表并列关系(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

(33)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横……(《过秦论》)

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

(3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表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例,

(35)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表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但是”。 例,

(3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使”。例,

(37)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例,

(38)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第一个“而”是承接关系连词)

表目的连词,可译为“来”。例,

(39)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不译。 例,

(40)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2、用作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

(41)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3、通假为“耐”,译为“能”。例,

(42)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逍遥游》)

4、复音虚词

【而已】放在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

(43)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44)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45)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庖丁解牛》)

【既而】不久,一会儿。

(46)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1、语气词

句末语气词,了,啊,呢。例,

(30)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例,

(3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3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作词尾,相当于“然”,可译为“……的样子”。例,

(33)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2、代词

相当于“之”。例,

(34)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3、副词

哪里,怎么。例,

(35)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4、兼词

相当于“于之”或“于何”,例,

(3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相当于“于之”)

(37)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相当于“于何”) ■(结束)

题型解读

例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红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皙次其别号也 吾其还也

B.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C.予辈皆为赋诗 为武置酒设乐

D.馈问亟至,一无所受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答案】C

【解析】A项代词/语气词,还是;B项副词,就/表假设,如果;C项都是介词,译为“替、给”;D项所字结构/被动句。

例2(2015高考北京卷)下列各组句子,加红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其谁可而为之 君知其难也

B.午非子之子邪 今者有小人之言

C.而遂杀之 后遂无问津者

D.伤人者刑 同予者何人

【答案】A

【解析】选项A中第一个“其”表疑问语气,第二个“其”是代词。B选项两个“之”都是助词“的”的意思,C选项遂都是于是、就,D选项者都表示“……的人”。

例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红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夫去害务与不能去害务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B.今有宝剑良马于此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宁越,中牟之鄙人也 之二虫又何知

D.请以十五岁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答案】D

【解析】A.连词,和/动词,结交,亲附。B.介词,在/介词,比。C.结构助词,的/指示代词,这。D.都是介词,用。

例4 下列句子中加红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今乃用之,可乎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B. 其为君亦犹是也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C. 彼知其将反于齐 赵尝五战于秦

D. 君何不杀而授之其尸 卒廷见相加,毕礼而归之

【答案】D

【解析】D项中的两个“而”均作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以解释为“然后”、“接着”、“再”等。A项中两个“乃”的含义分别是“竟然”和“才”的意思,都作副词。B项中的两个“其”,第一个用作句首,作主语,为代词,他;第二句中的“其”也是代词,表示物主,他的。C项中的两个“于”均作介词,前者表示动作的方向,可解释为“到”;后一个可解释为“和”。

例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红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皆以儿戏害其国 几以捕系死

B.轻死生而重于画 不患贫而患不安

C.然为人取去 君为我呼入

D.譬之烟云之过眼 不知东方之既白

【答案】C

【解析】C项第一个“为”作介词用,表被动关系,可译为“被”;第二个“为”作介词用,可译为“替”。A项两个“为”都是介词,“因为”;B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D项两个“之”都是助词,无实意,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红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遂扫石而坐 弃甲曳兵而走

B.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乐其无已乎 其孰能讥之乎

D.遂与李及道士别 今君与廉颇同列

【答案】C

【解析】C组的两个“其”都是副词,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A项中的两个“而”都是连词,第一个表示承接关系,第二个表示修饰关系。B项中两个“焉”,第一个是代词,作宾语,相当于“之”,那里;第二个是兼词,相当于“于之”,在那里。D项中的两个“与”,第一个是介词,和;第二个是连词,和,这个选项值得推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