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下半句更经典,直击人心

 昵称52776266 2019-11-20
俗语“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下半句更经典,直击人心
俗语说“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意思是告诉大家不能做坏事,要不然会有报应,你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老天都在看着呢!所以若想人不知除非,做人要厚道,坏事做太多最后害的就是自己,《左传》里面共叔段就是多行不义必自毙。共叔段的母亲武姜很是宠爱他,母亲武姜的丈夫为郑武公,儿子到了一定的年纪武姜便多次跟丈夫请求想立共叔段为太子,以后就是郑国的国君,但因为郑武公认为长子庄公更适合做太子所以拒绝了,庄公当上国君之后母亲还是偏爱共叔段,所以不停的请求庄公要来封地给共叔段,就这样得寸进尺另很多大臣都看不下去了。
图片
渐渐的掌控了郑国一半的地盘,每占据一个地方就修造城池大兴土木,为了自己贪图享乐不择手段的坑害当地百姓,让百姓给他当苦力并制作铠甲和武器,大臣多次劝庄公要快点制止他的行为,可庄公并不着急,认为他做了这么多伤天害理的事迟早会遭到报应,如不其然,共叔段认为自己万事俱备准备攻打庄公抢夺国君之位的时候,手下的百姓都趁此战乱之际背叛了他,不为他卖力打仗,共叔段很快就被控制住,内应武姜帮助他打开城门也被软禁了,看来庄公确实有先见之明。像这种生在帝王之家的人,太多太多像共叔段这样的可怜人,在他们的角度来考虑,自己不强大起来迟早被人迫害,想强大起来必须要有足够的头脑和智慧才行,在这个咎由自取的过程当中他也是被母亲武姜推着走的,可怜的人也有他的苦衷。
图片
鲁迅1919年4月的 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篇比较有影响力的小说《孔乙己》,并且在多年后选入了教科书语文课本中,文中孔乙己是个读书人,一心读书只为考科举金榜题名,除了读书连生存技能都没有,虽然写的一手好字但是人很懒惰,只想不劳而获,穷到温饱都解决不了的时候想着去偷书卖钱,结果被人逮个正着腿都被打断了,无声无息的死去了。鲁迅形容他“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图片
这句话大家在生活中应该经常听到,意思是说一个看上去很可怜并且让人同情的人,之前一定做了什么错事或者咎由自取造成的,知错不改或者继续错下去就是他的可恨的地方。所以为什么他会可怜?这个问题要细细思考。有些人认为这句话存在些错误的地方,都说善恶有报,有因必有果。那是很多人不知道这句话的下半句“可恨之人亦有可悲之苦”,大概说的意思就是这个人做了令人反感和厌恶的事情那也是有苦衷的,毕竟人之初性本善,可恨的人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坏人,也是经历过什么才做出让人可恨的行为来。
图片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随着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迫适应以及生存之道而无可奈何的改变自己。“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亦有可悲之苦”这句话直击人心,很现实很残酷,同时也告诫了人们同情并帮助他人的时候要知道其中的原因和理由,因为生活中有些不值得被同情。一个人之所以可怜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而一个让人觉得可怜却仍不愿帮的人,不是因为人瞧不起他,更多的原因是他做了很多过分的事。因为他可恨,所以可怜,而之所以可怜,是因为他可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