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穷困至沿街乞讨,后竟能金榜题名,三次出任宰相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11-20

“莫欺少年穷!”古人诚不欺我。一个人最终能有多大的作为、能有多大的能耐,是谁都说不准、谁都看不清的。接下来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曾经因穷困潦倒而沿街乞讨,后来竟然能金榜题名,高中状元,还坐到了宰辅的位置上。这个人就是北宋赵光义麾下的吕蒙正,他在赵光义的命令下,曾三次出任宰相。

穷困至沿街乞讨,后竟能金榜题名,三次出任宰相

要说吕蒙正其实也是大户人家出身,不说家财万贯,起码是衣食无忧的。那么是什么导致他后来不得不以沿街乞讨糊口呢?问题就出在他的父亲吕员外身上。这个吕员外风流成性,时常在外寻花问柳,家中也是莺莺燕燕、妻妾成群。吕员外这样的人大都是博爱的,也是薄情的。渐渐的对吕蒙正的母亲失去了兴趣,竟随性地将他们母子赶出了家门。

穷困至沿街乞讨,后竟能金榜题名,三次出任宰相

吕蒙正没有办法,只得与自己苦命的母亲相依为命。可惜没过多久,他的母亲就在伤心难过中去世,撒手人寰了。但是吕蒙正人穷志不短,虽然只得栖身于破庙之中,但他并没有将读书学习放弃。当饿到难以忍受的时候,吕蒙正就随同住的人跑到街上去沿街乞讨,以维持生命。

好在是天道酬勤,吕蒙正终于将最为苦难的日子熬了过去。在太平兴国二年(即公元977年),吕蒙正参加了科举考试,并取得了进士第一名的好成绩。随后,吕蒙正被任命为了升州通判。仅仅过了三年,因吕蒙正在官位上兢兢业业、政绩斐然,得到了宋太宗的关注。经过一番考核,宋太宗将他任命为左补阙、知制诰。

穷困至沿街乞讨,后竟能金榜题名,三次出任宰相

随后,吕蒙正开始在官场上平步青云,先是升任都官郎中、翰林学士,后又被擢升为左议谏大夫。在他四十五岁的时候,就和“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平起平坐,同朝为相了。 吕蒙正出身低微,深深的知道底层百姓的苦难生活,因此他便竭尽全力的为天下做实事、做好事。同时他为人正直,敢于说真话,而且从不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

穷困至沿街乞讨,后竟能金榜题名,三次出任宰相

但是吕蒙正在当上宰相之后,过得并不是特别舒心,因为他的过于正直而开罪了太多人,导致他在相位上三起三落、跌宕起伏。同时,吕蒙正也是一位相当出众的文学家,他所撰写的《寒窑赋》可谓是文学瑰宝。“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是出自于《寒窑赋》。书中由己及人,讲述了人们起起伏伏的命运。

感谢观赏!欢迎关注、欢迎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互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