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桂枝是仲景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含桂枝的方剂约占其总数的29%。不但外感常用,内伤亦多配伍,具有解肌和营,温助心阳,通阳利水,通经止痛以及平肾气,降冲逆等功效。现将桂枝在经方中的应用总结如下。 治疗胸痹 仲景用桂枝治疗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如《金匮要略》云:“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本证因胸阳不振,痰浊中阻,气结于胸所致。用桂枝上以宣通心胸之阳,下以温化中下二焦之阴气,既通阳又降逆。降逆则阴寒之气不致上逆,通阳则阴寒之气不致内结,一通一降则痹痛除。 治疗心痛 仲景用桂枝治疗痰饮气逆之心痛证,如《金匮要略》卷上:“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因本证病机为寒邪或水饮停留于胃,向上冲逆,心下痞闷,并向上牵引疼痛所致。故取桂枝温通经脉,通阳散寒,降冲逆之效,使气逆降,血脉通,则痰饮自除;寒邪散,通则不痛,则心痛症状缓解。 治疗心悸 治疗心下悸 治疗心动悸 治疗惊惕 《伤寒论》曰:“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宣畅枢机,扶正祛邪,加用桂枝通达郁阳。临床可用于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等,只要是“胸满烦惊,胆火内郁,心神被扰”的病机就可以用。 治疗痰饮 仲景用桂枝治疗中阳不足之痰饮,如《伤寒论》“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本证病机为脾阳不足,健运失职,则湿滞而为痰为饮。用本方治疗脾虚水停,水饮上凌心肺之心悸,仲景在此证中选用桂枝辛温解表, 化气行水。且桂枝性辛温,走窜不定,可通行气机、血脉,除与茯苓配合化气行水,使水饮之邪有出路之外,还可纠正痰饮阻碍气机的病理改变, 可谓一举两得。全方正合“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旨。现代常用本方治疗神经官能症、眩晕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肺心病等。 治疗水肿 仲景治疗水肿病,多于利小便药中选用桂枝通阳利水,取“温药和之”之意。如《伤寒论》云:“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金匮要略》云:“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用桂枝通阳化气,行水利水。 治疗奔豚气 奔豚气主要是由于七情内伤,寒水上逆所致。其病理是由下逆上,故理气降逆为治疗本证的主要法则,仲景选用桂枝治疗奔豚气,主要取其降逆平冲之功效。如《伤寒论》云:“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奔豚气的症状和现代医学的心脏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冠心病等相似,加重桂枝用量往往取效明显。 |
|